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和比賽,好像是天生一對。

這個夏天綜藝行業的競技硝煙來得格外強,《戰至巅峰4》的官宣無疑讓火藥味變得更加濃烈。7月22日節目開播僅兩個小時,便以破21000的熱度值躍居騰訊視頻站内綜藝熱播榜第一,同時時代少年團、艾福傑尼、周一圍等嘉賓相關話題沖上熱搜,節目名也沖上高位熱搜,“等了一年,終于又可以看到喜歡的人打比賽了!”

...

在各平台的節目話題下,不乏“看着很爽!”“很有代入感”等真實評價,這說明觀衆對這檔競綜仍舊抱有極高的觀看熱情與期待,而冷眼好奇的是,作為一檔已經行至第四年,在市場上既無競品也無可參考對象的“絕版競綜”,它要如何來展開這一季的電競故事。

...
...

競綜也有群像老友局

提到《戰至巅峰》,“戰”絕對是大多數觀衆腦海中的第一印象。

綜如其名,前三季節目也确實把“戰”這個字做到了極緻。從硬件配置到賽程設置、教練人員安排包括賽事解說配備等,都在跳出綜藝娛樂化、不斷向專業賽事對标。

而《戰至巅峰4》開播,卻在以往“專業”基礎上,呈現出了一種不一樣的氣質。

在冷眼看來,與“戰”平齊,‘團’似乎成了這一季另一處重點着墨。

首先,是嘉賓的安排,前三季的嘉賓是單兵作戰,到了現場才開始找搭子組隊;而這一季嘉賓們是則變成了“老友”結伴而來,根據原生關系自動分成了不同的戰隊。

...

這些自帶原生關系的“老友們”,也讓每支戰隊從初次亮相就帶有了風格不同的鮮明氣質。

JIUZHE 戰隊,由上一季種子選手劉忻、柯潔、周柯宇、蒲熠星和王瑞欣組成,給人最大的感覺是“穩”。或者說成熟。

作為上一季亞軍隊伍,這季戰隊排名被排在第三,換了别人多少要抱怨幾句。他們隻是卻說“安全穩妥的位置,有進步空間也有退步空間”這種“穩”,源自于他們對彼此的了解以及對自身實力的自信。

...

與JIUZHE戰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時團組成的SDG戰隊,就是他們的戰術一樣,這是一支總能出其不意00後的戰隊。

破冰環節,嚴浩翔抽到随機選擇一位嘉賓對視15秒的挑戰,他沒找隊友,也沒找年紀相對更接近的周柯宇、蒲熠星,而是選擇了“看起來不好惹”的哈人楊和蘇,愣是把見慣狠人的楊和蘇整懵了,直到任務完成都沒回過神來。

...

老友們在一起的自然與松弛,也讓這一季的嘉賓呈現出了意料之外的反差感。

就像冷眼怎麼也不會想到,全場最年長的周一圍,竟成為了成為弟弟妹妹的“玩具”。在破冰提問環節,無論什麼問題嘉賓們都要拐彎抹角地硬cue周一圍,導緻主打嚴肅穩重形象的周老師變成了第一期的笑點合集。

...

這是Rapper的“鐵漢柔情”,但實則也構成了電競精神的具象體現。

電競不是孤狼作戰,而是一群人打配合彼此托舉。為什麼電競比賽總能牽動人心,就是因為在賽場上總在上演着不抛棄不放棄不抱怨,把後背交給彼此的故事。

強調“戰”,更強調“團”,把電競團隊精神與群像叙事結合在一起,以“老友”為引,不僅讓觀衆看到了熟悉的熱血厮殺,更剖開了 “團隊” 二字的深層肌理,而這也正是電競精神的核心。

...

在冷眼看來,節目在通過打造懸念,為觀衆帶來一種“劇式綜藝”的體驗感。

我們會發現,第一期節目的真人秀部分變多了,而且每一組戰隊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線與懸念:

JIUZHE戰隊組建于去年,大家曾經曆過低谷與磨合,最終一路扶持着挺進總決賽,卻遺憾告負,他們能否上演“複仇者聯盟”的戲碼?

...

從觀感來看,前幾季更像是電競單元劇,這一季則有了連續劇的氣質:之前許多未完待續的謎團,在這一季或将有答案:總是差一點運氣的周柯宇能不能在這一季得償所願、曾經一收四carry全場的黃明昊面對來勢洶洶的新人勝算又有幾何?

專業的電競知識理解門檻得以進一步降低,圈外人隻要打開就能看懂,“看門道”和“看熱鬧”在這裡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内容。這一檔名為《戰至巅峰4》的“電競群像劇”,勾連着所有觀衆的興趣。

...

就像冷眼經常說的,綜藝是最具當下性的内容産品之一,現在觀衆追綜不僅是要獲得放松,還在尋找強情感體驗與精神支持。

競綜,恰好具備這兩方面屬性。

一方面,電競就像賽博多巴胺。團隊之間的信任度、選手臨場的狀态等等,都可能影響比賽最終的結果,甚至最後一分鐘翻盤的事情,在電競賽場上也很常見。而這種不确定性,恰好是“永不言棄、堅持到最後一分鐘”的體育精神最具象的體現,也是多巴胺分泌的誘因,觀衆從中獲得了強烈的情緒爽感。

...

冷眼捕捉到了在評論區觀衆的留言:“看到他們的友情很羨慕,所以也想下載《王者榮耀》體驗一番,希望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好戰友”。

觀衆的有感而發代表着對節目的認可,但如果跳出單一綜藝節目的視角,再看這句留言,我們會發現關于綜藝+電競的跨界融合問題,已經被《戰至巅峰》系列找到了答案。

一直以來,内容人們在尋找如何将綜藝的獨特優勢與電子競技内核相結合的角度,從而達到彼此借勢的目的。《戰至巅峰》則通過四季節目的更新叠代,巧妙地找到了那個最佳融合點:

《戰至巅峰》系列的部分觀衆,是因為對嘉賓感興趣而選擇看節目的,但在一場場比賽中,他們不僅漸漸看懂了電競的門道,還産生了自己親自試一試的想法。

比起傳統的投流等方式,用情感和故事為基底,讓受衆從“圍觀者” 到 “共情者” 再到 “參與者”,這才是更完美的綜藝對電競的引流與破圈。

所謂跨界融合也從來并不是簡單的元素堆砌,而是要真正找到兩種品類共通的脈絡。用電競的熱血給綜藝注入滾燙的靈魂,再用綜藝的溫暖焐熱電競硬核的外殼是《戰至巅峰》系列的内容密碼。

《王者榮耀》是騰訊電競生态中一棵枝繁葉茂的長青樹,這樣的寶藏項目還有很多亟待挖掘。《戰至巅峰》就像一位探路者,用四年時間在綜藝與電競的交界地帶踩出了一條清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