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纯真的,可爱的,美好的,值得已经长大的人们无限怀念的。许多电影人都喜欢回到自己的故乡来拍摄他们的孩童时代。在豆瓣电影排名第一的儿童电影是一部伊朗的影片《小鞋子》(导演:马基德·马基迪,1997年),豆瓣评分9.2,好于99%的儿童片,好于98%的剧情片。

...

哥哥从修鞋铺取回鞋子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把妹妹仅有的一双鞋子弄丢了。为了让妹妹帮他保守秘密免于爸爸的责罚,也为了妹妹能够在上学的时候有鞋穿,哥哥与妹妹共享唯一一双鞋子。于是,兄妹俩每天轮换着穿同一双鞋子去上学。妹妹放了学穿着不合脚的鞋子跑回家让哥哥换上鞋子去上学(在电影里男校女校上课的时间不同)。哥哥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妹妹买双鞋子,不必再因为等着鞋穿而总是上学迟到。

...

哥哥本打算跟爸爸一起去帮富人家的庭院修剪树木赚钱之后帮妹妹买一双鞋子,不料爸爸在骑车回家的时候发生意外摔骨折了,这对本就拮据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故事因为一次长跑比赛出现转机,作为奖品,比赛的第三名将获得一双运动鞋。为了兑现对妹妹的承诺,哥哥决定参加比赛。在比赛快要到终点的时候,哥哥不小心跌倒了。因为害怕得不到第三名,他爬起身拼尽了全力却意外地率先撞线。哥哥的老师把他举起来,向他祝贺,他问老师是不是得了第三名,老师说他傻孩子,你是冠军呀!大人物们给他颁奖,与他合影,哥哥却因为得不到运动鞋满脸失落。在电影的最后,面对妹妹热烈期盼的目光,哥哥窘迫地搓着手一句话也没有说,妹妹读懂了哥哥的歉疚转身走开了。哥哥脱下鞋底已经磨穿了的鞋子,将满是水泡的脚丫子放进了水池里,小金鱼们游了过来亲吻他的小脚丫。

...

...

哥哥和妹妹不知道的是挣到了钱的爸爸已经给他俩都买了崭新的小鞋子。爸爸妈妈通过辛勤劳动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哥哥妹妹一起为了一双鞋子想尽一切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哥哥对妹妹爱护有加,即使迟到了被教导主任训斥误解,也不愿坦露两人共享一双鞋子的窘境。妹妹没有向捡到她的鞋子,比她的家庭条件更不济的同学提出归还鞋子的要求。同学失明的父亲捡到那双鞋子后当作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女儿,女儿才把自己更加破旧的鞋子扔掉。同情与怜悯在这样天真无邪的孩子面前是廉价的,无力的,孩子们甚至不会理解大人们如此泛滥的情感。

...

我的小时候没有经历过像电影中表现的如此困顿的境况,但我们也有自己的小小愿望。小时候穿的鞋基本上都是手工鞋,鞋底是千层底,鞋帮是用浆糊糊起来的几层棉布之后进行晾晒,最后像硬革质地的鞋帮。每次刚穿新鞋的时候都有些挤脚,但是等新鞋穿软了之后就会越穿越舒服。一开始我最期待穿新布鞋的时刻,即使穿起来特别费劲又挤脚,需要一个人提着鞋帮,一个人使劲蹬,但毕竟穿的是新鞋,走路都开始小心翼翼起来。后来有小伙伴们开始穿那种白的亮眼的运动鞋,我又开始期待拥有一双不是手工制作而是商店售卖的胶质鞋底白色鞋帮的运动鞋。小孩子的要求总是明确清晰,我要这个,我不要那个,但也总是特别容易满足。当我们习惯了社会发展带来的舒适与便捷,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某种东西时,也许有一刻也会恍惚,做个孩子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