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郭共达曾在他的处女作《在哥伦布》中,用美妙绝伦的城市建筑隐喻过人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连接关系。观众会惊讶地发现,那些看似只是陪衬的背景建筑,其实拥有极强的叙事参与度和隐喻。
5年后,郭共达尝试用更抽象的符号传递东方美学,只看片名,你绝不会想到这竟然是一部主打科幻元素的文艺片。
电影设置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未来,但从环境上看,它并没有重复类似《银翼杀手》或《黑客帝国》式的末日预言,而是在一个比较贴近当代的氛围下,展现人类的技术发展。
人工智能被以一种难以察觉的方式植入进来——
一个名叫”杨“的亚裔外貌的AI,和一个三口之家和谐生活在一起。因为领养的是中国小孩,夫妻俩决定给她找一个外貌相似的AI作伴,杨成为最佳选择。
不幸的是,一次系统故障让杨停止了工作,在尝试修复杨的过程中,他身上埋藏的秘密开始一点点被揭开。
关于AI的人性讨论,相关题材的电影已经数不胜数,不管是经典的《人工智能》,还是随后的《机械姬》,都从不同维度将人类能想到的结果拍了个遍。
主流观点无外乎两种,一种是随着高阶程式的自我演化,AI或许有一天也会进化出独一无二的“人格”;
另一种比较悲观,认为不加节制的技术开发将带来反噬,会让人类为自己的狂妄无知付出代价。
不管倾向哪一种,对AI的探讨始终经久不衰,充分显示出当代人面对技术革新的隐忧和不安。
尹烨对人工智能有过非常精炼的总结,他认为,区分智能与否的最大区别,在于人工智能是否具备“算计的能力”,因为算计是人类经过高度理性思考的结果,程式代码目前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
Alpha go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类在决策和算计层面的垄断,当这两项人类赖以生存的技能被创造物碾压,这的确给我们带来不小的焦虑。
但反过来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在AI足够智能的情况下,和人类做到和平共处呢?电影给出了一个偏乐观的答案,至少从杨和家庭成员的融合情况来看,如果不告诉观众这是AI,你甚至很难察觉出他的真实身份。
可很快,维修将AI的隐患暴露出来:男主被黑市修理员告知,AI的核心可能存在某种间谍软件,用来搜集客户的私人信息,并以立法形式禁止客户私自检修,以秘密维护公司的非法利益。
这在随后被证明是一种无稽之谈,但通过对核心的深度观察,杨的内心世界也开始被人类探知。
那是一个汇集了无数个短视频的记忆装置,据知情人士介绍,公司当初开发这种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观察AI如何保留自己的记忆碎片,进而观察AI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以及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考虑到此项研究触犯客户的隐私权,被媒体曝光后项目最终被叫停,但杨作为老一批AI,幸运地避开了被召回处理的命运,而成功保留下仅存的“AI记忆”。
这一设计巧妙的地方在于,它绕开了对灵魂一类命题陈词滥调的重复性讨论,直接用更具体的方式定义了人的存在逻辑。
笛卡尔曾用“我思故我在”总结过人类有关自我的定义,强调思绪对“我”这一概念形成起到的重要性,而“我”的概念除了需要自我意识,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还需要借助第三方参照物得以形成。
于是,镜子被顺理成章挪进了故事中。
通过观察,男主发现了杨通过长期摸索学习,逐渐领会到原本只有人类才可能领悟的抽象概念。对于“我”的形成,镜子与其说是反映客体的参照物,倒不如说是启发杨身份觉醒的道具。
男主曾问过杨他是否有过开心的情绪,我们知道,程式复杂到一定程度,可以做到走脸不走心的高度模拟,但通过回溯杨的记忆,男主意外发现了他在私下记录下自己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意味着,原本被认为缺少生命体征的程式,在以某种方式发现自我存在后,依旧可以产生自我意识,并具备“人性”。
而在另一场涉及生死观的讨论中,导演也对人类不可替代的观点提出质疑。
如同程序因为磨损和bug出现故障一样,人类也将因疾病和各种意外经历生老病死。
如果从宏观视角出发,二者都依照某种程式/法则维持着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程式/法则既然能诞生,自然也有寿终正寝的一天。一旦任意一方产生故障或终结,“我”的概念也随之被瓦解。
如此说来,人和AI除了生产次序的差别外,似乎并未见得有本质性区别,这令人类自古以来自诩“万物灵长”的提法,就多少显得有些傲慢和无知。
男主和杨暗恋的克隆人聊起杨时,对方曾对“杨有没有因为自己是AI而感到痛苦”这个问题表示反感,因为问题的潜意识中凸显了人类的自恋。
人类区别于物质的重要一点,就在于他们拥有认知外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但问题在于,人类凭什么会因为自己拥有自主意识,而觉得万物都想成为人类?所谓自由意志,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生物层面的代码和算法?
通过对“间谍资讯”的窥探,男主看到了一个和人类记忆相差无机的时间隧道。
当中既容纳着对前任雇主的情感,也保留着杨对克隆“女友”的爱慕与暗恋,这类记忆显然是精心储备的记忆碎片。《寻梦环游记》曾说,一个人的真正死亡,是活人对ta的遗忘。
而收纳杨记忆核,无疑让他的存在以另外一种形式延续——尽管这种存在形式对人类而言不具备任何意义,但记忆核本身却被赋予了一层终极意义,因为它见证了杨的的存在,并长期保存这段记忆,从而帮其达成一种存在的永恒。
讲到这里你会发现,比起灵魂一类烂大街的主流观点,郭共达明显更在意精神层面的研讨。
除了用记忆表达对存在的思考,想象力的延伸,也让作品继承了前作的独特气质。这份气质被融入进茶水当中。
男主曾教杨品茶,并分享了一段自己接触过的趣闻:
一部有关中国茶叶的纪录片里,走访人苦于没办法向友人描述中国茶叶的味道而陷入懊恼,但友人却通过茶叶留给味蕾的记忆,向他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
一茶一世界的哲思,被巧妙通过味觉和想象力打通,达到感官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某种意义上讲,这和导演在处女作中利用建筑隐喻人类关系与身份的做法几乎如出一辙,只不过这一次,具象的建筑被抽象化到茶水中,背后所指的,依旧是拿来定义存在的精神世界。
杨之后,谁来证明他的存在?除了那枚记忆核,当然就是和杨生活过的人。
在一段《盛夏的果实》的纯乐变奏中,我忍不住找来原版重温,却意外发现歌词中的情境,宛若杨对人类的离别宣言,不得不说,这真是是一种冥冥中的巧合。
撰文 / Zed
策划 / 轻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