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澤雷的電影存在一種連續性,這點顯而易見。但《巴比倫》同他以往的電影有一點顯著不同,那便是叙事視角的擴張,而他一如既往的人物刻畫方式使得整部電影抻得很長。對比羅伯特·奧特曼等人的電影便可發覺查澤雷在群像處理方面的稚嫩之處。當然這并不重要,如果查澤雷選擇拍一部關于當下的、而非默片時代好萊塢的電影,說不定會更好(這部電影也會像是《愛樂之城》的另一面),然而這并非他本人所能決定。
電影中多次借角色之口表達對電影的迷戀,但相比《爆裂鼓手》的瘋狂和《愛樂之城》的甜蜜,這部電影始終沉浸在一種懷舊的感傷中,或許這也對應着導演本人成名後的惘然。保持激情地生活和創作很容易燃燒殆盡,就連最初光彩熠熠的好萊塢也會無可避免地陷入單調中——陳詞濫調正是它的主題。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好萊塢也和一百年前一樣,周而複始的循環如同周而複始的生活——永遠沒有什麼something bigger, Manny最終的和解不過是一種寬慰,真正的結局隻可能是奔赴死亡。
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Manny可能是唯一一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相比之下皮特飾演的Jack Conrad直到最後一刻才在評論家的話中認清現實。在這個人人都渴望成為something bigger的好萊塢——盡管Manny自己也這麼說,但他後來追尋的實際上僅僅是Nellie的愛,這算不算一種大智若愚呢?
查澤雷的電影總是關于孤獨的人,唯獨《愛樂之城》是個例外,每每回望這部電影都會覺得無比純真。那裡也有想要成為something bigger的人,也有夢想向現實的妥協,但卻在四季流轉的瞬間中意外地創造出了永恒。
《巴比倫》是一部關于物是人非的電影,查澤雷像費裡尼在《阿瑪柯德》裡回憶童年那樣“回憶”了自己曾經理想中的樂園,十年過去(對于查澤雷自己的執導生涯而言),彼時的風流倜傥已成為夢幻泡影,任何沒能理解這一變化的人是幸福的,因為他們還有希望,而此刻的好萊塢已經失去了希望的眷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