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爱在…》三部曲看作是成年人开始探索爱,遭遇感情波折,应对婚姻挫折的真实生活和心理历程写照,我们不禁惊叹于导演的天才设计,既有跨越前后十八年的整体安排,给以足够时间,增强故事的说服力,构建贴近生活的真实感,又有着眼于各个独立阶段的细致刻画,在时间的长河中甑选出三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是对生活的认可,是鲜明汇集主题的独到方式。如此组织克服了流于俗套的公主王子的单纯浪漫故事,以及狗血婚姻惨状的一声叹息中的草草收场。

时间跨度十八年,采用原班男女主角,每隔九年,回顾所走过的路,无疑拉近了剧情和观众的距离,可谓是导演的过人之处,想必观众从影片中获得的启示远远大于导演的拍摄初衷。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随着剧情的推进,烘托主题的事件的几率在不断增加:


...

《爱在黎明破晓时》

(《Before Sunrise》)

能够在出行中邂逅心有灵犀的另一半,无论结局如何,在芸芸众生中少之又少,是每一个追求浪漫爱情的人所向往的,而且正是因为它的可遇而不可求,更助长人们抬高它珍贵的情绪,以至于把它追捧到了超脱虚幻的地步,这无疑为后面的惋惜,质疑埋下了伏笔。人们往往不是不解生活的真实,更多的是纠缠于巨大的落差。

幸福的“适应原则”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幸福的“适应原则”讲的是人们的幸福感不仅与发生的事件有关,而且与自己开始的基线有关,大富大贵之后的日进斗金终究比不上当初一贫如洗的区区几百元收入带来的幸福感强烈,是“适应原则”的最佳例子。)


...

《爱在日落黄昏时》

(《Before Sunset》)

无论是杰西和妻子名存实亡的婚姻,还是塞琳娜感情生活一再败北,心里不自觉逃避进入婚姻,这样的状况在成年人中并不少见。世界上没有绝对固定的婚姻定义,有的只是宽泛的描述。

社会把更多,更灵活地寻找幸福婚姻,寻找陪伴一生的伴侣的主动权交给每个人手里,由于偶然或必然,自身或外界的原因不可避免地造成错过,不匹配, 这没什么可怕的,也没什么沮丧的。

沉浸于痛苦的婚姻不能自拔,打算用放弃的方式过完一生,或者执着追求真爱,或者积极寻求原因,找到解决办法,都是值得尝试和鼓励的办法,没有孰是孰非,关键是回答清楚一个问题,这是不是你所想要的婚姻,是不是你所想要的生活,问题的答案直接引导你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婚姻。


...

《爱在午夜降临前》

(《Before Midnight》)

人们无不惋惜地看到最后一部中婚姻的一地鸡毛。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清晰地评价别人的婚姻生活是极其容易的事,而身在其中,往往面临走不出去的阴霾。事实上,如果能够心平气和地想想自己的婚姻,想象周围熟识的朋友家人的婚姻,真实的婚姻应该是充满烟火气的,对婚姻的怀疑,不解应该随处可见,这才是婚姻真实的接地气的状态。

从爱情走入婚姻,之前没有识别,顾及的责任,义务明晰起来,措手不及落在两个没有准备好的人肩上,没有冲突反倒有点离奇,即便是有宽容,共情加持的人,是需要时间和练习才可以习得处理得当的技能,实践的过程是任何人所不能回避的。

“鸡飞狗跳”并不是诉诸暴力冷战的借口,“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也未必是婚姻的最好状态。

给婚姻赋予不切实的期望,借浪漫推演婚姻幸福的想法,其实是没有正视婚姻的内涵,是失望和质疑的始作俑者。把婚姻回归本来真实的面目,拉回到真实现状,是脚踏实地的诚实态度,有利于两个人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无论是来自彼此自身,还是外界给与的困难。

浪漫的爱情,如同生命的馈赠一般珍贵,每个人有向往它的权利,也有应得它的资格,更应具有探索它的勇气;

感情的纠葛,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他(她)的错,在永恒的主题面前,我们永远是一个踯躅不定的小孩,期待五彩糖果的决心鼓励着我们向前,不害怕,不慌张,不沮丧,厘清自己最想要的,帮助自己收获美好;

婚姻的困境,是最真实的存在,耐心给予时间,宽容给予支持,在摸索中笃定信心,有时孤军奋战,浴火重生,有时相互扶持,看向远方,愿意为婚姻幸福有所付出,有所改变,滋养它,终有所成。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天下婚姻幸福而生气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