綜合摘編丨雪映窗

“這是最好的時代。”對于影視産業來說,最近的三年是與互聯網熱烈擁抱的三年。随着市場整體的體量進一步的升級,類型化和圈層化的作品叠出,資本泡沫也在不斷褪去。回歸到内容本身,成為當下市場最重要的理性邏輯。

11月30日,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互聯網影視高峰對話在成都落下帷幕。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馬中駿,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總裁侯鴻亮,檸萌影業總裁蘇曉,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韓志傑等四位圈内大佬,圍繞互聯網影視的現狀與發展,展開精彩對談。

...

當倍速與彈幕看劇成為常态,要用“面試”心态對待用戶

短短十年,在互聯網影視産業已是滄海桑田。十年前,網絡劇最高投資僅為140萬;如今,單劇破千萬的網劇比比皆是。曾經的網劇還停留在粗制濫造的階段,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如今,七八成的用戶在追劇時通過手機端來觀看,騰訊視頻數據指出,有超過三成的用戶在7分鐘内就棄劇,“重視前三集,更要重視前7分鐘”,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韓志傑表示,從播出平台來看,網生内容的變化有三大特點:“第一是從單一變得多元化,内容包含不同的類别、标簽,各個類别的内容都有一些新的做法,也有出微爆款,或者爆款的内容。第二塊,從量變走向質變。随着大量優質的影視公司入局,由數量的簡單增長,變為質量的大幅提升,以騰訊視頻為例:2018年,獨播、自制的所有品類項目,豆瓣評分超過7分的項目多達56個。第三,是内容生産内核的改變,從追求網感到追求時代感。”

...

由于交互性更強,互聯網時代的彈幕看劇、倍速看劇也成為了“标配”。随之而來的,還有與評論、評分一起出現的社交話題發酵,對影視創作者帶來了強大的反作用。

韓志傑對用戶的變化持樂觀态度:“首先,要用面試心态對待用戶,而不是投食心态。海量内容,也讓用戶的時間變得珍貴,我們考慮更多的是要在有限的時間打動我們的考官,内容自身的魅力、品格、調性都是考官考察的重點,現在的用戶不需要快餐,更需要米其林式的精品。其次,對于好作品,好評從來不會遲到,對于不好的作品,差評也絕對不會缺席,創作者應該少一些抱怨和委屈,多一些反思。”

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總裁侯鴻亮也認可“優質的内容就是最好的營銷”,他表示雖然觀衆在互聯網上觀看的自由度較大,倍速觀看與7分鐘棄劇随時發生,但符合藝術規律的好劇,并不會被淹沒:“《琅琊榜》最開始銷售不力,就逼着導演把前5集壓縮為3集,反倒成了網絡受衆最诟病的‘節奏太快’。其實,一方面受衆确實比較浮躁,喜歡快進,會随時棄劇;但另一方面,隻要發現是真正的好劇,他投入的時間精力會多得多,他會一遍又一遍的看,不斷在彈幕上發聲,這樣的交互非常好。”

為什麼爆款在2018年難産?網劇缺乏現實主義力作

2017年是網劇“精品化”的年份,無論是在燈光、攝影,還是在演員、剪輯各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升,甚至接近了世界一流美劇的畫面質感與情節鋪排。然而吊詭的是,2018年除了《延禧攻略》外,爆款難覓成為了年度現象,令内容生産者尴尬不已。

侯鴻亮直言,爆款可遇不可求,此前正午陽光出品的多部劇集,“本以為會成為爆款,結果都沒有爆”:“比如《歡樂頌2》,我覺得應該爆的都沒有爆。我分析過原因,主要是缺乏新鮮感。如果第二部的人物走向和第一部是一樣的,那就沒有新鮮感了。做内容還是要先做好,做好了就不要猜測觀衆,觀衆的點有時候我們永遠都get不到,有時候做好了它就有可能會爆。”

...

檸萌影業總裁蘇曉則表示,能在題材上創新的劇集往往能成為爆款:“《琅琊榜》我是捏了一把汗的,因為它是在架空的世界裡講權謀的故事;《歡樂頌》描述完全平行的5個女主角,是寫的群戲,以往的電視劇根本不會這樣做,因為觀衆記不住,絕大多數劇都以個人命運來做主線貫穿的;還有《我的前半生》大膽地講婚外戀,《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是觀衆第一次看神仙談戀愛——我敢肯定,題材上有極大創新的作品,最後才能成為爆款。”

...

與時代能夠同頻共振,則是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馬中駿眼中爆款作品的基本标準:“大家都說爆款比較少,其實電影當中不少,比方說《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無名之輩》等。爆款的出現是跟時代有關系的,今年就應該出現實主義的力作。和電影相比,網劇電視劇尚有差距,所以出的爆款少。如果在這一塊能湧現現實主義的作品,我相信會有爆款出現——爆款一定跟時代相關。”

IP隻是優質内容“催化劑”,互聯網影視規則得到重塑

2015年一部《花千骨》,讓業内認識到IP劇的價值,後者由此得到熱捧。時至2018年,IP失靈與退潮又成了業内的共識,多部改編自知名小說的劇集表現不盡人意。IP泡沫化現象日漸消失,是今年最受關注的業内動态之一。

韓志傑直言,IP失靈的鍋,不能讓IP來背:“IP沒有錯,而是市場對IP的認知出了錯,過去行業在神化IP,但現在我們也要警惕矯枉過正,IP不等于爆款,并不是說我們要徹底去IP化,而是更加理性地去開發IP,要清楚地意識到,IP隻是優質内容的催化劑,而不是決定性因素。”

...

韓志傑還強調,IP失靈本質上是投機取巧的創作在失靈,“它恰恰反映出市場逐漸走向成熟,拿着一頁PPT就待價而沽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事實上,除了市場規則的推動之外,在強監管的政策風向下,互聯網影視規則得到重塑,是今年以來值得銘記的行業大事件。有趣的是,參與高峰對話的四位行業大佬,都聯合發布過限制天價片酬規範行業秩序的聲明,力促市場回歸理性。在高峰對話上,四位透露天價片酬的行業亂象得到了有效抑制,“市場上S級的演員,已經在慢慢接受限制天價片酬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