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妮是一個十六歲的高中女孩,她美麗,聰明,是班級裡成績最好的學生。老師和爸爸都希望她申請牛津大學。

珍妮努力學習,但是她會感到厭煩,無聊,她在思考:難道這就是生活,學習的意義就是承受無聊的生活,沒有樂趣,沒有色彩,沒有生機。疑惑是日後沉溺于奢華的松動的縫隙。

她想去聽真正的音樂會,爸爸覺得是浪費錢,是華而不實,對升學沒有幫助的;她想退出青年樂團,爸爸又說這是背叛,高中生的生活一再被朝着升學的方向設計。

雨天等車,珍妮邂逅了風流倜傥的大衛。大衛風趣,幽默,吸引了珍妮,他不斷制造“偶遇”,利用珍妮對藝術的喜好,不失時機邀請珍妮聆聽高端音樂會,參加藝術品拍賣會,共進晚飯,出入豪華别墅。

-----大衛給一個十六歲的女孩打開了即便在成人世界裡,也是極盡奢華的生活。飲酒,出入酒吧,擁有豪宅,出入名流場所,而且這些全部由“願意寵愛自己”的人買單。這些珍妮之前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活生生就在眼前,激動的眼神裡總有無盡的向往,沉溺其中而欲罷不能。與過去灰色的生活天壤之别,她覺得這才是值得享受的生活。

為了達到占有珍妮的目的,善于演戲的大衛利用爸爸媽媽急功近利的心理,編造拜訪牛津老師的謊言,騙取了珍妮父母允許珍妮去牛津大學過夜的機會。

大衛在牛津大學的酒吧裡取笑,诋毀牛津大學的女學生醜,笨,蠢,在喝酒之間,給書本簽了假名。在回程的路上,大衛和同伴去古老農莊裡偷畫,在珍妮識破大衛的醜惡行徑意欲回家時,大衛花言巧語,狡辯奢侈生活從何而來,珍妮再次原諒了大衛。

-----為了享受生活,珍妮在辨别善惡面前迷失了方向,放棄了底線,她允許欺騙,允許偷盜。

不斷耳聞珍妮和大衛戀情的老師,校長,規勸珍妮努力學習,把握女孩自己的命運。老師的貧寒和無味,遭到了珍妮的質疑;校長規勸美麗,聰明不應該是失去青春,身體最珍貴部分的籌碼,珍妮反唇相譏,質問校長教育的目的。

-----可能吧,社會制造了許多不公平,制造了許多不努力走捷徑的事情,以至于把教育所崇尚的自立,勤奮,理想埋沒得一幹二淨,而教育還沒有準備好如何向學生們解釋這些。電影中珍妮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實在不是對叛逆的一種肯定,而是真實描述孩子成長必須要經曆的對周圍一切的探求。教育并不因為它的存在而不應該被人質疑,也不應該給外界貼上“壞”的标簽,以期用吓唬,欺騙的手段來讓孩子遠離它們,那樣隻會在孩子識破謊言後越陷越深。

大衛再次編造謊言,騙取了爸爸媽媽許可,帶領珍妮去巴黎。珍妮享受了美景,美食,和同伴的羨慕,同時失去了最寶貴的童貞。珍妮醉心于大衛的求婚表演,而爸爸媽媽此時已經完全被大衛的闊綽所吸引,竟然在珍妮猶豫時,推動着珍妮答應求婚。

珍妮沉溺于訂婚的喜悅,離開了學校。沒想到去飯店的路上,珍妮翻到了寫給大衛夫婦的信件,一場騙局落下了帷幕。

珍妮努力學習,最終獲得牛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影片以歡樂結局結束。

影片的每一個情節設計,恰當而直擊要領,利落而不多餘,細小卻不可或缺:

珍妮有理性,如果說在發現大衛的欺騙之前,她仍是一個是非邊界模糊的高中生(毋庸置疑,這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階段,每個人都是在面臨疑惑,周圍的人給與影響,慢慢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信件的發現好像使她一夜間成熟起來:她質問大衛的朋友為什麼隐瞞大衛是有婦之夫,得到的是反唇相譏:你在知道我們偷竊古畫時,不也沒有選擇退出:提前退出未必就可以得到實情相告,但是讓珍妮明白了堅持底線的重要(社會的本來面目是是非的邊界模糊,自己是責任的主體,永遠不能依賴别人為你負責)。

她去大衛家,抱着試圖知道大衛是否真的愛她的一線希望,大衛妻子一句話點醒了她:你沒有懷孕吧,以前的事情很麻煩,珍妮扭頭就走,她知道大衛是欺騙女孩的慣犯,根本沒有繼續糾纏下去的必要。

她勇敢向校長道歉,希望回到學校;校長拒絕,她去尋求老師幫助;在影片最後,使用旁白的方式解說珍妮的心理:她有了新的男朋友,将來的某一天,男朋友打算帶她去巴黎時,她會很興奮地答應,就如同她從來沒有去過一樣。

祝福珍妮,她的理性幫助她勇敢應對,在每件事情的處理上又極具智慧,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推卸責任,知道什麼時候抽身而出,知道什麼時候锲而不舍,她真的成長為一個光芒四射,笃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女孩。

中學的老師,頭發一絲不亂,呆闆的方框眼睛,場景和話語的設計體現了英國人特有嚴謹和審慎。影片開始,老師掩飾不住對珍妮優秀的喜愛,之後老師私下和珍妮溝通傳言的戀情,沒有聲嘶力竭的大段說教,總是在沉默半晌,深思熟慮之後才開始嚴肅話題。她啟發珍妮思考一個女孩該走什麼樣的路,絲毫沒有陳述社會不良現象的氣憤來試圖說服珍妮;她身體力行,學生的努力和自己的奉獻構成她生活的熱情所在。最棒的一句話是,老師詢問戀情中大衛是否欣賞珍妮的聰明。老師不反對青春期孩子的戀情,她希望孩子的戀情純真而有意義。最令人感動的是,在珍妮求助她時,她抑制不住喜悅,在之後一年中幫助珍妮學習,體現了為人師者最閃亮的部分。

爸爸是塑造成功的形象。影片通過爸爸在飯桌上和珍妮關于愛好,樂團和申請大學的讨論,建立了為了目标頗有些急功近利的最初形象,這也為後面大衛欺騙屢屢得手埋下了伏筆。喜歡珍妮的男孩,在應邀的下午茶上沒有說出爸爸期望的答案,而被賦予“不務正業”,“配不上女兒”的阿飛形象。

除了方法的急功近利,原本女孩讀書是為着嫁一個好老公,生活優渥的真實想法是促成相信大衛,讨好大衛,攀附大衛,珍妮辍學,接受求婚等等看似保護珍妮,實則一步步助長大衛欺騙得逞,推動珍妮越陷越深的最直接動因。是爸爸在珍妮最需要幫助,建立價值觀的猶豫關頭,妥協,退讓,暴露出不正确的價值觀,給了錯誤的指導。影片通過爸爸最後的道歉,說明了家庭在幫助孩子建立價值觀的重要作用。

《成長教育》改編自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記者琳·巴貝爾(Lynn Barber)的回憶錄,2009年上演,描寫珍妮的成長困惑,家庭的期許,老師的态度,社會的繁雜,栩栩如生展現了成長過程的問題和壓力,值得家長老師深思,值得全社會關注孩子成長。

生活會有掩蓋真相的騙局,會有風光無限的捷徑,唯一自己内心笃定的價值觀才會保證行進的方向不會偏離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