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作为影史经典,其剧本极其精妙,一间屋,一场对话,不仅完整交代了案情和陪审团讨论的过程,还淋漓尽致地塑造了十二位角色的性格。影片中对于真相的追求令人感慨,我试图在思考中还原自己对于真相的看法。片中的8号是否就是真理的追求者,我觉得并不尽然。我有一点疑惑,如果他没有买那把刀,他会提出怀疑吗?是不是也会像其他人一样草草地将小男孩送上电椅?当然,影片在告诉我们,应该有怀疑的精神。我相信这样的一场偶然让8号找到了对待真相的态度,同时也将这种态度传递给了观众。
还原真相,追求真相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这往往伴随质疑,伴随多于你声音数十,数千倍的反对声。此外,甚至还会付出不少代价。可人心总是向善,是有爱的种子的,是可以被启发的。十二个人中,一个人有了不同的声音,并提出合理的假设,坚定地表达出来。我们能够看到其他人最开始的生气,愤怒,甚至是对他的攻击。可他同时也赢得了9号的尊重,而这份质疑慢慢传递下去,最终使得十二个人支持了无罪的判罚。
我极其看重这区别于其他十一人的声音。在任何一个不辨真相的事件下,倘若只有一种声音出来,则真相一定未被查明。只有多角度的声音出现,真相才能有几率被还原。以历史研究举例,判断一个事件往往需要多重证据的相互验证,才能确定的给出结论。而这多重证据,一定是属于不同来源的。我们总是在原有的评价体系下急于作出判断,否定反对的声音。就像剧中其他的十一人一样。他们真的想要真相吗?他们中有人觉得热、有人着急去看球、有人把对儿子的恨转移到小男孩身上、有人认为小男孩是小混混所以一定有罪,当然,也有一位缜密思考后判断小男孩有罪的律师。其实大部分人不在乎真相是什么,情绪左右着他们。而现实中的我们,面对正在发动的战争,我们的发声前的依据是什么?从评论区中,我看到的尽是情绪,没有人关心真相,不过也有些思考过后的“律师”们,可他们的信息源如片中一样,是被污染的。证人老头为了博得关注故意说看见了小男孩,近视眼的女证人也硬要说远远看到了小男孩。“律师”接受到这样的“舆论”自然选择判定有罪,可在验证过证词的漏洞后,他也能改变想法。而在现实中,更明显的,面对某国污水。我们能够看到科普的博主们被攻击,被封掉,可我相信他们的声音启发了一些人,引发了别人对于真相的思考。这便是多角度声音的重要性。再往前,就是那位写过《风景》女作家。我看待不同声音的态度就是:先假设对方是对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因为真相是经得住推敲和检验的。这一点跟影片中的九号老者很像,他也无法确定八号是否正确,可他尊重他的怀疑,尊整他的声音,愿意依照他的怀疑去求证。尊重别人的发声,这一点在我看来,真的不容易。
当然,一定有一个结论是绝对正确的吗?我无法给出结论,我看中的,是不同角度的声音。在多角度的声音之下,我们能略微看清全貌,这才是最重要的。此后的价值判断,那是个人的选择。有人看重利益、有人看重人性、有人看重集体,个人的价值选择没有对错之分,但一定是要在相对完整的事件和真相之下的。中世纪欧洲以宗教的教条为价值的判断标准,现在的人以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为判断标准。那未来呢?中世纪的人起初并不认为那些禁锢的教条是错误的,就像如今的我们,活在人道主义的道德标准之下。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人们的思想将会如何发展。所以在我看来,真相,或是对于真相的判断,只可能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时代尺度之下。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事件或人类选择的正确性。由此,能够通过不同的声音相对完整的还原事实,还原真相,才是最重要的事。判断,要基于相对完整的真相之下。这便是我对于真相的态度,以及对于如何评价真相的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