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荼靡
在這個充滿奇幻色彩的新年1月,一邊是男神玄彬、女神樸信惠主演的韓劇《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的高能熱播;一邊是由新人高瀚宇、陳芋米主演,有“國産鬼怪”之稱的《喜歡你時風好甜》的甜寵加盟。近年來這股“奇幻風”不僅從韓國吹到了内地,更讓該類型劇成為了中國網劇市場的新風口。

從2017年的《我與你的光年距離》到2018年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鎮魂》,再到2019年的《喜歡你時風好甜》《衆王駕到》,“奇幻+”類型劇在受衆的偏愛與市場紅利下逐漸發展為國産網劇的中堅力量。隻是與成熟的韓國奇幻劇相比,擁有着極富腦洞的奇幻元素,卻缺乏故事張力和現實感的國産“奇幻+”類型劇,仍處在摸索進化中。

以愛情為紐帶的奇幻+類型劇成網劇新風口
自網劇市場走向成熟以來,打破類型邊界、題材細分垂直便成為了創作的基本定律。在現實題材審美疲勞郁積、古裝劇叙事套路的當下,頗具獵奇色彩、腦洞大開的奇幻類型劇憑借其跨越種族、時空、性别交錯的奇幻設定,以及多元素融合的特色,成為了網劇類型的新風口。

從《親愛的活祖宗》《同學兩億歲》《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到《鎮魂》,混搭了都市、愛情、奇幻、推理、喜劇等多元素的奇幻題材,在2018年集中湧現,并且在流量與口碑上,皆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其中熱度較高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獲得豆瓣7.1的高分,而《鎮魂》在“鎮魂女孩”們制作的表情包、同人文本、網絡段子、視頻剪輯等病毒式的傳播下,竟讓兩位主演的人氣急速飙升、轟炸飯圈。
縱觀這兩年奇幻類型劇在國内市場的表現,其在口碑、流量與主演人氣等方面的表現可謂是進步神速,但在内容與制作上卻還是經不起推敲。下圖是【鋒芒智庫】整理出的部分2017-2018中韓奇幻類型劇。從劇集類型上看,兩國皆以愛情為主線的作品居多,而起初讓奇幻類型劇走火的也是以愛情這一主題中的故事為主。比如2013年一經播出就風靡全亞洲的《來自星星的你》。

隻是随着觀衆審美的不斷提高與變遷,愛情一種元素已不能滿足見多識廣的受衆需求,于是在以情感為紐帶的前提下,懸疑、科技、驚悚、鬼神、犯罪等多元素的融入促就了奇幻+類型劇的發展——多元化的奇幻愛情劇。
國劇口碑大幅落後韓劇,國産奇幻劇的“病竈”在哪?
從統計的表格中,更顯見的是韓國奇幻劇整體都比國産奇幻劇口碑高,接下來筆者便從中韓差距的對比中,試圖尋找出國産奇幻劇的病因與改進的方法論。
在國産奇幻劇方面,以最具代表性的奇幻愛情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為分析對象。該劇的熱播可謂是掀起了一波國産奇幻愛情劇的熱潮,讨喜的人設與新穎的劇情設定是該劇最吸引人的地方。善良的實習生關皮皮與深情的狐族右祭祀糾纏幾世的千年愛戀,抓住了觀衆的少女心,像極了曾經風靡一時的《來自星星的你》,被稱為“中國第一部浪漫都市與超現實結合的言情力作”。

不過,高開低走讓《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最終未能“封神”,後期劇情被網友吐槽“前12集和後12集仿佛兩個水準”,支線人物與故事情節太多沖淡了男女主角的鏡頭表現,最終因劇情注水造成口碑下滑。
然而,在筆者看來國産奇幻劇的豆瓣評分一直無法破8,甚至後期常因劇情注水而口碑下滑,最主要的原因不在配角戲份、支線故事的增多又或是特效制作的不夠精良,而在于故事不夠有張力、劇情不夠緊湊、主題浮于愛情表面、人物關系間沒有化學反應等等,多個因素下形成的綜合症沒能讓觀衆産生情感共鳴。
正如1月12日,來自韓國Frame Media首席執行官兼制片人樸尚洙在第四屆亞洲彩虹盛典舉辦的“亞洲國際電視産業論壇”上,圍繞藝術創作經驗、各國影視生産機制以及文化交流等議題,展開讨論時發表的經驗之談:韓劇能成功的最大的因素一方面是源于韓國影視制作行業對内容的重視,另一方面則是注重與觀衆的溝通。創作者需要找到一個通過作品與觀衆進行交流的切入點,然後根據這些點找到“最近最流行的故事是什麼”、“素材是什麼”,然後基于這些素材進行策劃。

可見韓國奇幻劇成功的關鍵就在于——講好故事。在整部劇集裡奇幻元素隻是點綴,緊扣内容才是核心所在,不管是愛情類、懸疑類還是驚悚類奇幻劇,劇集主題永遠明确、不掉線,即使将“奇幻元素”拿走,劇情依舊邏輯通順、有因有果、有情有愛。
比如2018年熱播的《内在美》,該劇無論是男女主還是副CP線上的呈現都是超甜的,人設鮮明有趣且代表着某一類人群并自帶話題點;劇情诙諧幽默且處處剖析人性最敏感脆弱的地方,點題不深入卻在無形中引發觀衆對人與人之間關系及相處方式的深思;聚焦社會話題與人性煩惱,讓觀衆産生共鳴并共情等,便是該劇帶給觀衆“甜而有思考”的價值意義。
奇幻元素+浪漫愛情+現實價值,或許不能完全作為韓國奇幻劇的經典定律,但卻能成為國産奇幻劇未來前進的方向。而當下最缺的便是“如何創造出好故事”——除了需要學習這種将“奇幻+現實”完美結合,既有愛情的甜蜜感,又有生活中的現實感,讓觀衆在劇情的潛移默化中得到啟發的故事靈魂外,還需要做的就是在這一方法論下,進行故事本土化。
講好故事的前提下,内容與奇幻該如何“配比”?
時至今日,奇幻類型劇在國内從起初的試水,發展為網劇市場的中堅力量。成長雖不能一蹴而就,進步了市場自然會有所回饋,比如2018年的整體表現;可那些落後的、影響口碑的作品也仍然存在。在尋找到方法論前進的同時,當下作品中呈現出的病症也需要引起創作者們的重視與反思。

比如正在熱播的《喜歡你時風好甜》與《衆王駕到》,前者雖有異能者、治愈者、守護者的三角循環新腦洞,刷新觀衆對奇幻類型劇的認知,以及那吸引少女心的“主配角皆高顔值”偶像陣容助力;但在劇情空洞、浮于愛情表面、邏輯不通等問題的接連出現後,截至1月16日也隻讓該劇取得了豆瓣6.7分。
同樣凸顯了奇幻元素,卻忽略了劇情銜接與内容張力的還有後者。奇幻愛情偶像劇《衆王駕到》中,女主隻要一碰到生命危險便可以穿越的奇幻設定,在該劇中非但沒起到驚奇的作用,反而讓劇情邏輯缺失。莫名其妙的出現消失,又莫名其妙的将古代人帶到現代時空,其觸發穿越的因素、多時空交錯設定等存在的bug太多,仿佛回到了網劇進化前的1.0時代般,唯一進步的就是主演顔值大大提高。

對偶像,觀衆可以“始于顔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對作品,觀衆也需要“始于奇幻、陷于愛情、忠于内容”。從2018年奇幻劇成為網劇市場的新藍海開始,創作者們應該做的是如何利用受衆的喜好與市場紅利,将這一類型劇發揚光大,而不是隻享受着觀衆對題材與顔值的“偏愛”,卻拿着毫無邏輯創新的内容、隻尬甜不貼合觀衆情的故事榨幹市場份額。
結語
國産奇幻劇若想在網劇市場站穩腳跟,便決不能隻将自己看作“網絡産品”,在占據着視頻網站受衆喜愛的“奇幻+網感”屬性下,講好故事才是長青之道,也為“台網内容審核即将并軌”做好預防。至于奇幻元素隻是服務于故事發展的催化劑、轉折點,萬不可過于依賴占主導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