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贝克的《阿诺拉》是去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得主,并在戛纳电影节获得了七次提名。影片讲述了阿诺拉的风流事迹——阿诺拉是一位来自布莱顿海滩的异国风情舞者。在她工作的俱乐部邂逅了俄罗斯大亨的儿子尹凡后,两人决定在拉斯维加斯结婚。但回到尹凡的豪宅后,新婚夫妇发现,并非每个人都对他们这一桩婚事感到满意。
作为作家、导演、制片人、剪辑,肖恩贝克的作品经常聚焦于欧美国家的边缘女性工作者来展开,从他的第四部故事片《红色火箭》开始,继续他在iPhone上拍摄的突破(例如《橘色》《弗罗里达乐园》),当然《阿诺拉》也不例外。以演员麦迪森的表演为核心基础,结合了马克·埃德尔斯坦和尤拉·鲍里索夫的优异表演。
肖恩贝克:“我总是鼓励我的演员在阅读剧本后进行即兴创作,比方说,对着空气进行独白,或者加入一个旁白进行情绪层次的引导。”

电影《阿诺拉》海报
翻译:陆钰婷
责编:朱学振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一、阿诺拉和尹凡见面
场景:阿诺拉和尹凡在她工作的俱乐部见面后进了同一个房间
肖恩贝克:“那场戏尹凡必须证明自己有钱有点自大但很有趣,阿诺拉的人物动机则是让尹凡和她一起进到俱乐部的房间。因此,演员们需要通过动作来完成两个角色的互动,并且实现角色各自的目标。
拍摄场地是一个真正的俱乐部,位于曼哈顿西部。由上下两家俱乐部组成,我们喜欢Rosewood这个名字,所以在单元中把它变成了一个。”
“当这场戏进行到主角进入阁楼时,拍摄手法有点致敬耶基斯洛夫斯基《红蓝白三部曲:红》的意味。”
“作为一名制片人,布景对于演员的安全和舒适需要有一定的保障,这非常重要。所以我允许演员的家人、经纪人在拍摄现场,作为演员情绪上的协调员。”
“我们在开始正式拍摄前先让主创们接触了一个月,这样能够使拍摄现场彼此更加熟悉,以此提高拍摄效率。”

二、尹凡和伙伴们在拉斯维加斯的派对
场景:尹凡带阿诺拉和他的朋友们去拉斯维加斯参加派对,然后求婚,两人最终决定结婚
肖恩贝克:“我们结束了在纽约的拍摄后休整了二十天到达拉斯维加斯进行布景。棕榈度假村给了我们很大的场地支持并允许我们在总统套房进行拍摄。在棕榈度假村的三天拍摄,我们使用了纪录片的手法和形式来拍摄——除了主角二人跑到教堂去这一类与结婚有关的镜头外,几乎所有的镜头我们都选择采用了手持的方式来拍摄;同时也将滑轨与固定镜头很好的进行了结合。”
“在剧本中有这一场重要的戏需要即兴表演,当尹凡说‘我经常这样聚会’时,阿诺拉需要回一句‘我很喜欢这样的聚会’因为这句对话需要表明23岁的阿诺拉认为尹凡的生活很具有吸引力,她也想参与其中。尽管阿诺拉的工作很辛苦但她可以做她想做的事情。我喜欢这句台词带来的不成熟的天真。在这里女演员麦琪·麦迪森做了一些即兴表演的处理。”
“我们全力支持演员尽兴表演,但也同样担心预算问题,在棕榈度假村我们安排了一周的拍摄时间,但最后只争取到了三天,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提高拍摄效率,甚至20分钟拍完原定1小时的拍摄计划。”
“我真的很想在弗里蒙特街拍摄——那里是老拉斯维加斯,吸引了很多有趣的游客和美国本地人,我们有拍摄许可证,但没有在街上大张旗鼓地进行拍摄,而是让主角沿着弗里蒙特街进行游行,向路人宣告他们结婚了。”

四、尹戈尔开车送阿诺拉回家
场景:婚姻被宣布无效后尹戈尔送阿诺拉回家,阿诺拉抱着尹戈尔痛哭。
肖恩贝克:“我不想过多的解释这场戏的含义,因为这场戏是整部影片的重点,我喜欢观众以不同的方式来解读——这就是这场戏的设计方式;没有任何旁白来解释、没有任何配乐来烘托情绪。完全由观众来思考这背后的理由。但从这一刻开始,阿诺拉正试图重新拥有自我归属感。包括最后她流下的那一滴眼泪,都是在剧本之外演员自己发挥出来的。”
“我们给这一场戏的处理方式只有三种:沟通、沟通不畅或者是不沟通。麦琪·麦迪森说,在她饰演的角色非常脆弱,情绪崩溃的时候,尤拉作为这一场戏的搭档,给了他足够的安慰和温暖,调动了她的情绪。”
“别的演员可能会选择以过于微妙或者歇斯底里的方式来过度演绎阿诺拉这个角色,而在我看来,麦琪·麦迪森饰演的恰到好处,并且给观众带来了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