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2019)的剧情介绍
主人公达杰一家因一只普通的避孕套卷入了一系列尴尬而又难以抉择的事件当中,他们原本宁静的日常生活被彻底打破,生老病死如日月流转,当灵魂遭遇现实的挑战,该如何抉择?
气球(2019)的影评
▶万玛才旦导演的作品风格总是那么的简洁素净,像是在一块白布上轻描了几笔,静待墨汁四散开来,就成了一幅作品。《气球》的观感依旧是那么的浑然,卓嘎、达杰、卓玛是万玛才旦点下的三滴墨,孩子、老师、医生、羊、摩托车、气球,都是四散开来的衍生 ...
记得高二的时候《人物》杂志社对万玛才旦有一篇深度访谈,也是第一次了解到有这样一个有才的藏族导演,当年《人物》的年度人物好像也有他,短短两年老先生已经离世了,有点惋惜。记得杂志里插图就有气球的镜头,当时觉得很有创意,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晚上,两代七口坐在一起,讨论着第二天要做的事。尼姑说寺庙要翻修,这次来就是为了化缘。爷爷说一定要多捐,爸爸说当然,只有他们家多捐了,村里的其他人才会多捐。妈妈叫妹妹明天把儿子带上,因为这是积德的好事。姨妈笑着看着外甥,提起了去世的奶 ...
5月8号,中国藏族导演、编剧、小说家万玛才旦突发疾病去世,享年53岁。这正是一个艺术家创作生涯的巅峰时期,属实英年早逝,令人叹息。一时间,电影人纷纷缅怀追忆这位藏汉影视语言交流的使者。晚上微信读书给我推荐了万玛才旦去年出版的新书《故 ...
在万玛才旦导演去世的周末看完《气球》,感觉像是坐了一趟长长的颠簸的火车,一身疲惫地前往某种“所在”。这种“所在”起源于2020年电影上映时看到的海报,鲜红的气球借位漂浮在女人的腹部,犹如膨胀的孕肚。本片一小时四十分钟的主旨即与此有关 ...
很喜欢的导演。也是大众很不熟悉的导演。内娱需要一点有思想的导演。可惜了呀。电影看似表现的是我们不熟悉的民族背景下所发生的事,看似愚昧迷信亦或受教育程度低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事情和故事,但是脱离这个文化背景,即使是受过教育的,破除了迷信 ...
作业,存一下新中国以来,以藏族人民及文化为主角的电影并非少数,例如李俊导演的《农奴》(1966)、田壮壮导演的《盗马贼》(1986)、李扬导演的《松藏干布》(1988)、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2004),然而正如万玛才旦所说:“以 ...
自打机器的轰鸣声震破田园的宁静以来,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就成为了文艺作品中经久不衰的主题,尤其是在对于传统程度更深、现代进程更快的少数民族,这种碰撞就更加激烈。藏族电影《气球》中,一只不起眼的避孕套,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性物件,居 ...
一、非奇观化的视听语言奇观一词源自拉丁文,原意形容自然界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雄浑景象。随着近代对一词内涵的不断丰富,它不仅可以用来表现那些夺人瞩目且充满奇幻色彩的场面或是事件,也可以用来表现随着社会资本经济对不同文化渗透下所呈现出当代 ...
结局的留白真的很好,两个气球,一个破了,一个飞往遥远的天空,个中意味值得深思。看着气球高高飞起,我却觉得喘不过气。也许是因为,我虽无法参透气球代表什么意象,但隐约能感觉到,它注定是要消失的。开始的时候,我看着被迷信和男权变成生育工具 ...
两分钟能演完的剧情硬生生一帧一帧拖了一百分钟
女人在夫权/父权/神权下的困境,集中在了生育选择上。妹妹那条线也有意思,旧恋人教师写书,可看做对叙事权的占有,是更隐蔽的剥夺。女人退无可退,如灭灯般掐掉情思与期待。万玛的小说和电影总是充满象征。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象征遍地的地方,总有无法被充分言说的事物。
生和死是红白两件事,从开始的白“气球”到结束的红气球,仿佛是对人生的轮回注释。万玛才旦这次高水平发挥了,梦境捉痣的那个超现实慢镜头堪称年度华语电影的高光时刻~(当然问题来了,藏语…算华语吗?)
气球是避孕套、是海报上女人的胎腹、是无拘无束飞升天空的红色“精子”。这三重矛盾的隐喻总结了全片的主题,象征了性欲的牢笼、生育的载体、生命的起源。
女性在这过程中承担了关键又次要的作用:她们是佛教预言投胎转世的母体,受宗教之制;也是性欲涌来肌肤之亲的客体,受男性之占;更是计划生育严苛处罚的对象,受国策之惩。这种在教法与人性夹缝里生存的女人,表面主动 实则被动,导演很聪明,用了尼姑这个在“情与戒”之间徘徊的角色来对照,彰显出矛与盾。
梦境里有不少镜面 水面映照的镜头、以及超现实的镜头,摄影都很棒。
内地极少数几个知道自己要拍什么在拍什么的导演。
可能是用情最多的一部万玛才旦作品。尽管这种情,有小孩子的气球恶作剧(塔洛贡献了惊人的口水演出),有转世轮回的反复讨论(万玛才旦多篇小说中),但阿尼直接探手,去火中取书的那一个长镜头,直接把我的心理防线击穿了。这部电影留下了许多长镜头(抓羊,阿尼入学校,到出殡),印象深刻。演员方面,两位女演员的肢体语言都丰富到位——即她们不需要开口台词,不需要设置强调戏剧冲突,身形与影子,就仿佛在诉说她们的人生故事。我个人认为,其实这两个女人的故事,才是全片的要领。
万玛导演总是能把非常小体量的文本抻成长片,这种文本-影像改编能力在华语电影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佼佼者。《气球》一如既往有对自然的观照,宗教的轮回观念,丰富的人性隐喻,隐晦的指涉,梦境是绕不开的灵性时刻。
这才是万玛才旦啊!你说你没事学什么王家卫,戴什么黑墨镜!言归正传,私以为这是一部anti宗教的电影,灵魂转世在藏传佛教里几乎是教义级别的存在,堕胎在藏传佛教里也是不被允许的,但女主依旧坚持了自己的做法。甚至女主角都说出了“活佛转世也有可能出错”这样的话!比起只会炫技、华而不实的《撞羊》,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