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空间是在侯孝贤的电影里是多么多么重要的元素啊,以至于缺了它,他再怎么维持其鉴赏与判断力打造之结果,总是不得不让人暗忖抱憾几分,前有《海上花》后有《刺客聂隐娘》。然而,《咖啡时光》藏在之间,仿佛他的电影里,后景那些见证的物件,以一种毫不显山露水的姿态在斗转星移中均衡吐纳。

换句话说,《刺客聂隐娘》所呈现的巅峰,有所演变而有别于《海上花》的巅峰,早就出现在《咖啡时光》里了!而且还要更加自然。不,自然没有更加,只有是不是,在《咖啡时光》面前,另外两部可能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自然的。

它既在一青窈、浅野忠信、小林稔侍、余贵美子身上更为自然,特别是一青窈能够表演出,这个角色对待自己命运时的不温不愠——不是不会反应,不是麻木,不是没心没肺,而是知道一切过往的不公将自己带到当下,也清楚当下做出的决断将引发的未来可能,但可以经历,可以感受,可以述说。是的,一种最为难能可贵的气质,一种如此超越而在她身上如此落地的感觉。

其次是父亲的饰演者小林,沉默着却往往占据画面中心,在女儿的出租屋里一家三口吃饭这场戏便是典型,我们似乎能从这种沉默中读到什么,关于难以清算过去责任、因此无法对未来作出假设的无所适从,或只是隐忍按下心头千丝万缕;而在这场戏之前,是母女二人向邻居帮父亲借酒的戏,一开始会以为侯孝贤基于天然的兴趣试图捕捉记录日本社会礼节,有点像vlog,但回到屋内,与父亲的状态一对比才能理解,这是电影化的捕捉与表达,社会让父亲处于中心的位置,同时,因为中心而变成一座孤岛。

也在东京这座城市里更为自然。如果说侯孝贤的场面调度是盐,在台湾或者其它什么地方拍,就是咖啡/鸡尾酒之类的特调,即便不容易察觉,还是能感受到盐在饮料当中颗粒的实在感;但在日本,就像看着盐溶化于水的过程,它们会很快消失,溶化在更广大的地理与文化环境中。由此带来了前中后景与情节更显而易见却不刻意的关系,尤其在父亲踱步和坐立难安的那场戏里,以及增加了哪些道具可以利用其令景框构成的可能性,还有景框之外(书店外、电车上)不相干人等的活动都丰富了整体情境。化日常为神奇,化神奇为日常。

另外,父亲、电车意象,也是侯孝贤对小津要素的现代化改写。而这一次改写是从身体感受出发的。孕育往往被描述为一种限制,无论是狭义上,母与子的关系中有觉得对方是自己负担的,有认为对方是自己需要挣脱的;还是广义上,有空间化的城市与居民的关系,时间化的人寻找历史的根之过程。最终的解方留在「感受」二字,技术已经太多,感受逐渐空洞。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是从感受出发,不带着预设的价值判断,回归感受。正如最不需要技术的那句禅诗,「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就是这样,侯孝贤的顶级发挥吸引了我,把我从费里尼的顶级发挥面前拽走并安稳落入它的怀抱,从混乱的永恒移步到静谧的永恒,又一部十星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