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新片《星願》有着迪士尼動畫中非常複雜分裂的反派形象。

電影前二十分鐘,你不會覺得國王麥尼菲科跟反派這個詞能有什麼聯系。通過女主角亞莎的眼睛,他是個仁慈寬厚的長輩,法力高強的智者,心系子民的國君,純純的迪士尼傳統正派英雄。

但沒多久,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誤會,就讓麥國王堕入了黑暗面,開始研習禁忌魔法,性情大變鏟除異己,囚禁臣民誅害純良,連王後都不放過,不到十分鐘就完成了隔壁星戰安納金兩小時的黑化。

讓一個原本惹人敬愛的正面英雄被黑暗引誘,在迪士尼動畫劇本裡已經不多見,更有意思的是他黑化的過程。

他在臣民面前威嚴受挫,悻悻地走回城堡,心裡的牢騷一波接一波:

這群不知感恩的白眼狼,我千辛萬苦在這荒島上建立國家,收留他們,保護他們,滿足他們的願望,他們竟然不拿我當回事,違反我的禁令,挑戰我的權威,還敢當衆質疑我,真是一個個皮癢得不行!

别的迪士尼反派聽他這樣說,牙都要笑掉了——大哥你把這個給自己找借口的時間精力省下來,魔法水平早就更上一層樓了,也不至于一看到民間有動靜就慌成那個樣。

去問問《阿拉丁》的國師賈發為什麼使陰謀,他會告訴你,不就為了能得到更多的權力嘛,多簡單的事。

去問問《小美人魚》的女巫烏蘇拉為什麼要設圈套,她會告訴你,不就為了報複那該死的男人嘛,有什麼問題嗎。

你去問絕大多數迪士尼動畫反派,為什麼要做壞事,他們基本上都能不假思索告訴你:

老子/老娘就是壞人啊,求名求利求欲望滿足求個内心痛快呗,做好事是不可能做好事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做的,隻有害一害主角,才能滿足生命的追求這個樣子。

可咱們麥國王就是與衆不同,從小飽讀聖賢書,背負着三座大山似的偶像包袱,死活邁不過自認壞人這道心理門檻。

他對着鏡子跳舞,自己誇自己英俊聰明強壯勇敢的那個自戀勁兒,就算白雪公主的後媽來了,都得歎一聲是在下輸了。

所以他做壞事比别人都辛苦,一定要先給自己找到足夠多的理由——

我是盡心盡力的好國王,這麼做可不是為了維護權力,也不是小心眼愛報複,完全就是出于對這群麻瓜的愛護,為了整個王國的安危!子民們啊,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們好,别怪我心狠手辣,再愛我一點就對了。

說什麼不重要,事實多扭曲理由多牽強更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須說服自己,從來沒有偏離過善良無私公正大局的光明大道。

看着麥國王的嘴臉,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經典港劇《大時代》。如果你沒看過,至少也見過每逢股市不景氣就會出現在網上的一張梗圖“别怕,是技術性調整”。

《大時代》之所以經典,很大原因在于它有着也許是港劇曆史上最出色、最複雜、最讓人過目難忘的反派形象,鄭少秋飾演的丁蟹。

丁蟹自私自利,暴力成性,惡事幹盡,把主角害得家破人亡,但他從來不承認有錯,還認定自己是無辜的大好人,所做的一切都是良心道義之舉,從頭到尾都是别人在辜負他坑害他。

他第一集剛出場就找到飽受家暴離家出逃的妻子,委屈地直呼:家裡夫慈子孝,其樂融融,你這女人竟然自甘堕落,這麼狠心抛下我們!

你看看,這個自我開脫、自我感動、無中生有給别人羅織罪名的腦回路,是不是跟麥國王如出一轍?

我都能想象,這兩人要是碰上頭,肯定會投機地不得了,把酒言歡互訴衷腸:

外面那些人太惡劣了,明明是他們不仁不義把我們逼得忍無可忍,還說我們是壞人,真是颠倒黑白,沒有天理!

麥國王變壞的過程渾身是戲,洋溢着荒謬的喜感,以至于整個電影也不再是迪士尼慣用的王子公主城堡童話的公式,倒有點狄更斯諷刺小說的意味。

一部合家歡商業作品,把反派端到台前大秀角色弧光,本來就很踩鋼絲,尤其放在一百年來都在弘揚真善美的迪士尼舞台上,《星願》的創作勇氣就顯得更突出一點。

明明是莊重的百年慶典,卻玩了一手不正經的劍走偏鋒,這或許是迪士尼調皮的承諾:将來還會玩出什麼樣的鬼靈精怪,你們可未必猜得到。

看來這艘一百歲高齡的老汽船,并不想順着過往成功的慣性漂流,還是要開足馬力,握緊船舵,盯緊羅盤,吹響口哨,載我們去意外的地方,見意外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