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电影除了好看的情节,也是对音乐、绘画等艺术的致敬,比如托纳多雷的两部电影:«海上钢琴师»和«最佳出价»。


托纳多雷1998年的电影«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非常被中国观众熟悉和喜欢,有些人看过很多遍。

二十世纪的第一年,一艘巨型邮轮上,一个黑人炉工捡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儿,给他取名“1900”。他在船上被黑人养父和其他船员抚养长大,无师自通会了钢琴, 成了杰出的钢琴师,他可以即兴做出极其优美动人的曲子,这些曲子能让所有船上的客人为之疯狂。时光流逝,他几十年来不曾下船,幼年时是因没有身份证明不能下船,成年后却是自主地不愿意下船。他生在船上、长在船上,船和大海是他身体和心灵的家,当大船废弃要炸掉时,他和大船同归于尽。

有些喜欢这电影的观众说不太清为什么喜欢,有些不太喜欢这电影的观众觉得它似乎什么故事都没讲。对,它是没有一个有些人期待的那种故事,主人公一直就在船上,就一直在弹钢琴,弹了又弹,没有奇遇、没有惊悚、没有完整的爱情经历,他最大的冒险就是:终于下定决心下船开始新的生活,但在与全船每个船员告别后,在马上就要踏上陆地时又折回了船上。但这部电影又是有充盈内容的,在我看来这内容主要就是对音乐的热爱和敬意,托纳多雷把他的这份爱与敬附着于一个在海上弹钢琴度过一生的人身上,每个桥段、每个镜头都是献给音乐的玫瑰花,一起看看其中几朵吧。

之一:“1900”还是小男孩的时候,平时总是在底层舱里活动的他,不知怎么瞎闯到头等舱那层了,奢华的装饰让他感到陌生和害怕,但却被舞厅里的音乐声吸引了全部注意力。荣华富贵终归尘土,唯有音乐永远不朽!

之二:有天夜里船长被下属叫醒,他问:“是船要沉了吗?”回答说:“比那个还要严重!”他们和很多头等舱的客人来到舞厅,只见衣着破旧的“1900”坐在大三角钢琴前,脚都够不着地,小手在琴键上弹着简单而优美的曲子。大家面面相觑,这是莫扎特显灵了吗?

之三:后来与“1900”成了挚友的小号手第一天上船的时候,风浪大,他因晕船而彻夜难眠。“1900”邀他来到无人的舞厅,一起坐在琴凳上,随着因船体前后左右倾斜而滑动的大钢琴,弹着乐曲,听着大海的咆哮,与海共舞。

之四:爵士乐大王来船上跟“1900”用音乐“决斗”,“1900”以平常之心、谦虚态度、华丽炫技击败了对手,观众在这个桥段除了观看比赛的紧张快乐,更多是对爵士乐的欣赏,每一曲都精彩和激动人心,估计国内有些观众就是从这儿开始喜欢上爵士乐的吧?

之五:“1900”跟小号手聊天,用即兴的、不同风格、不同色彩的音乐描述他对眼前一些旅客的印象,特别精彩。

之六:“1900”对一个船上的旅客产生了爱慕之情,是一个三等舱的普通姑娘,容貌秀丽,表情温柔。他在某个舱里弹琴,姑娘在甲板上散步,经过这舱的舷窗时停下来把玻璃当镜子照,倩影的正面、侧面映在圆圆的窗上,里面看来像是一幅幅姑娘的肖像。看着外面的姑娘,“1900”手下的琴键流出了极其优美浪漫的乐曲,是从他心里唱出的爱情之歌,影片中他并没有和姑娘终成眷属,但他的爱情永远存在于音乐之中了。

之七:大船就要爆炸了,里面不要说有钢琴,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残破不堪、七零八碎。“1900”身穿黑色晚装,系着白领结,伸出一双修长的手,在空中缓缓弹奏,他心中的美妙的音乐袅袅振翅,从巨响和火焰中飞起,融在无边的大海上。

音乐在这部电影里化身“1900”,托纳多雷充满深情地把他“捧”给了观众。


托纳多雷2013年的电影«最佳出价»(«The Best Offer»)基本属于商业片范畴,非常优秀,故事编得特别好,神秘曲折,情节不但有趣,还有点惊悚的味道,结局总的来说令人意料不到,即使有的观众猜到部分结局,也会觉得过程看得很过瘾。

奥德曼是一家顶级艺术品拍卖行的拍卖师,也是很权威的艺术品鉴定估价师,在业界赫赫有名。不过这位爷业务方面牛倒是牛,个人生活方面也特别古怪:洁癖严重,整天戴着手套,跟别人握手也不摘;衣着极其讲究也就罢了,吃东西也讲究得要命,还傲慢地不行,常去的高级餐厅侍者都要战战兢兢地侍候这位几乎从来不笑的爷,就是国王也不比他谱更大了!孤僻至极更不必说了,没有家庭、没有爱人、没有子女、基本没有朋友、连家里的仆人都是干完活回家不留宿。

但在这一切后面,他基本可以说是个毫无职业道德的骗子,为了占有他心仪的女性肖像名画,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张冠李戴,把值几百万的某艺术家的画作,说成是只值几万的另一个艺术家画作,然后找个人在拍卖会上帮他把画拍下,给那人几个小钱作为报酬了事。

他得意非凡,没想到报应却来了,几个更大的骗子在精细研究他后,编织了一张大网,把这“老狐狸”一步步地诱入了圈套。

第一步是勾起他的好奇心,觉得又有从古物堆里捞“油水”的可能;第二步是利用他的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最聪明,别人都是傻瓜的特点,故意露拙让他真的“发现”了珍宝;第三步是让他对跟这些古物有关的女孩发生兴趣,施以同情和“拯救”,然后不知不觉喜欢上她;第四步,在他完全堕入情网不能自拔时,警惕性完全消除,所有的狡猾都消失不见时,找准了一个最佳的机会,把他密室中的所有藏画,他一生积累的无价之宝席卷一空,骗他的几个人,包括女孩,携画逃之夭夭。

从我个人的观影体验来说,在整个观影过程中,除了充满张力的悬疑故事带给我们的愉悦,还有托纳多雷传达给观众的,对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的崇敬之情,这种崇敬一是通过几个骗子的故事折射出来,二是通过电影的画面无言地诉说着。

拍卖师奥德曼在现场拍卖画作的时候,在为客户鉴定蒙满灰尘的油画的时候,在自己那挂满名画的密室怡然自得的时候,我们欣赏老戏骨拉什精湛演技的同时,也可以感到导演托纳多雷的目光,借助电影镜头从这些画上深情掠过,那些画里有拉斐尔的,提香的,丢勒的,雷诺阿的......。

奥德曼在骗子们租来引他入套的,那所曾经华美现在破败的别墅里巡视时,他眼中看到的罗马式廊柱与圆拱、古旧的家具、华丽的吊灯、残缺的雕像,还有犹抱琵笆半遮面的女孩,都形成一种非常怀旧的气氛,似乎托纳多雷引来一阵古代艺术世界的馨香微风,让人迷醉。

那被人狠狠骗了的老拍卖师奥德曼,当他在画作皆无,只留着一方方画框灰尘印记的大墙面前瘫倒的时候,我们除了笑他愚蠢、叹他可悲、怜他痴情外,还会非常奇妙地有一种游离于电影故事之外的感情:想象着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品惨遭劫难、化为乌有,锥心的痛苦感油然而生。

当奥德曼来到女孩提起过的布拉格老城广场,坐在一家名叫“夜与昼”的咖啡馆里等着永远也不会来的她时,我们有可能已经不在意这故事的结局,而是让托纳多雷带着我们沉浸在像拍卖师爱女孩一般的情感里,只不过我们的情感是对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