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性与艺术性的糅合、实与虚的相互渗透,是《回西藏》有别于大部分真人改编类影片之处,细细分析,这样的处理既是孔繁森这一人物所需——他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也是创作者的一次有意的大胆尝试,而影片所有的好与不好都归在“回”字之上。
回,“返回”之意,对照剧情来看,影片大量篇幅讲述的是老孔第一次到西藏的故事,回西藏这一行为,在影片末尾方才出现(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从比重上来看,影片应当叫做“到西藏”反而更合适。
编导选用《回西藏》为名,指向的应当是孔繁森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并试图在他第一次进藏工作的历程中找出“回西藏”重要的精神依凭,但遗憾的是,从影片中我并未找到支撑老孔“回西藏”的可信原因。编导给出老孔与久美的友情岁月,并且有意的拿掉老孔的“神格”,将它交还于西藏这片土地,最明显的是,在讲述“处理病羊”和“修建水库”两个故事的时候,老孔并没有被塑造成孤勇者,而是老孔、久美、藏族乡亲等几方力量共同付出的结果,也就是说,编导想要塑造的老孔是一个普通的真人,他不能独立成神,也不能摒弃人间烟火,这种处理方式没有问题,但如此一来,影片并不能为“回西藏”这一行为提供坚实支撑,编导为影片制作了一个大帽子,帽子底下藏着的是一颗小脑袋。
但,如果编导所期的《回西藏》,是以影片的上映为引子,带领更多观众将目光重新投向孔繁森和他的故事,《回西藏》这个名字倒也立得住脚,但仍稍显牵强。
“回”?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我们与恶魔的距离~
《看见恶魔》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处理成感官意义上的爽片,金知云显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时又有着更进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余,还能重重的在观众脑后敲上一锤。故事的主线围绕李秉宪饰演的金秀贤与崔岷植饰演的张京哲之间“猎人”与“猎物 ...
此心安处是屋家~
电影《此心安处》极罕见的一部作品中,从“物理空间”、“情感意义”以及“生命承载”三个纬度对“家”这一概念进行了探讨。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延续着《阿甘正传》历史厚重的沧桑与时光无情的陡转,在影片中以Richard一家为主线,以固定地理 ...
【北上 ,群像样板】
什么是群戏群像?什么是老中青同台竞技?电视剧《北上》给出了一个标准解!看到第16集,愈加发觉《北上》不同于那些以群像之名行抬人之实的假群像剧,它几乎将老中戏骨和青年演员戏份均分,形成代际分明却又缠绕生长的故事情感线,使得剧情向纵深发 ...
《滤镜》:不爱时代的爱情宣言
身处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尚且松动,遑论感情,何谈爱情。在“爱自己”的鸡汤滋补下,愈来愈多的人走向“只爱自己”的极端,爱能力几乎空槽,容颜形体、学历收入、罗曼蒂克在偶像剧的加持下,成为阻绝常人勇敢寻爱的高墙。庆幸的是,在这个“不爱” ...
为什么说《出走的决心》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如果说苏敏阿姨为女性书写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例式的故事,那么影片《出走的决心》则以冷静、克制、客观的创作观,为观众呈现了决心背后的泥沼,这不是李红一个人的故事,也许在你我左右就有李红在发生,但她们终身未能出走,被长久地困在等待里。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