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类纪录片如何更加有趣,吸引到年轻群体,是我们在持续关注和讨论的议题。

面对几千年的历史,创作者们其实从不担心缺乏节目的创作灵感,困扰大家的更多是如何以轻松的方式进行题材呈现,避免略带有“教育性”的历史纪录片,被局限在 “曲高和寡”的小圈层里。

当然,面对这样的创作困境,每年依然会有几档别出心裁的历史纪录片突出重围。

如果要推荐今年的一档优质历史类纪录片,B站的《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后简称《不止考古》)是冷眼的年末惊喜。

...

目前节目的豆瓣评分已达至9.1。在观众的评价中,冷眼特别留意了年轻群体的观感,类似“好酷”、“可爱”、“上头”的形容频繁出现。

...

(图片来源于:豆瓣)

“史实不虚,叙事不拘”是B站一直以来的历史类纪录片创作原则。

那究竟要怎样“不拘”?

借由《不止考古》,我们拆开节目,一起来聊一下。

...

...

网络化重塑:新语境的话语表达

首先,我们要想明白我们所强调的“年轻化表达”中的“表达”究竟是什么?

如果叙事主要是依托于旁白推进的话,那“旁白”的设计就必须成为创作者们关注的重点。

从过往专题片严肃说教的模式,向轻松生动的讲述进行转变,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面对这一议题,以“朋友的身份”进行讲述,是《不止考古》给出的答案。

以片中的人物介绍为例,第一期的主要人物,K8祭祀坑发掘负责人赵昊在旁白里的称呼是“坑长”。

三星堆另一发掘者乔钢,是一位骑小电驴玩漂移的行家。

...

在之后的几期中,旁白向我们透露了身为考古分队小队长的王瑞,还有着“班车司机”的副业。

大家口中的“冉哥”,拥有多重身份,像“25小时高强度会议人”,“北大考古学博士”,“年轻考古人心灵按摩师”,“发掘现场气氛调解员”,“三星堆动物园唯一指定园长”等等。

我们可以发现,在《不止考古》中,我们不再是通过冷冰冰的职务来了解人物。而是在短短几个字的叙述中,就能一下子感受到人物各自的亮点和标签。

不止于此,在对文物进行描述与讲解时,旁白也使用了“朋友的身份”。

在旁白的讲述下,它们是“在巴蜀之地痛饮了太多芳醴,一醉就是3000多年”的大口尊,“结束了深居简出生活,准备出去见人”的大面具,修复馆里等待考古人修复的“一位奇奇怪怪的贵客”。

...

用“轻松”对抗“沉重”,在网络化的大环境中,节目构建出了一套年轻的话语体系。

旁白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与观众平等交流的分享者。

这套更加平等的话语体系也可以激发观众更多的参与感。以“朋友的身份”,观众们会更加主动地想去了解考古人和他们的工作生活,而非仅仅作为被动的听众,完成某次考古知识的学习。

除了旁白,节目中的主人公,也就是考古人,在纪录片中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表达的角色”。

他们作为故事的主角,比起第三视角的叙述,其表达更加具有真实性。

这里的真实性,不再是以往纪录片中生硬的“套路访谈”,而是把考古人当做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从工作场景中捕捉他们鲜活生动的心境。

在《不止考古》中,经常可以看到考古人在工作时的互相调侃和吐槽。

例如节目第一期,隔着一堵墙工作的赵昊与乔钢,一个负责舱内的文物挖掘,一个负责舱外的空间探索。

而两人却互相“看不上”对方的工作,身在舱外的乔刚说,里面的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就是取东西,做记录。身在舱内的赵昊也回“怼”道,乔钢那边没有什么大建筑,很多都是靠想象的。

...

两人的“花式调侃”让观众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工作内容也有了一定了解。

用“趣味”打破“严肃”,考古人也寻找到了与年轻观众的对话方式。

除了工作内容的讲述,面对一些较为严肃沉重的话题时,《不止考古》也同样选择了一种较为轻松的表达。

舱内K8大师姐何晓歌由于长期趴跪在升降板上开展发掘工作,造成膝盖受伤。当同事赵昊问起时,晓歌轻松回应道,她算轻微的,她的老师连软骨都磨没了。

随后,晓歌还向大家展示她从趴姿到起身的“圆规式”起立动作。

...

相比以往借由他人之口的歌颂与称赞,《不止考古》用了一种生活中的幽默,让观众同样感受到了考古工作的艰辛。

这些调侃和吐槽其实不止是一种简单的表达样式,而是更接近于一种吸引年轻观众的互联网符号。换句话说,这样的富有幽默感的话语体系,更贴近当下年轻观众的交流方式。

《不止考古》,借由轻松的语境,传递了讲述的内容与价值核心。

...

立体化叙事: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打造“沉浸感”,是影视作品吸引观众的常用手段。

如何打造“沉浸感”?首先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大概是运用各种高科技技术,对场景进行完美还原。

但这对于既根植于历史,又要强调纪实性的纪录片来说,又该怎么做呢?

在这件事上,我们或许可以借鉴一下《不止考古》的叙事技巧。

具有悬念感的叙事,是《不止考古》的“注意力密码”。

在节目中,创作者们通过情节里一个个未知的答案吸引着观众,把沉浸感贯穿在了纪录片的叙事中。

...

以第二期为例,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从考古人王瑞在清晨偶然发现的一块神秘石头展开。跟随王瑞的思考,神秘的石头开始有了多重“可疑”身份。为了继续寻找古蜀人的生活痕迹,王瑞来到了勘查已久的“4834”探方开始探索,但困难接踵而至。

...

随后,在另一位考古工作者冉哥的帮助下,王瑞重拾希望,继续卯足劲头想挖出兵器或寻找到人骨痕迹。可最终谁也未曾想到,王瑞忙活了半天却一无所获,只有几个空空如也的方坑。

这是一个极为大胆,但冷眼十分欣赏的叙事片段。

冷眼想借用节目中的一句旁白来总结:“结果,可能没有预设的精彩,过程,一定非比寻常。”

同样,在第一期中,赵昊也在金面具的红斑猜想中,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金面具上的红斑是自然形成还是人为?

光谱实验能否成功?

刑侦片中的鲁米诺试剂,是否能验证对于血迹残留的猜测?

...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观众跟随考古人共同探索,在过程中一步步得知的。

比起对已经出土的文物进行讲述,带领观众一起感受考古的曲折,是另一种更有趣的“沉浸式”旅程。

...

故事化建构:连接考古背后的情感

当我们谈到考古纪录片的传播困境时,往往会习惯性地把主要原因归结于其题材的小众。

但在冷眼看来,“小众”从来不是破圈的限制。

传播的壁垒究竟是什么?

是我们所缺少一份“当下的情感”。

我们在创作中时常在关注人们对过去历史的热爱与连结,而忽略“正在发生着的事情”。

《不止考古》不止于什么?

冷眼的解释是,不止于过去的“古”,而是延伸到由“过去的古”而组成的“现在的情”。

...

第一期记录了K8考古小分队为团队成员郭晓歌聚餐庆生的片段,队员精心准备了带有“太阳轮”专属图案的神秘蛋糕,晚餐结束后,大家围聚院子中央一起唱歌。

这一瞬间,他们不只是同事,更像是彼此送去温暖的朋友。

...

影片第二期,在结束田野发掘任务后,站长带领散落在田野各处的考古人相聚一堂,在聊天中,“冉哥”不仅对几个年轻考古队员的过往工作历历在目,还操心起队员们的“感情问题”。

...

在这一瞬间,他们又更像是彼此关心的亲人。

第三期中,当50岁的老郭给师父杨晓邬摘桃吃,不禁让师父想起当年他还是小郭时,用泥巴捏出一个假古董的调皮往事。

...

这是通过师父的回忆,向观众娓娓道来师徒情的深厚。

实际上,郭老师就是土生土长的三星村人,从小就在发掘现场附近玩耍,才会有了“用泥捏文物”的经历。一段潜藏着的土地情,给整个叙事又增添了一份情感的厚度。

在后面的镜头下,曾大爷徒步下班回家,与家人共享饭菜,业余时喝茶、打麻将的爱好,这些不经意的生活点滴,记录着最珍贵的“烟火气”。

这些埋藏在考古背后的点滴情感,无限削弱了观众对考古领域,以及三星堆这片土地的陌生,用“情感”搭建起了熟悉场域,。

此刻,冷眼也在思考,身处互联网之下,当创作者们在追求华丽的视听技术,反转的叙事表达和罕见奇特的人物形象时,或许返璞归真的平凡才是作品通往观众内心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