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片子,在看到第50分钟的时候放弃了。因为我突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不知道导演在干什么。
打开这个片子也是没有什么目的的,随便打开的。开始的前几分钟在海上救援那部分其实拍的还蛮精彩的。很有点大片的味道,特效也还不错。
然后就开始了长达40多分钟的漫长又莫名的讲述。说他莫名其妙,是因为除了镜头分配能看出来主角,完全不知道故事主线在哪里。没有头,没有尾,没有高潮,镜头里一群人,茫然的来来往往。
导演围着救援队这一群人,东一头西一头的不知道在说什么。好像是要把每个人的背景都介绍一下。但是在放弃之前,也只记住了两个人,一个是男主人公和他的儿子,还有一个是在快乐大本营上表演铁门槛的一个男生。之所以记住这两个人,因为主角镜头最多,然后铁门槛的那个男生,是因为他的故事莫名其妙。他为什么不喜欢穿西服?为什么一直拖着女朋友不去拍婚纱照?导演也没有给出什么理由,就莫名其妙的在尬讲。
然后还有很大篇幅的介绍救援队的日常。这些日常也没有一条主线,穿起来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看起来特别像那种队员自己拍的随手拍,想起来就拍一镜头,想起来就说几句话的感觉。然后,就把vlog发到网上了。
差不多看到30分钟的时候,无聊到开始拿着手机翻。然后看到50分钟的时候,就怀疑这是不是一个电影。电影不应该是讲一个故事吗?故事呢?50分钟了,故事呢?
我就想……为什么要看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然后就放弃了。
电影首先要讲好一个故事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导演没入门
大家一直说的“电影感”是啥意思呢?为啥有的电影大家都说不像电影呢?电影语言里通常是基于画面、光影、剪辑来表达“意思”。在电影表达中,音乐、背景音或者静音这些“声音元素”的使用很重要,甚至有些时候比台词更重要。之前管虎拍《狗阵》,因 ...
刘芬芳是最能体现导演审美和个人趣味的角色
《借命而生》里的刘芬芳是最能体现导演审美和个人趣味的角色。从刘芬芳的塑造方法上,能够看出来导演确实年纪比较大了,品味也停留在旧时代。他不能欣赏刘芬芳这样的女性角色。剧集里有个镜头表达了主线故事发生的年代,就是有个大广告牌,上面写着“ ...
对普通观众不太友好
昨天陪朋友一起看的《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之前只是看人拼过高达模型,完全没办法区分那一堆机器人有啥具体区别。只是从电影观众的角度,看这个《跨时之战》感觉这个电影就是一个“开头”啊。后面应该还会有后续故事吧。会继续出电影吧。或者跟 ...
导演不懂留白,也不懂基于行动和画面叙事
对于电影来说,导演水平决定生死。从主线来说,《怒水西流》的原故事应该还是不错的。母爱和法律的对冲,孤儿对于家庭的渴望与爱情的对冲,被母亲忽视的缺爱女儿心底深处隐藏的渴望和欲望,被父亲打到失聪后又被母亲溺爱的精神折磨,又或者刑警队长十 ...
编剧的观念过时了
看完电影《我会好好的》之后,第一个想做的事情就是去查了一下编剧是谁。九人编剧团队,第一编剧是薛晓路导演。这就对了。因为这个电影的主线剧情有一股很浓郁的八九十年代家庭伦理剧风格。比如,对赵小满和赵补金的父女关系的处理上,编剧的思维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