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大名的一部影片,却一直不急于观赏,总结原因如下:主观上,人生态度不甚积极,心理还有些阴暗,对于暖心的、温情的、励志的电影总是缺乏激情;客观上,此类影片一般不以悬念取胜,情节不够跌宕起伏,感官刺激也不够,难以勾起猎奇的欲望,那就真得需要安顿好浮躁的心态之后静静地去看。
而如果能彻底投入进去则是一大幸事。
这是一部讲爱与教育的电影,也是一部讲成年人如何与未成年人相处的电影,类似题材的看过《四百击》,同样的法国片子,风格独特;我国的那部《狗十三》非常好,有鲜明的本土特色,个人感觉都算得上是国产电影的标杆(这两部都单独写过影评);美国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死亡诗社》、《心灵捕手》侧重于探讨个性解放,更加让人感慨与感动;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部巴西的《中央车站》,它在我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因为它不仅讲到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相处的问题,讲到爱与情感的联结,也描绘社会面貌,探讨信仰,剖析人性,而且通过剧情将这些元素完美结合,该幽默的时候幽默,该动情的时候动情,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强烈推荐。
扯远了,回到这部《放牛班》,我想它之所以受到追捧,要归因于音乐在其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么说电影是综合的艺术,我又要粗俗地拿吃饭进行比喻,欣赏电影这门艺术就好比吃自助餐,最大可能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人物,故事,画面,台词,音乐,各色菜式,总有能让你入眼入口的东西,《放牛班》好就好在比一般的自助大餐又多出了一款特色菜—童声合唱,而且唱得特别好,纯净人心,堪称天籁,这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难以模仿,更奢谈超越,所以成了经典。当然,要在电影中欣赏音乐,我们从来不缺乏音乐电影,但那又另当别论了,那属于主题餐厅,就不是自助餐了。
该片另外一点值得称赞的是真实,男主马修老师并未被塑造成一个圣母心泛滥的不食烟火的高大形象,他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影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的专业,音乐是他与孩子们建立起信任与情感的桥梁,是方法和手段,也是目的和结果,所以,你也完全可以通过这部电影得出一个结论:合唱团可以解决皮孩子问题,音乐的力量是颠覆性的。
说到皮孩子,马修对真正的那个不良少年曼丹却是没什么办法的,这就比较真实,十六七岁处于叛逆期,特别是长得膀大腰圆,又充满攻击性,失过足干过坏事的半大小子谁见了不得头疼。
当然,在马修身上我们心中一定寄托了普世的完美的教师形象,有爱,有责任感,懂得教育的方式方法,他对天才儿童皮埃尔欲擒故纵,循循善诱;对失去双亲的小佩皮诺呵护有加,关怀备至;对其他皮孩子们恩威并施,时而严肃时而活泼。
也许,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马修是个单身汉,与孩子们住在一起,工作即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这也在现实中是可遇不可求的。
最后影片创作者可能感觉这样一个好人也太孤单落寞了吧,父亲般的人民教师的形象要更加立体,更加丰满,就安排他收留小佩皮诺吧,送他一个可爱的儿子吧,于是我们如愿看到了一个温暖的感人的和充满希望的电影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