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了手機店的“眼鏡”和“大頭”一路狂奔,逃至一處老舊小區内,小區的牆面上遍布“拆”字,“拆”有兩個意像——摧毀與新生,這就是影片《無名之輩》要描述的小人物的無奈掙紮和末世希冀。

小人物的無奈掙紮,遍布命運的捉弄。

“眼鏡”(胡廣生),不甘默默無名,想通過行搶一步一個腳印,做大做強,成為衆人皆知的大人物,卻因錯搶手機模型,出師未捷淪為笑柄;臨了,被一杆水槍吓到走火傷人,終成蠢賊翹楚,贻笑大方。

馬先勇,要的不多,就想當個協警,以期将命運拉回正軌。丢失的獵槍,意喻逃走的機會,他要找到這杆搶,抓住最後稻草,當他化身“暴走神探”,往返鬼門關之後,面對尋回的獵槍與機會,才發現,生活的軌道一直就在自己眼前——女兒書本上的那個“馬”字,兜轉數載,方明其理。

命運的玩笑,幾乎占據了每一個小人物的大部生命。癱瘓的馬嘉旗,求愛的李海根、誤入歧途的肇紅霞...面對捉弄,他們在掙紮過後,隻能暗自苦笑。

小人物的末世希冀,流動的溫情。

影片雖然不遺餘力的将命運之手顯形,卻也給小人物們留下一條活路——溫情。“眼鏡”和肇紅霞,在各自己“無路可走”的時刻相遇,相擁的一瞬,像是兩個半圓拼湊完整般的暖;馬先勇和馬依依,互不對付的父與女,在走了一大圈彎路之後,相視一笑,親情湧動;李海根和肇紅霞,不般配的兩個人,到最後還是不般配,但他們之間多了一絲生活的氣息,小人物之間的搭夥,不吝為另一種暖。

抛開關于小人物的叙事,饒曉志的《無名之輩》還是一部黑色幽默佳作,特别是最後的“大場面”,每個人都有非來不可的理由,也都在來之前注定了結果,看着命運的十根手指打架,對于我等小人物觀衆而言,是一次難得的對命運發笑的機會。

《無名之輩2》預計年内将和觀衆見面,在故事和陣容升級(+劉德華+王俊凱+楊超越+屈楚蕭+盧靖姗)後,這份黑色幽默的底色,和“網開一面”的暖意,會否給觀衆帶來全新的體驗,我覺得,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