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高诗远的电影群岛

《寄了一整个春天》是香港第六届“首部剧情电影计划”的得奖作品,由新导演叶钰瀛自编自导,陈果负责监制。“首部剧情电影计划”一直都有在安排业内人士帮助新人导演更好地创作出第一部作品,包括近期在内地比较热门的《流水落花》《但愿人长久》《我谈的那场恋爱》都是该计划的产物。

不过陈果监制这类偏少女向的电影还是显得比较有反差感的,毕竟陈果自己的作品始终都以生猛著称,先前拍过与女性相关的《榴莲飘飘》《香港有个荷里活》《饺子》《三夫》都在尝试扒开最阴暗的那一面给人看。

《寄了一整个春天》当中的灵动感,若要从陈果的电影中硬找一部,那可能只有他独立导演的首作《五个寂寞的心》。这部电影看过的人应该很少,讲的就是五个寂寞的少女如何从早到晚尽情享乐,去放肆地散发出青春该有的活力以及性冲动。

...

实不相瞒,《寄了一整个春天》这部电影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片名起得实在太有诗意。寄了一整个春天,到底是什么东西被寄了一整个春天,以及为何这个故事刚好发生在春天。对我来说,有的电影就是那种虽然剧情上并不完美,可挑剔之处很多,但如果这个片名从一开始就能够打中我的心,我对这个电影的印象也不会差。

这部电影的故事是没有办法从道德层面上去理解的,很多人也将此评价为伤风败俗。故事主人公许澄天生口吃,在很多情况下都没办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过她的另一面便是在网上经营二手内裤的生意,并因此暗恋上一个身为学校教授的常客。而有一个快递男林子康经常私拆别人的快递,因此也发现了许澄的秘密。就在这种知情的情况下,林子康逐渐向许澄靠近,两个人的心也慢慢产生共鸣。

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跟两年前的电视剧《那年盛夏 我们绽放如花》高度相似,并且主题上也有能够相通的地方。这部剧改编自小说,其设定是整个班级被拉入到一个群聊之中,已读不回就会当场死亡。在设定上噱头性十足,不过背后传递出来的是,生活在人工智能与监控社会之中的年轻人,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存在?《寄了一整个春天》也是如此,当在网络上不断贩卖自己的隐私,主动瓦解神圣性,想去索求的究竟是什么?

...

...

这部电影的原名本身叫没有太多惊喜可言的《风景线》,不过最后拍出来的东西并没有想象当中文艺,后续导演和陈果商量过之后,就改成了如今的片名。

那么,到底寄了什么东西。根据两位主演邱彦筒和陈书昕的说法,这个片名的含义,如果看过整部电影之后其实会变得很直白,但是当你不知道这个电影的内容的时候,又会产生很多想象力。“寄”最表面的含义就是通过邮件寄内裤,不过往深一层含义想,寄去内裤的同时,也是寄去了情感或寄托。而春天,就是少女对感情的好奇心或状态,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进入青春期的少女开始春心萌动。

故事开头的一幕,就是香港解除了口罩令。这一幕之后,观众才会发现原来女主角有口吃,没办法进行正常的表达,就算公交车坐过了站,都喊不来那句下车。脱下口罩后,许澄依旧失语,内心拥有澎湃的想法却苦于无法表达,这种外显的症状与时代症候是一致的。近来有很多香港青春电影,致力于向内挖掘学生们与时代的互动关系,最为极致的莫不过是2008年的《烈日当空》。就算努力学习又有什么用,现在这个时代还是努力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时代吗?在成长过程当中得不到任何认可,年轻人又要如何去自处,在何处找到存在感,这总是成为他们的烦恼之一。

电影当中有一个场景,是许澄打电话给快递客服,却因为口吃迟迟无法发出声音,导致对方挂断电话。她对电话咆哮的那句“我在讲话为什么挂我电话”,就是全片的第一层主题。她的声音没办法得到回响,只能走到快递站门口,操起路边的交通锥砸门,才能够实现目的。

...

当许澄的小乌龟准备去世的时候,许澄反复打电话给母亲,却每次都未能接通,甚至被直接挂断。这种被挂电话的心理感受,跟失语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致的。

影片中可以看到,许澄家的条件在香港完全能够称得上一流,这样的房屋面积和装修已经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担得了的了。母亲只以电话的形式出现,而父亲不知为何完全没被提及,所以只有许澄一人孤伶伶地住在这么大一间房子里。回溯一下同类型电影,现在的香港年轻人好像已经很少会为经济发愁,再不济的话出去兼职一个小时至少都能有五十块钱。导演近乎于明示地展现许澄家的经济状况,就是为了说明她并不缺钱,缺的其实是被人认真地看见,包括被母亲看见,被朋友看见,被整个社会看见。

...

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时空压缩将香港各地之间本不大的距离变得更加能够被忽视。香港内部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异地恋,也没有天南地北的网友,只要约好见面,随时都能出发。《寄了一整个春天》中许澄就约人“交收”,《全个世界都有电话》《望月》,还有电视剧《香港爱情故事》当中,也有用社交软件迅速将二人牵线搭桥的桥段。

...

许澄轻易地在网络上查到交易对象的身份,来到对方所在的学校旁听,趁他生日那天送上礼物,结果这种过近的距离引起的却是爱情幻想的破灭。“为什么我就在你面前你却看不到我?”这种无法发泄的愤怒与失语,共同构成了对于时代的心结。

...

而许澄所在的学校,则是大框架和体制的化身。学校严格地检查学生的衣着,而规定衣着便代表着思想上的限制。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会对体制迷信,体制的权威在这一代学生心目中是很难成立的。他们学会在此之下灵活地钻漏洞,用尽一切方式保证不被剥夺个人想法与话语权。

学生之间默契十足地传递违禁品,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全片最感动的时刻之一,也可证得这样的生存方式早已成为他们日常的一环。

...

卖内裤是堕落,偷拆快递也是堕落,堕落的人才能够互相依偎。结尾的这场雨,已经没有了买卖之下的凝视与被凝视,而是少女们自己想被人认真看见的期待,是个性不被抹杀,想法不被泯灭的愿景。

用道德与否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这部片子没有意义,不去表达并不代表这种“不道德”就在现实当中不存在。相比于判断其道不道德,不如思考这种“不道德”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比道德问题更加值得思考的问题。

...

个人评分: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