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0
豆瓣評分9.3,被沙丹标榜為最愛的電影,也是中國電影史上一顆繞不過去的明珠。
ps.在看過桑弧導演的《太太萬歲》(盡管我認為中規中矩),今天又看了傑作《小城之春》,再來看這部同樣備受推崇的經典,感覺各有千秋。
因抱的期望過高,覺得深度、廣度和力度都欠缺了許多。本以為是藝術價值很高的作品,如《一一》那樣的哲思和詩意。大家總是可以帶着時代的濾鏡看藝術品,而我總是一視同仁。大家總是說某些觀點超前,但我總是無法因為某句台詞認同整個作品,任何一句台詞不僅不能代表作品整體,有時過于直接的金句如果出現地不恰當還會損毀整體。
但由于定位失誤,有些落差和失望。實際上喜劇成分很高,當然可看性也強。如果參照《太太萬歲》這樣的傳統喜劇來看,那還是很不錯的。尤其在資料館的現場-氣氛相當活躍,觀衆很給面子,我媽評價很不錯。
趣聞:
看前等我媽了十分鐘,氣憤地甩了她,說道“亵渎之人,不看也罷!”戲谑的是,看完後我們的态度反過來了,她滿口稱贊而我大失所望。
簡析:
節奏明快流暢,情節明确簡練。劇本工整嚴密,但沒什麼新意,充滿設計的巧思。
視聽方面中規中矩,剪輯巧妙承接前後,轉場頗有意味。
台詞和表演都略顯倉促密集,而且還有話劇的殘骸。台詞還是闆正的戲劇腔,但已經相對好些了,隻是個别從女主口中說出的至理名言尚有生硬的說教氣。
石揮演技依舊沒得說,同為話劇演員,陳佩斯的台詞功底、表演甚至劇本都應該受到他的重要影響。人物總體略顯簡單,隻有男主立體鮮活。
情節設定讓我想到李安的“父親三部曲”,尤其是《飲食男女》的鳏夫結婚,當然郎雄的形象也和他多少相似。
而父女戀在在做媒時破綻的情節則和小津的《晚春》如出一轍。(二者居然同一年)
中間的一段向死而生、回心轉意讓我想到三年後的《生之欲》(絕對不止我一個人),到死也要幹一番事業、做出貢獻。人活着就是漂泊,總要發光發熱,閑着也不如投入熱心的事業。
一輪接一輪,婚禮接壽席。在哀樂小事的層層遞進之中有幸福祥和和滄桑感-很自然,但在我看來深度還遠不夠。
此外,本片現實意味深長,許多話放到今天效力不減反增。以下摘錄一些,都是在現場引發強烈鼓掌或哄堂大笑的:“别說是中學畢業了,現在好多大學畢業的還不是沒飯吃”“第一次拿薪水也有這種感覺,可是第二次就麻木了”“她答應和我結婚了”。當然還有些發人深省的至理名言:“我總覺得我們中國沒有中年,除了青年就是老年。像你現在就是做事情的時候。”“我們中國人真是一個古怪的民族,對于死看得這麼重要,對生卻不重視(李安在《喜宴》中說的那句類似的台詞“中國人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我不相信他沒看過本片。當然,這兩部作品的台詞都有些直白生硬。)
ps.看到一位友鄰說,他的曾爺爺和男主幾乎不謀而合。我也聯系到我的姥爺,也曾當過小學老師和校長,生活節儉甚至有些偏執,思想簡單但落伍、每天念着老一套的舊事。老來無事,精力無處釋放。
維度 ★(1-10) 備注
思想深度(學術文本價值) 7.6
個人感受(觀衆傳播價值) 7.9
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3
叙事水平(文學價值) 8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專業價值) 7.8
25.5.28小西天
ps.石揮展映,看的第二部石揮+桑弧。
時代的傑作-《哀樂中年》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簡評
B+8.0/8.1久仰,第一部吳宇森。香港警匪片的一個成功範本,模闆出來的東西上限在那,畢竟本片還是做到了上乘。實際上也是美國黑幫片、西部片……種種好萊塢模式的本土化移植。多少被感動了,選擇相信這場夢-好萊塢的神話。要承認作為現實之 ...
觀感
B7.8新浪潮低成本實景拍攝的短片,雖然風格各異但都很具有代表性和啟發意義。1(讓杜歇) 經典而平淡的法國情人故事 7.42(讓魯什)北站 精煉的短片,從愛到恨沖突燃燒,城市的黑暗傳說。 8.3了解後更愛還是無感 情感計謀更可氣3 ...
三刷觀感簡述
A9.0從兩年前初看時不明就裡,到今年第一次完整看下來時雲裡霧裡,到二刷有所感悟,再到今天似乎可以切入其中了。從最初想打三星,到二刷不忍打四星,到這次終于可以安心打五星了。塔可夫斯基之所以能所創作的純粹完美融貫的影像,一方面他是超絕 ...
觀感和簡評
A8.5/8.6久仰,據稱是安哲安哲最好的一部。倒數第二場安哲,果然是集大成之作,最具史詩氣質的恢弘傑作。從個人履曆到集體記憶再到民族曆史,深入骨髓地揭示出三位一體的悲劇宿命。觀影體驗上,前期略困沒看進去,五十分鐘後則徹底投入。視聽 ...
觀感
B+7.9中規中矩的佳作,沒能完全理解也沒能驚豔到我。前期幾次咪眼,人物關系、時間線和劇情線都沒梳理清楚,隻覺得穿過一層層迷霧就像林奇電影的一次次夢醒。同屬大導演的遺作,讓我聯想到《閉上眼睛》和《犧牲》,均在異地拍攝,野心勃勃卻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