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26于小西天
8.5/10
又挖到宝了,超出预期,尤其结尾有触动。
ps. 中途打盹了一会,很遗憾。
就影片本身:
选角和表演很出色,剧本,角色,表演十分融洽。阮玲玉如残玉引人怜惜,远看哀婉忧伤近看精巧玲珑,的确让人心生同情和敬意。
此外,默片别有一番魅力,沉默的影像、压抑的力量。本片虽非喜剧,却有基顿和卓别林的风范,还另有一重根植于亚洲现代底层社会的现实主义色彩。像《切腹》一样,底层人依旧是祸患临头时绝路一条,男人去切腹、女人去卖淫…
如果说神女是标杆式的杰作,这部在此基础上还多了一分神韵。比神女的传统现实主义路线更精彩,视听语言上也有先进、创新之处,打破了常规戏剧叙事的传统:回忆和想象的蒙太奇插叙,画面并置,平行蒙太奇。
不得不提,给默片配音的确是鸡肋之举、画蛇添足,声画不同步显得很割裂,更何况口音又和原版不同,令人出戏。另外默片的对话以字幕方式呈现,本身就不甚自然,再将文字转化为对白或画外独白说教气就更重了。
略有瑕疵的是,最后还是上价值说教了,人物由悲观到积极的弧光在画外音的阐释中都消失了。但我认为结尾的处理还是比较合理的,作为旧时代的牺牲品,没有理想化的出路才是最真实的。无论如何,影像本身仍有一股不可化解的浓烈力量,愤怒和痛苦隔空可感。基本上被故事和阮玲玉的精神打动了,瑕不掩瑜。
ps.富有戏剧性的是,她生前最后的话是-我要活啊,结尾的经典镜头深印于心。
电影之外:
该电影和现实的互文关系颇有意味。电影本身兼具时代和演员的双重烙印,情节又带有传记性的悲剧色彩,这是翻拍的传记片无法比拟的。
就现实角度而言,那时的女性面临经济、道德、媒体的三重绑架,今天也不能完全规避。那时候的媒体炒作很有一套,今天依旧。
运动也罢宣言也罢,宏大叙事都会掩盖真实的压迫。女性是占半数人口的一个个鲜活个体,怎能说解放就解放了呢?每个人都要觉醒和自救。(此处不再展开)
ps.和出版社负责人一样,我也希望她在生前多留下些作品啊。
2025.3.26
《新女性》-百年前的女性主义杰作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多方位深入评析-陈佩斯《戏台》
B-6.9写在前面:本想是在大影院的一次迷影之旅,邂逅一代戏台大师陈佩斯,激动不已。但看下来相对比较失望,虽然有一定的完成度,但没有真正的可圈可点的之处。简评:开场的质感比较鲜活,加之民国背景,颇有《让子弹飞》的架势。但始终节奏过快 ...
观感札记和简评
B+8.0第一部坂本龙一,此前一直对他不甚了解-只知晓其皮毛,殊不知他居然也是塔可夫斯基影迷,也不只是一个只会写点钢琴曲的现代作曲家。影片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全面真实的人,而非一个遥不可及的大师风貌。他的音乐和人生是平行交织的音轨。影 ...
二刷影评-艺谋的影史杰作
二刷综评-秋菊打官司A8.5,保持五星,减0.2分。现场反应强烈、互动频繁,电影的效力由此可见一斑。转场时的惊叹和笑声-这笑声中有着几分嘲讽和几分同情。ps.本片曾在高中讲乡土中国的线上课上放过,我们都那讥笑六十多岁的老师,自然也对 ...
简评
A-8.3此前没有听说过这部“神片”,看下来没有那么神。虽然完成度很高、很完善,但震撼度还不足以让我打五星。整体观感或许是有幕间休息的缘故,四个小时毫不觉得枯燥冗长-相比《流浪艺人》等。观影体验和同样靠表演和台词支撑的独角戏《初步举 ...
观感和简评-吐槽向
C+6.9看前看评论就知道本片绝非我喜欢的那类,还是没抵住高分的诱惑,有些后悔。总体上浮夸虚华,形式大于甚至盖过内容。当然对本片的看法在期间不断变化,就像本片的质感不断变化和颠覆一样。先说前期观感。开始以为是神话史诗题材,随即意识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