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시(2010)的剧情介绍
美子靠做钟点工赚些小钱,与读初中的外孙独自生活的日子虽然清贫,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她对于生活的热情。虽然已经确诊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但她却依然酷爱诗歌,不仅时常参加诗歌朗诵会,而且开始学习写诗。她总是留意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以便捕捉随时可能出现的灵感,然后把它们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然而,如同写诗的灵感并不会轻易出现一样,生活也并非表面的那样轻松和容易……
在63届戛纳电影节上,李沧东凭借此片获得最佳编剧奖。
诗시(2010)的影评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看的是一首像溪流般静静流淌的平静的诗。她是一位打扮时髦、喜欢追寻生活的美的老太太。她平时照顾行动不便的会长来赚点钱,独自照顾着父母离异的孙子。她报了一个诗歌写作课。她想写一首诗,她要观察生活里的美,而不是简单的看。 ...
诗的文学语言的暗示性线索。美子学诗的事件线索。钟旭6人组的事件线索。三条紧密交织的世界构成了这部影片。它的情感力量是非常重的。一个艰难活着的,被宣判失智的老人,竟然能够这么诗一般的活着。她写诗,喜欢花,喜欢把自己装扮成美学符号。她为 ...
东亚导演一贯擅长用刀一点点割人,一边割一边在耳旁呼气,辅以流水般的温柔。杨美子是很少见的角色,尤其是东亚老年女性中很少会出现的性格。不同于许多作品中奶奶的形象,在她身上没有什么生活的实感,反而有一些文艺青年的解离倾向。她疏离,冷漠, ...
影片中大部人都在追求一种美的形象,美丽衣服,美的外表,美好的前程。同样,人们对诗的普遍推崇也恰好是因为诗歌颂了那些美的形象。六个男孩的家长因为一个女孩的自杀聚在一起。这六个男孩对女孩实行了长达六个月的性侵导致女生自杀。参与聚会的除了 ...
北大百讲观影上学期去百讲看了好多电影留下来好多张电影票这学期打算将这份独属于周三夜晚的电影时刻留在豆瓣。如何不晕眩的凝望深渊就是罪己意识的临在与在场语言在什么意义上与我们的思维相关语言和我们灵魂可能呈现的形态相关语言的消失 记忆的 ...
可以说,《诗》是我目前看过最好的电影。我很少会记住主人公的名字,因此我也不太想以美子称谓电影里花一般的女士,更想叫她“甜杏”。只有落在地上的杏才是甜的,也是裂开而任人践踏,自我牺牲而为下一代的。电影的开场就将两位女性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
她是一个边缘人,不论在什么样的场景和圈子中,不论是医院、家庭、文学课、爱诗会还是强奸犯家长的小组会议,她都不能容身。老年人,女性,爱诗或者说爱美的人,全片只有她和受辱自杀的女孩同频而共情,坐在树下呆呆着望着天空和鸟儿的美子,与其说是 ...
帽子掉进水中,雨滴落在横格本的空白页,逐渐细密。如此眼泪般下落的势能带走了杨美子一些重要的与美相关的部分,却因为某种纠缠更靠近了诗一步。在美子看来亵渎诗的东西或许是诗本身。如果用一句话故事来说,就是美子想写诗,通过生活经历的推动最后 ...
终于看了这部,惊觉《燃烧》和《诗》像一朵双生花。美滋生痛苦,痛苦绽放美。前者,惠美在血一样的晚霞里渴求自己的消失,爱在她的消失后才生根发芽。在《诗》里,血被赋上残忍的花语。“如血般的红花”,是男人们洽谈罪恶时美子默默离去的低语,是死 ...
看完之后想到一个词一一暴裂无声。电影用一种波澜不惊的手法,通过一个个细节,把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暴力展现出来。我仿佛看到一个女人嘴里咬着一块毛巾,用菜刀削掉了自己的一片手指甲。电影的结构和留白非常老辣,光影和色调绝美。电影很罕见的聚焦于 ...
我太过偏爱这样的电影所以打了五星。在窘迫的现实面前,这个患老年痴呆的老妪,对真善美那种的稚纯的追求在社会中显得无力和荒唐。而在无力和荒唐中又显得更加纯粹。我一直觉得上年纪的女人的那种美无可比拟。导演不露一丝说教的功力令人折服,这种透明而炽烈的感染力,你只有自己体会,不必和谁探讨。
塑料的茶花不配拥有花语,碾压的杏子无法通向往生。安魂曲不是为了安慰亡灵,赔偿金不是为了赔付良心。实验室照常使用,呼啦圈仍能玩耍,电视依然热闹,河水继续奔涌。他们买来啤酒打算庆祝,庆祝世界即将忘记了女孩;而我只能写诗,写给我即将忘记的女孩。或许不是我健忘,而是这无情人间已罹患失忆。
看着美子坐在河岸边记笔记,而雨突然下起来的那个场景,有种要大哭的冲动。一个孤独而热爱生命之美的人,要同时和庸俗的生活、残酷的命运对抗,除了诗与真,再没有什么可以接纳她。
很少有导演敢拍老年人做爱,韩国人倒是偶尔这么做,虽是人之常情,却看的我很不适应。除却如此重口的情爱戏,本片将趋于完美!★★★★
电影里老一代失忆,中一代缺失,青一代犯罪,家庭常以不完整的状态出现,映射了韩国社会。李沧东也爱在性别层面做隐喻,女人是男人永恒的他者,性以暴力和内化的暴力形式出现,以财产损失,重访场景和桌上照片的形式再现,形成创伤。诗作为纯洁和美的化身,不可亵渎。
李沧东,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难道你不知道诗的敌人正是匠气?
非常牛逼。
几乎超过《薄荷糖》,成为我最喜欢的一部李沧东。
老人写诗和青少年犯罪这两件事本毫无瓜葛,却被李沧东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背后是强烈地对于代际鸿沟的表达:奶奶风烛残年,濒临失智,一心想要抓住内心残存的诗意,反抗最后的人生;父母那一代人直接缺席,直到最后才现身;孙子冥顽不灵,犯下重罪仍不知悔改。
罪,是一群男孩对一个女孩犯下的;赎罪,也是一群男人对一个女人的压榨。直到最后,以同样的方式完成犯罪与赎罪的交换。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诗意?
是不堪的生活和内心的罪。
最后,老人走完女孩的路,写下了一首诗,干净得像那条河流一样。
特别推荐给李双江老师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