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暗语》是本月观影中私人观感最矛盾的一部电影(仅限第一次看)。作为一部“写人”电影,(关于社 会边缘人物的生活和遭遇)或许不得不承认的是创作者真的有在塑造出他所认为/大众所能共情的爱(诚为心爱的假人舔舐鸽子粪,最后年轻兄妹里妹妺灵魂显现的煽情段落),但从中裹挟的暴 力和刻奇依然令我怀疑--松井良彦究竟是在“写人”还是在“玩人”,甚至“伤人”?
正如开篇里“男主”诚对鸽子和两位战争创伤者的举动:喂食/认识、施展暴力,然后拆解再扔(后者换成了他们记忆里“投弹”的一记记重击)。创作者毫不犹豫地通过一个鸽子的死/创伤者的痛苦来衬出诚残暴的本性,但在关于假人的出场中又用心生爱的方式来表现诚的爱(?)。我当然是恐惧地,怀疑地看着这一切。因为这两场戏的核心都是暴力,不仅仅是诚作为主体对三位受害者们(鸽子、两位战争创伤者、连假人也得算进去)的侵 田 各,还是创作者对受害者们“放大化”的糟糕奇观(诚对死去女人的剖解…真的不敢形容)。我难以共情,甚至不敢共情,因为我知道这些受害者在诚的“压制”除了给观众留下痛苦和共情空间后,要么他们再也没有后来,要么就是没有好的结果/发展(创伤者们后来对诚的复仇、包括假人遇害)。除了暴 力与展现痛苦后留不下任何包容的叙述,在我看来创作者做到这一步就已经输了,因为它确实只能让我跟着影像一起痛苦(还有煎熬),而没有更多感悟。
这样的情况在侏儒兄妹和流浪汉也同样如此,一边是受母亲遗愿和身体状况的“囚禁者”、一边是拿着劈叉木头在固定镜头里宣泄心生欲的人。但他们除了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单向的日常与行动,我(或我们)又能获得什么有意义的东西/想象吗?似乎除了侏儒妹为了对诚的爱通过杀死哥哥走出外面的世界仍有意义(爱的驱动力),然后呢,也不知如何形容,如何动容。因为他们所表达出来的爱太过浅薄,太难认同,甚至只能停留在“不是被冒犯就是冒犯别人”的爱才是爱的体现。看看侏儒妹大晚上突然被一群男人放倒的情节,还有后来诚跟着一起遭殃后两人在垃圾场的对话吧。到这一步开始我就已经彻底对本片无感了,一方面是字面意思的无感,另一方面它也确实无法激起我的思考和深入。
公交车那场在表演设计上极其刻奇的嘲笑戏码我也同样怀疑和警惕。侏儒妹一倒地所有乘客(除了“男主”诚)都在笑,然后一个善人出手帮助就闭嘴。如此统一,却也如此出戏,因为表演设计实在过于戏剧性和刻意了,像是“英雄救美”的那种烂俗戏码。而为了突出角色的创伤而强调他人恶意(因为身材矮小和摔倒而遭受常人的嘲笑),甚至对着她摔倒的镜头重复用了四遍。与其说是客观呈现讽刺意图和角色创伤,不如说这种过于肆意夸张的呈现让我很怀疑创作者忽视了角色塑造的基本道德,通过乘客的统一嘲笑和加强痛苦呈现来暴露角色创伤的疤痕,对于侏儒妹来说已经很惨了的事创作者还要再挖一次。可别告诉我你真的在探讨什么讽刺。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那个时代的人间常态,但于电影而言,于创作者而言。正是因为这样的内容/表达令观众能达到最基本的共情(感同身受),就更需要去警惕创作者(或创作者本人)是否在展现出角色的阵痛/创伤时也能保证叙述道德的自控力,说得直白点,就是创作者有没有真的去爱自己所构建的世界、角色与物质。况且描述人间常态并非只能单向的写恶,也绝非去放大化极端化地塑造恶的奇观(开场对诚的塑造就是一例),恰恰最需要的便是对这类“常人对异人排斥的刻板印象”的事件保持冷静的,需要恰当严肃的描绘。而松井良彦这样的写法,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我还是只能将其定义为贬义。
松井良彦写了那条关于年轻情侣(第一次看次以为是兄妹)的线,大概是全片里唯一抓到了爱的本音和本该扣题的挽尊关键,真情通过动作与兴趣的共识而表现,但是还是被极端化的猎 奇奇观给毁了。爱意竟然还是靠心生爱的重击来证明,甚至是以女孩的死和后来男孩吃她……唉,说真的我讲不下去了,受不了了。借用一下我对《爱丽丝和特蕾丝的梦幻工厂》的评价吧,创作者对于青春悸动的真心描绘用刻奇露骨的洗脑奇观去写,我真不知道这样夸张又深不见底的表现是想证明什么,被创作者过于操纵的爱倒是真的。因为它确实让我替角色单方面感到可怜,而非感动。
最后,我真的认为假人这个角色绝对是松井良彦写得最惨最狠的,也是引爆我对本片厌恶的导火索。本来好好的一个假人模特,被四个角色(诚、侏儒兄妹、流浪汉、年轻兄妹也算)注视又被触及冒犯,被开膛、被塞“肉体”、在松井良彦的指引强行成为一个女人最后被侏儒女的嫉妒放火烧了。直到最后,不如说是从头到尾,它依然是衬托四个角色“塑造”和“成长”甚至被用来“宣泄”的工具人,无论是他们单方面抛出的爱意还是恶意,所有灌注的痛在它身上全盘呈现,留下烧毁的尸体,我只能说是很绝望,也很愤怒。因为这让我终于抛离了本不该抱以期待的感性(第一次看),去相信这样爱意还是恶意混在一起(不是伤害别人就是被伤害),却还要一个容器承担一切最后以牺牲的姿态来升华的电影了。若说这也可以称作褒义的爱(包括那四个角色),以正片这样的表现和我的观后感想来看,我只能说不爱别伤害了。何况这样的爱真的“好看”吗?真的值得无条件苟同吗?
就这样,不想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