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0,挖到寶了,預期不高但觀感良好。第一部錫蘭,質感很舒适,合胃口,因此破例打五星。
沉浸式看完後重新獲得了視聽的能力,仿佛經曆了洗滌-耳清目明,周圍的世界再度蘇醒起來。
技法上,多視點和多線叙事、聲畫分離打開立體化空間,總在不斷逃逸,既是群像也是共同體。散文化的筆法由細節出發,黑白、特寫表現真實生活的提純。視覺效果和聽覺感知合成獨特的氛圍。夢境的蒙太奇插入和回憶的講述更拓寬了深度和廣度。
前後兩部分風格略微割裂,而且轉換缺乏明确交代。主題沒有那麼透徹,缺乏戲劇點,這算是缺點麼?
土耳其是個陌生而神秘的異域國度,橫跨歐亞。既帶有塔可夫斯基的曆史感、和歐洲景象-雪和水氣,但沒有那麼沉重和凝滞。雖不如阿巴斯鄉野詩畫的美,但更為細膩生動。
沒有貝拉塔爾對現實的極端化處理,更為真切平和。
和《鳥類變形記》一樣從微觀入手書寫家族譜系,沒有戲劇化的開頭結尾。但本片更為靈動流暢。
讓人想起《短岬村》或《随風而逝》裡的村莊,但本片不是遊覽式的展演,既是群像圖,也是共同體,每個人都是獨立鮮活的譜系也是整體的分支。
主題:
人的關系和空間互文,權力微觀結構和情感張力。
圍在篝火旁夜話,簡直是傳說中的鄉間場景,在這裡家庭和社會身份交錯沖突,但大家都站在各自的立場平等交談。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如循環,而每個人處于疑問的懸置狀态中。老人即便是經驗豐富也未必比孩子更能洞察其奧秘,有社會地位的人也一樣。
手機誕生以前,雖然生活場景不同,但生活的問題亘古不變。無業叛逆青年和他的話很有感觸,今天的《燃燒》不也是如此,青年從來都是在沖突和迷茫中抉擇成長。
核心的三個男人:經曆豐富的老人,知識淵博的中年人,還有理想和現實的雙重破滅—落入虛無的青年。浪費青春、沒有工作、沒有朋友,老人和自己都無奈。
鄉愁是個永恒的命題,家鄉究竟是囚牢還是歸宿。家與遠方的張力糾葛,人總在二者間徘徊。
2025.4.4
觀感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觀感和影評
A-8.4,遠超預期得好,多層次上的優秀作品,盡管有些許清晰和直白說教之處。即便是商業大片,這套我吃了,心一狠甚至可以打個五星。既有傳統西部/黑幫片的神話氣質和搏鬥情節,又融入了中國的俠義,而且是在大陸背景下拍出來的,别有一番風味。 ...
觀感
B7+不打分了,沒有一次認真看完,感觸也不多-可能是因為不是第一次看此類電影,不過不讓人生厭。後悔沒有在大銀幕上看,電腦畫質太差而且在家總想刷手機幹擾太多分神。三年前-高二時曾看過兩部阿彼察邦,這第三部觀感很不同,沒有超現實元素,更 ...
25.4.22 北影節day5B+8/10?前半部分3星,末尾接近五星,但是二者确是難以割裂的-瑕不掩瑜一詞第一次被如此恰當地運用。前期真的很難接受,千般萬般地抵觸和排斥,決心打三星,臉盲和劇情一頭霧水、倒頭睡了一會起來已經1h45 ...
1寫在前面的碎絮語:多搶的一張票300砸手裡了…沒想到這是場冷門的電影。北影節壓軸落幕場,有生之年系列+1,早上10:00到晚上8:05-中間隻有半小時休息,比原本票上的19:26晚了足足四十分鐘。正如片名,觀影本身也如同一場浩劫。 ...
愛在三部曲-二刷觀感
A- 前兩部8.4,第三部8.3ps.嚴格線性一元打分不太适宜,拿這部和鄉愁評個高下實在是不必要的。北影節day1于中間影院2.5刷2025.4.18的浪漫之夜。現場氣氛活躍,總是爆發姨母笑。寫在前面:三部曲是一個整體的弧光,難以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