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東西》是一部由女演員和女導演創作的以女性經曆為核心的新電影——證明了中國票房的成功”

衛報報道稱:由于《好東西》這部由中國女導演邵藝輝執導的國産喜劇在票房上大獲成功,被諸多國際上的影評專家認為是中國版的《芭比》。

...

文字/編輯:陸钰婷

排版:李沛蓉
責編:劉小黛 1900

策劃:抛開書本編輯部

1

《好東西》是邵藝輝導演的第二部故事片,講述了一位失業單身母親帶着女兒和年輕女鄰居在上海探索、經曆和掙紮的故事。

...

邵藝輝導演

在上映不到兩周的時間裡,該影片的票房就超過了3億人民币(4100萬美元)。截止2024年12月,該影片票房已經超過7億人民币,這将成為中國年度票房最高的電影。同年的高票房電影《熱辣滾燙》也是由女性執導拍攝的。

2

這些電影取得的成功揭示了中國電影市場近年來,由女性創作者創作、女性叙事為中心的電影取得越來越大商業成功的趨勢。自2021年《你好!李煥英》上映以來,中國電影市場出現了主流電影中偏向女性叙事的轉變。

...

《好東西》劇照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助理制片人曾洪說:“這一趨勢是全球進步趨勢的一部分。社交媒體允許性别讨論接觸到廣泛公衆,将行動主義與消費者行為相結合。”

3

在被對标為Instagram的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小紅書上有超過130000篇帖子包含了關鍵詞“《好東西》的彩蛋”。這些影迷用戶所提到的影片彩蛋是分布在影片當中的一些女權主義思考。影片中主角們提到的女權偶像包括了著名的美國法學家金斯伯格、墨西哥畫家弗裡達·卡羅以及日本女權主義和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等。這些女權主義的影片彩蛋激發了影迷們再次走進影院觀看這部電影的熱情。

來自浙江省32歲的女性影迷說:“看這部影片時讓我有和看《芭比》時相似的感受。但《好東西》當中女權意識形态的直截了當和通俗易懂的表達讓人覺得耳目一新,因為她們一直缺席在中國電影當中。在中國,女性的觀點和經驗在主流叙事中一直被邊緣化,并被男性所忽視。國産電影經常引發關于性别不對稱的對話,極少數的影片會關注女性的日常經曆。”

...

4

社會研究學者認為,中國????女性購買力的崛起或者是近年來被稱作的“她經濟”是最近幾年女性主導的電影所取得前所未有成功背後的關鍵驅動力之一。”

《中國好萊塢:世界最大電影市場幕後》的作者朱英說:“女性觀衆已經成為中國電影行業正在試圖迎合的優質人群。”

中國電影市場現如今的情況為更多的女性導演帶來了更多機會,在一個傳統上由男性主導的行業,對女性購買力的認可讓女性對她們的故事講述擁有更多的發言權,這将對中國電影産業産生長期的影響。

5

《好東西》在分布于全球各地的中國社區也有着很大的影響力——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上座率極高。

在澳大利亞觀看過《好東西》的29歲華人女性影迷說:“我認為女導演創作的電影對我來說更加容易産生共鳴。中國女性創作者在中國電影行業中實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