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7.5分。
又一部元电影,又一部离自己生活太近的电影。拿了天坛奖后被朋友推荐过几次,一直有点好奇,今天看完觉得中规中矩,不算惊艳,但后劲不小。
像是《不虚此行》+《银河写手》的结合体,从《不虚》中拿了落魄改行编剧的人设,从《银河》中拿了元电影中的各类喜剧元素。只不过相比前两部,《走走停停》更进了一步,从“北漂”变成了“洄游”。我甚至已经可以想象到7.8年后自己的样子——一个没有事业、没有爱情、北漂多年一事无成的彻彻底底的loser,满身狼狈、身无分文、灰溜溜地回到老家,遭家人嫌弃、被周围人议论嘲笑,在四处求职碰壁后,自己最终彻底躺平,变成一个对各种议论和白眼置若罔闻的“滚刀肉”。抱歉,我是来看电影不是来照镜子的。
说回文本,三层“戏中戏”的套层叙事,分别对应现实生活/拍摄的黑白电影/拍电影的纪录片,依旧在画幅上做文章,2.35/1.78/1.33,同样也在影调和色彩上做了区分。画面在三层文本中不断切换,在对同一叙事的视角游移中产生某种“立体主义”式的互文和对照,以产生某种戏谑和讽刺的效果。
相比于《不虚》和《银河》,《走停》更进了一步,从“北漂”变成了“洄游”,如果前两部讲的是“对放不下执念的坚持”,而本片讲述的则是“放下执念后的重新开始”,这类题材对我来讲并不新鲜,大概3年前就看过“洄游青年”的社会调查报告,但在大银幕上看到系统讨论“洄游”主题的却是第一次。
说“照镜子”其实是褒奖,因为拍得太真实才能共情。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是所有感情上的付出都有回报,不是所有远大的理想都能实现。坚持理想固然伟大,但也要接受努力之后毫无结果的惨烈现实。“洄游”是放下,不是放弃。人总要生活的,即使一无所有也要硬着头皮往前走。
吴迪回到家乡后是格格不入的,这种格格不入当然不只是来自时空的变换,而是来自文化和认知的割裂,多年在大城市里形成的认知和三观与故乡县城的文化语境产生了巨大的碰撞和矛盾,这一点作为山东人的我体会犹深,之前曾在跟ex及其长辈的多次拉扯和battle中感受到深深无力。这两种价值观本身都没有错,只是让别人去接受和认同自己的认知真的很难,人都是固执的。“求同存异、理解包容”说起来简单,或许迫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本身就是一种强权。
任何选择都没有对错,只要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就好。吴迪显然也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他努力,他失败,他承担后果。单论吴迪这个角色,其实从头到尾也没有实现任何显性的“角色弧光”,他始终是那种性格,没有太大的成长,只是终于接受了自己的平庸,与自己和解了而已。
这片子最大亮点就在于没有给观众营造虚假的希望,吴迪回到家乡后依旧懒散和失败,没有所谓“树挪死,人挪活”之类的奇迹发生,导演显然也没有想要给观众营造什么好莱坞式虚假的银幕幻梦:意淫中与高中同学的暧昧艳遇最终无疾而终,一帮理想主义失败者临时组建起的草台班子去拍摄电影,拍摄中状况百出,最终也因母亲的意外去世而虎头蛇尾。吴迪终于还是融入了家乡的环境——以一个出租车司机的身份。
影片有两个地方饶有趣味:第一个地方是电视台领导“不出意料”地抢了高圆圆辛苦拍摄的纪录片的署名,并且通过“断章取义”和“春秋笔法”的剪辑重组了真实的纪录片素材,从而塑造了一个与真实情况完全南辕北辙的“吴迪”形象,传递了一个与纪录片初衷大相径庭的主旨思想,彰显了“蒙太奇”的无上威力。
另一个在片尾处,三年后已经成为出租车司机的吴迪(胡歌)与再婚重组家庭的冯柳柳(高圆圆)因堵车在街头再次意外重逢。两辆走走停停的车,两个互有情愫彼此拉扯的中年男女,没有一句台词,但流动的情感已经溢满整个银幕。让人想起《溺水小刀》中菅田将晖和小松菜奈在街上骑单车的长镜头,两人的位置忽前忽后,彼此间的萌动的情愫呼之欲出。
林林总总,就写到这里。在电影院里照镜子的感觉确实不太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