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看随寫,可能會有出現歧義的地方。有朋友覺得不理解某句的話,可以去原片看看。
太喜歡老師們的聊天啦!
一:
1.維特根斯坦:(語言沒有獨立的意義,要有語境)一個詞的意義是它在語言中的使用。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但語言是一種遊戲,語言本身并沒有所謂的本質和意義。
2.索緒爾:能指與所指的關系是任意的
3.福科:話語即是權力,話語是權力的栖息地
《認知的意志》
4.雷蒙德·卡佛:裡面沒有一個是我,但每一個都是我
5.歌德:永恒之女性引導我們走
6.馬爾克斯:當你老了,你會清楚的知道你體内的器官的位置
7.《聖約之外:摩西的故事》:他們已經被拯救太多次了,他們已經太累了
8.李敖:不吃虧的哲學 有流量為什麼不做,大街上為什麼不跟美女打招呼
隻要有本領,我打真牌都能赢你,我為什麼要打假牌
《傳統下的獨白》
《老人和棒子》
9.魯豫:兩個人之間的溝通有了溫度和近距離接觸,一切壁壘、敵意、偏見就都消失了
我們主持人是沒有聲音的,我們每天說話, 但其實我們說的都不是自己
10.許子東:公共人物有兩個功能:夢和安慰。一個是被崇拜,一個是自己的老去可以安慰粉絲
很多粉絲見到明星後 批評都非常友好了
自己的衰老是最難接受的
理想的社會就是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潛力
老沒關系,不要衰老,又衰又老
時代列車的主動力:進化論
中國人曾經相信循環論,臉是向過去的。晚清,五四後觀念轉變為進化論,強調新,年輕。列車往新的,前進的,先鋒的地方開。老就變成了要被打倒的東西,舊更加是大家要譴責的東西。五四時是“弑父情結”,巴金,曹禺,王蒙等寫老一輩是落後的,要被打倒的。近二三十年,主人公是年輕小夥子,他們對父親是同情之感。
把每個人放在不同的位子上,在年齡上有一種位置感,而這種位置感,我們稱為文化修養
回想我爸爸重複他的故事的時候我打斷他,現在想想真是太慚愧了,不該打斷他。
11.馬家輝:一個現象:男明星(年齡)前面标六開始象征“老”,女明星是“五”
見真人和網絡聊天的訊息量不一樣
老和年輕不重要,重點是背後引申出來的意思
你以為你年輕,在十來歲的小孩眼中,你是大媽大叔了。我們時代的列車是我們每個人在不同領域裡做出來的,我們本身就是列車的一部分。
心有大志,就不會老
我突然想到年輕人也蠻累的,我要替年年輕人說說幾句話。比方說年輕人,一個20來歲的對着一個60多歲的,他講話沒大沒小的,他就把你看成同齡人嘛,一起玩嘛,一起看個展覽,一起看個電影,一起唱個K啊,很容易被別人在背後說沒大沒小,不懂得尊重前輩。可是呢,我很尊重,你對不對,唱K給你先唱,你明明唱歌很難聽,像文濤,我還要鼓掌對不對,那這個你又會說我年齡歧視,好像給你壓力,巫鴻老師,是我偶像。可是又說你不安,覺得你被到哪裏都被供着,好像爺爺輩什麼,你的確是爺爺輩呀,就年齡而論,所以呢,重點在於後面,我把你供成爺爺輩,那個不重要,重要是之後我怎麼對你,我有沒有一些活動,不接受你玩,排斥你。我覺得後面那個部分才重要啊,我們要警覺的,不是說把別人按照我們的身高體重年齡什麼什麼,給他一個大概的認定。可是那個往往是幫助我們理解一個人的線索,可是那個不表示我把那個線索變成一個框框,一個標籤啊。我不會因爲這些線索對你有歧視啊,比方說女性之後我就歧視你,可是這一個的確是生物學上面的女性,可是我不能這樣歧視你,看扁你啊。你跟我一樣平等。
甯遇惡客,别見故人
巫鴻:我覺得年輕人這個詞兒對我也太廣了,我感覺在中國和美國,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美國不談年輕和年老,很難進入每天的話題。比如說坐在一塊兒,有的可能很年輕,有的可能很老,但這個問題不太進入整個氛圍,不太主宰大家看問題的方式。回國以後總能碰到這個問題,好像還沒等你坐住,馬上就把你放在一個爺爺輩兒、爸爸輩兒或者叔叔輩兒。包括這些零零後、九零後、八零後,我自己對這個東西很不舒服,因爲我歲數兒太大了,所以到哪兒都感覺像是供起來一樣,特別沒意思。我寧願我也不叫你年輕人,你也不要叫我老年人,大家就是一塊兒談談,玩兒玩兒,看看展覽或者什麼,我覺得那樣兒的狀態最好。把每個人都放到一個位置,然後去規定你該怎麼想或者不該怎麼想,這東西實在是沒多大的益處。
(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