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把這部電影稱作“青春公路片”,好像公認的影片分類中固有這個标簽似的,說不上不對,但想要概括整個影片顯然不夠,它是公路片,也是青春片,更是一部現實片和成長片,是多種題材的并集,而“青春公路片”變成了交集,定義得窄了。
兩個14歲的男孩偷車上路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獨一無二。為什麼?因為恐怕再也不會有一部公路片的主角不夠法定駕駛年齡開車上路,也再不會有一部片子能将兩個未成年男孩之間的故事在路上講出來。
公路類型片很受歡迎,常拍常新,大家都喜歡看,我能想起來的:外國的《紙月亮》、《一夜風流》、《雨人》、《中央車站》、《完美的世界》、《菊次郎的夏天》、《毀滅之路》、《老無所依》、《瘋狂的麥克斯》、還有這部《契克》,中國的《落葉歸根》、《千裡走單騎》、《無人區》,再歸納一下:這類片子的故事大緻有兩種:建立感情和瘋狂追殺;在路上行進的方式有自駕的和搭車,當然也不用一直在車上,在路上就算。說到這我又想起了那部被譽為新現實主義開山之作的意大利的《偷自行車的人》,顯然也可以算上,那部片子裡沒有汽車,自行車也沒了,但主角父子二人卻一直在路上,并且沒有走很遠,就在羅馬城裡轉。
那麼《羅馬假日》是不是也可以算?
我說了算的話就算,我認為這些片子都有着共通的氣質,剔除那些在路上追殺的題材,其他最相似的地方永遠有兩方面:一是找尋,二是建立感情,或者幹脆說是找尋感情,其結果一定是相伴而行的兩個人(多數時候是兩人)在路上曆經坎坷遭受磨難之後加深了相互理解建立或找回了感情,免不了擋不住的友誼、愛情、親情或類親情。
上路通常是無目的或陰差陽錯,一路相愛相殺,終點永遠是惺惺相惜和依依惜别。
大都殊途同歸。
這部《契克》在形式上很典型,兩個少年一路過關斬将最終建立起友誼,路上的故事也沒有太多起伏,影片采用公路電影的形式是一種最恰當和讨巧的表達,除了展現友誼,創作者似乎更關注的是成長,現實裡十四五歲青少年的成長。
酗酒的母親,出軌的父親,主人公邁克的家庭給予不了他多少溫暖和勇氣;同樣地,學校關注成績,女同學關注帥氣,十四歲的邁克樣樣都一般,他的世界因自卑而蒙羞,既孤獨又落寞。契克的出現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讓他走出了陰霾,見到了燦爛,豐富了閱曆,體驗了快樂,關鍵的關鍵他變得勇敢,脫胎換骨般地成長。
契克這個人物極不真實,仿佛天外來客,留着有中國特色的阿福頭,他自稱是俄羅斯人卻有着一幅東方面孔,他無法無天卻對邁克天使般的呵護,鞍前馬後地扮演着良師诤友。說他不真實是因為在現實中難以找到對應的角色,膽大妄為敢說敢做卻絕少攻擊性,對他人嗤之以鼻卻有同理心,那意味着其對人性有與年齡極不相稱的理解能力,影片完全模糊了他的成長背景,你很難想象什麼樣的教育環境下會長出這樣一個孩子來。
這也是影片好玩兒的地方,創作者憑空創造出一個帶點超現實的角色來引導觀衆關注現實的問題,青春期的情感和心理,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長。
創作者的意圖和評判很是直白,學校是無力的,家庭是缺失的,社會是個大舞台,想要找尋快樂、勇氣和友誼甚至愛情不如早點走出去,去嘗試冒險去探索未知,然後你會獲得很多。
如我們所見,一路下來,主人公确實收獲頗多,視野變得開闊,内心變得強大,情感變得豐富,人格日趨完善。
但也收獲了一場車禍。
車禍的設定将忘乎所以的我們拉回了現實,也是創作者沒有忘乎所以尊重現實态度嚴肅的标志,兩個十四歲的男孩,出格的事可以做一點,做多了可是很危險的!
所以嘛,我們似乎看到了一條理想的人的成長途徑,我們激動,我們感歎,我們羨慕,我們贊賞,但我們實踐?我們恐怕沒那個勇氣。
電影嘛!
你作業寫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