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10
关于追寻的执念这个母题总带给我一种即视感。(小鞋子,何处友家,中央车站,雾中风景…建了一个豆列)本片颇具大师手笔之作,大巧不工,私认为是张艺谋最高水准。巩俐的演技也依旧在线。节奏稳健,叙事层层递进相当流畅,每个冲突和人物都真实自然。(而没有小武那样可以的营造氛围或戏剧冲突)
我不想分析视听语言上的细枝末节(并不是否认其重要性),也不想千篇一律地套用所谓“女性”话题,而是真正从现实的角度看待这部经典。
故事的设定和情节很简单但是言简义丰的典范。
2叙事手法(故事切口)
核心要义:以小见大,让冲突自然发生。
小事作为切口,执念引发纠葛,冲突不断升级,最终酿成闹剧,裂隙纠出世界的荒谬维度。
(这一刀切口不大,裂隙不小。)
3跟目前大火的《初步举证》做一对比,两者都涉及女性在司法困境下的种种局面。
首先,最突出的是表现方式的差异。初步是独角舞台戏剧,秋菊则是客观视角的电影。简单来说,前者的演员是全知的倒叙的,后者的演员则是未知的身在其中的。前者借助语言同观众直接互动,后者则借助影像使观众代入其中。前者是自导自演的复述,后者则是不知情的自然流露。二者不能简单以高低判别,但我更倾向于电影本身的质感,即用影像而非语言,用故事而非说教。
塔可夫斯基:戏剧通过一个个细节让人感受到整体。当然,每一种现象都有多个视角。让观众根据舞台现象去重建现象本身的面与视角越少,导演所使用的戏剧假定性就越生动、准确。而电影导演则通过具体细节复制现象,并且形式上越是感性、具体,细节越是准确,就越是接近自己的目标。我们看到演员血溅舞台,舞台上却不见血——那是戏剧!
4思想/社会价值
人心难辩,城里套路深,现实充满纠葛和复杂,微观权力往往难以言说,如那些道德的束缚。
不同于雅克塔蒂或布努埃尔式的荒谬闹剧,本片更多直接影射现实问题。
对于中国社会有特别的参考价值,人物背后的核心是两个结构的冲突;公-私
传统儒家的差序格局:由下而上。家-社会-国家。向内收拢,向下治理
现代社会的法治格局:由上而下。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向上申诉,向上寻求
反观当下依旧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哪些改进了哪些仍旧存在,是人情冷漠了还是法律普及了?
这部片子一百年也不会过时,虽然过时了不失为一件好事。
2025.3.11
《秋菊打官司》-中国电影的影史杰作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观感和简评
高弧慢球-简评C+6.5,两星半。没想到是这么一贯和纯粹的“运动电影”-反倒是对传统运动类型电影的一种否定和超越。不可否认,观感极为平淡。不仅无法理解美国/运动文化(当然我尊重),更无法理解这项运动本身。对于不理解规则的人来说,无论 ...
多方位深入评析-陈佩斯《戏台》
B-6.9写在前面:本想是在大影院的一次迷影之旅,邂逅一代戏台大师陈佩斯,激动不已。但看下来相对比较失望,虽然有一定的完成度,但没有真正的可圈可点的之处。简评:开场的质感比较鲜活,加之民国背景,颇有《让子弹飞》的架势。但始终节奏过快 ...
观感札记和简评
B+8.0第一部坂本龙一,此前一直对他不甚了解-只知晓其皮毛,殊不知他居然也是塔可夫斯基影迷,也不只是一个只会写点钢琴曲的现代作曲家。影片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全面真实的人,而非一个遥不可及的大师风貌。他的音乐和人生是平行交织的音轨。影 ...
二刷影评-艺谋的影史杰作
二刷综评-秋菊打官司A8.5,保持五星,减0.2分。现场反应强烈、互动频繁,电影的效力由此可见一斑。转场时的惊叹和笑声-这笑声中有着几分嘲讽和几分同情。ps.本片曾在高中讲乡土中国的线上课上放过,我们都那讥笑六十多岁的老师,自然也对 ...
简评
A-8.3此前没有听说过这部“神片”,看下来没有那么神。虽然完成度很高、很完善,但震撼度还不足以让我打五星。整体观感或许是有幕间休息的缘故,四个小时毫不觉得枯燥冗长-相比《流浪艺人》等。观影体验和同样靠表演和台词支撑的独角戏《初步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