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面的那只苍鹭说起。

...

这是一个荒诞的形象,高贵而有力的外表之下居然藏着一个怪诞大叔,但这并不意味猥琐大叔是苍鹭的本质。有力而简洁、高傲而飘逸的苍鹭象征人类的精神世界;怪诞的大叔则是属于主角和我们作为观众眼中的世界,蒙昧世界可以理解的浊物,在宫崎骏的世界里,浊物也显得可爱。苍鹭注定是苍鹭并不因为大叔外表的油腻贬损他的英姿,那愚蠢的外表来自于人们的偏见。灵魂的样貌以苍鹭的桀骜不羁的形像呈现,而人们在他们一时狭隘的世界观里只见得到肥胖油腻的大鼻子中年男子。

...

...

苍鹭作为最初的异世界来客,其形象的荒诞象征着我们的固有的世界观之外的存在,相对于我们是全然陌生的,在目前的世界里找不到任何的词来描述,我们对其一无所知但这种东西是存在的,不可以言语来形容正好以想象来勾画一种荒谬不可理喻的动漫形象——苍鹭会从嘴巴里冒出来一对新的眼睛。

苍鹭是精神世界的代表,接引未觉醒的凡人去往自由的天堂。它是人类攀爬精神之山的过程,我们存在的全部思索和收获堆砌而出的高傲精灵,作为一切经典书籍和人类智慧的象征它怎能不高傲。古往今来,布入精神之山是每个人都必修的课程。

追踪这只突破旧世界步入新世界的异物——苍鹭,就是故事发展的线索,少年以一往无前的决心抓住了人类最宝贵的东西。他造出了那只自动跟踪的箭,这只必定会命中苍鹭的箭就是人类最应该被歌颂的一往无前的决心。人们总想着要用什么方法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怎样瞄准去射中靶子,然而成大业者,箭是自己飞过去的,成大业也只是人们眼中的,对于他只有至死不渝的决心存在。

少年的决心和与永恒世界签下的契约,借由苍鹭的故事呈现:少年与苍鹭你追我逃的游戏,必然命中苍鹭的箭射出,达成合作,苍鹭抱怨少年造成的伤让它失去翱翔的能力,少年用手中的木棍修复苍鹭喙上的伤口,刚修好苍鹭一展桀骜表示要离开少年,马上感觉伤口不适,少年立刻为它缓解伤口的痛苦。苍鹭喙上的塞子就是少年与精神之山的羁绊。与少年签订契约的苍鹭力量自然局限于一位少年的精神世界,但是无妨此处最重要的是少年在苍鹭展示背叛后依然毫无保留的追随苍鹭,这是塑造世界的选择,正如火焰少女的手从火焰中伸出,少年依然不迟疑的握住。这个少年就是一如既往选择了善良精神世界的宫崎骏。

...

说起少年,有个东西很值得一提。少年就是孩子,我们常见的认识中: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这三个刻板印象里,这些群体作为第一视角的个人对于自我形象的认同,在内心有多少时刻浮现出来的是一个孩子的形象?我想是超乎想象的多的,孩子是成人必经的过程,青年,中年和老年却不是,孩子永远存在于人的心中,每个人心中都有和孩子共鸣的时刻,所以宫崎骏常常在电影里以孩子的形象来呈现他的艺术,所以他的作品根本不是什么专属于孩子看的动画片,穿越现实依然澄澈如同孩童的都能享受这种美。甚至不妨大胆设想刻板印象里的老年人在第一视角不过如我们这般陷入误区,执着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等恶毒的规训,困顿于孩子的消逝,羞于唤起孩童,让生命体验到全然的回归,从始至终毫无间隙的圆满;对于另一类人来说,步入精神之山的选民,生存是恐怖的,我们的意识和我们所代表的真正心灵的向往却是不朽的,就好像能永葆青春,如同宫崎骏,岁月带不走这种决心,如同无数历史上伟大的作家——他们都是人类的精神之山这个永恒世界的居民。

后山的那座塔,密密麻麻的堆满了书籍,看见的刹那真的是让我倍感欣慰,书籍所代表的到底是怎样的无上价值,能让我们欢聚在此刻,情同手足。

...

幻想世界的瑰丽和奇妙,正好源自人们内心深层的恐惧和爱恋。他的母亲在精神之山里无遗是不朽的,人的精神具有无限的能力,能让死者超脱死亡,之前写过很多文章在此不再赘述。奇妙的是宫崎骏安排了一个少女与少年相会,在最危难的时刻她以拯救者登场,缭绕着火焰的陌生少女伸出手前途未知少年义无反顾的握住,时空错位,这是少年的母亲还是少女时的样子,世俗伦理的东西应通通遗忘,这是人最洁净的自我被拿出来展现。这种美妙的时空观在宫崎骏的作品里多次出现:在天空之城里美丽的双马尾少女和丑陋的双马尾婆婆,在成年孩子们的谈话中暗示少女正是婆婆年轻时候的模样;在这个剧里奇幻世界里第一次碰见的成女头上有着与主角同样的伤痕。无数的类似情节,返老还童,都是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大妈亦有少女时,不要以貌取人,不要轻易划分你我,人其实是一体的,我就是你的过去,你的未来,你的那些日子,只是我们的生活在不同世界,如同片中走廊里那通往无数世界的门。

...
爱人如己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他人本就是我们自己。

“生命是借来的,死者如海。”这是我以前写的一句小诗。

片中幻想世界的海洋天际线上总是布满了帆船,这意味着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他者,不止是活着的,还有无数死者。

...

作为死后世界出现的第一系列故事,以少年和年轻时的婆婆这两个意外闯入世界的生者展开。在这里生者捕鱼喂养幻想世界代表死者的幼年宝宝泡泡,喂饱以后在月圆之月会去往人间重新变成人,在我看来正代表着一切死者借由生者得到复苏的思想,生者有能力将死者捞起,赋予他们生命,通过他们在精神之山留下的痕迹。这是现实存在的事情,我们在读书领会前人的思想,某种程度就是让前人通过自己再生。因为我们轮流作为生者登场,并永远的忠于我们的存在本身,我们可以通过这共同的处境互相肯定,从而实现生命永不熄灭的轮转。

...

在结尾,火之少女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自己必死的前景,幸福且慷慨的迈入自己的时间,绝不后悔,她深深爱着自己的命运,这其实就是人们苦苦追寻的意义,超越死亡的生存意义。这也是宫崎骏面对自己少年时母亲死于火灾的救赎,面对自己的后妈选择奋力去热爱,一切愧疚遗憾仇恨都被抹平并得到原谅。在宫崎骏的世界里一切好像都被神圣的晨光加冕,无比的祥和安然,所以才有这种举世瞩目的作品问世,受到全世界的疯狂追捧。不过是最忠诚的面对每个人都有的生存处境,人人都能得到共鸣。

这是宫崎骏的选择,让他心中的精神世界借由艺术作品定义世界,他正像片中的那个搭建世界的老头。在最平安的一天,他问及少年,是否愿意继承他的工作,少年主动选择砖块是危机四伏的,于是天地瞬间大变,这个选择开天辟地,恶意和危险瞬间布满环境,少年又开始奔逃。这一幕实在过于经典,当少年认为积木具有危险的雷电,画面毫不拖泥带水立刻转变重新陷入危机,这就是存在主义的思想内核:人始终是自由的,且无法逃避这种自由,这种自由意味着无时不刻不是在进行自己的选择,人永远在建构世界,不论你是否答应。

少年走在自己的路上,从未迟疑和退缩,满怀着对生命的热爱,故事其实在开始就以结束,从少年决心闪耀的那一刻起我们的世界注定拥有这么一位艺术大师宫崎骏。不必学他意味着,少年没有选择赋予积木无瑕的洁白,没有继续老头的事业,却反而成为老头所象征的宫崎骏,在现实世界建起一座洁白的神山。就像在教育自家小孩要成为自己,没必要成为下一个宫崎骏,所谓“宫崎骏”不过是一个能看见众生皆是自己,把所有人都放在心底,并坚持这种良善到底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