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格蕾塔延续了《伯德小姐》对叛逆少女的一贯关注,选择了经典女性小说的现代化改编。西尔莎罗南也是我喜欢的女演员,再加上艾玛沃森和甜茶,钟爱的梅姨,演员阵容是万分期待的。
只看过小妇人第一本的我对姐妹们婚后生活并不了解,所以是没有原著基础的。当看到已经成为两个孩子母亲的梅格,还是略感吃惊。而小妹贝丝,也比我想象得年龄偏大一点。梅格缺少大姐气质,我从艾玛松垮的拥抱和碰了一下就收回的手这样的表演中感受到不符合人物性格的不相容,也不像母亲,艾米开朗的性格,优雅的言谈举止,沉稳的音线让我印象深刻。
原著是客观视角的顺序叙事,四个角色有明显的成长线索。在剧本改编时,出于时长的考虑,更符合当代价值观,独树一帜拒绝婚姻束缚自由,对友情爱情的区别认知清晰的乔成为了主角,并继承了原著对四姐妹关系的两组划分: “梅格是艾米的知己和导师,而由于某种相反性格之间的奇异吸引力,乔也成了贝思的知已和导师,这个腼腆女孩的心事只说给乔听;同时她对乔的影响也比家里的其他人大。两个姐姐常常在一块,但是各自管着一个妹妹。” 乔与贝丝的相伴最为动人,乔与艾米都颇有各自的主张,但艾米比乔更懂人情世故,她们是两种突出女性类型的代表,再加上各自与劳里的纠葛,可以作为一组对照,梅格则戏份较少。
第一幕始于乔在欲投稿的报社窗前的等待,终于火车到站之前。这一部分主要展现了四位姐妹经历的现实生活:巴尔为乔带来转机和打击,决定放弃绘画并打算结婚的艾米在巴黎与变了的劳里重逢,梅格婚后拮据的生活与因爱美而生的不适当物欲,贝丝生病受妈妈照料;并且以乔与巴尔在舞会上跳舞并动情转入几年前同样的一场舞会,姑娘们的准备和与劳里的邂逅,乐善好施的家庭受到富邻居的赞赏并产生大家庭一般的邻里友好关系。各位人物在此出场完毕,劳里与乔和艾米的感情线就此埋下线索,而一开头就道明的艾米在巴黎,劳里和乔分开,已经作为后面某些关键选择的答案提前揭晓,如姑妈欧洲之行的人选,乔拒绝劳里的求爱等等。相比于原著,这样的安排会让情节缺乏悬念和戏剧性。另外,巴尔对乔的追求再出现已经到贝丝去世后的第三幕了,然而本应在第一幕铺垫好的乔恋爱的理想人选以一场争吵草草结束实在让人意难平。乔的愤怒如果处理为她对巴尔的崇拜,所以他的意见对她很重要,而直接否认变成了一种羞辱。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女性身份想要与掌握话语权的男性对抗的行为,达到文章好坏由自己决定。但不管是哪种情况,电影对巴尔和乔的塑造都不足以让人感受到冲突的必然性,由此爱情和事业进步也都缺乏了合理性。比如,巴尔再次出现的时候,对上文几无呼应,没有道歉也没有交谈,直接相吻,请问一次舞会的慢镜头和一次寥寥数语的争吵能让人感受到soulmate的正确性吗?有趣的是,”莎士比亚为大众写作“的聊天,呼应被书商拒绝的文章被孩子们喜欢。巴尔对于题材的指责表现了乔的局限还是巴尔的自大?乔的文章,到底是由于读者的不同呢,还是真有长进?都是不明晰的。巴尔以支持乔写作事业的身份登场,让她怀疑自己。但这场人际冲突对于个人成长重要价值太过表面了,于是她在写作上的成长也只经历贝丝之死一次激励,作为主角的事业线并不完善。
乔回家的第二幕插入了全片最多的闪回段落,也是童年往事的重要叙事段,包括劳里加入戏剧社,乔与艾米起冲突与和好,梅格的成人仪式,妈咪离家贝丝行善病重。到贝丝的葬礼,该幕结束。当下时间由于过往回顾的分割变得较为零散。再加上这一片段也是艾米与劳里感情快速增进的片段,画室宽衣,草坪表白,艾米拒婚,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在惊奇之余尝试从闪回片段中寻找蛛丝马迹。时间上有当下与过去之别,当下又有康拉德和巴黎之别,虽然劳艾线和乔贝线交汇于贝丝去世后,以在失去亲人后爱情复燃的乔更大的打击,让观众痛于“天生一对”的错失,三条逻辑线削弱了当下的贝丝之死给观众和主角带来的情感打击。当然,或许也可以从另一种角度考虑,病重的贝丝在海边所说潮涨潮落是你阻挡不了的宿命,比起过去家人的轮番守候,猩红热可见的痛苦煎熬,贝丝之死就像花瓣凋谢那样无声无息,这一段的基调应该是孤独,孤独在贝丝的葬礼上应该达到席卷而来的程度,身边所有人都离开只留乔一人的时候应该达到顶峰。贝丝死亡并不如因猩红热病重而让人感到万分的焦灼和悲伤,但这种缓慢而无可阻挡的消逝却对主角乔的心灵产生影响。在第二幕的结尾,乔于照顾妹妹安慰母亲的时候已经拥有了家长似的身份。
第三幕是贝丝之死对乔产生的影响,她开始反思自己,并追求爱情与写作潜力。她采取的行动有:原谅姐妹,放弃劳里,安慰劳伦斯先生,为贝丝重拾钢笔写作《小妇人》……她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与贝丝相像的人,不乱发脾气,善解人意,并且直面自己的梦想和他人的希望,有更强的意志力和决心。这部分一个为人不解的地方是想吃回头草的行为——因渴望被爱而怀念劳里似乎不符合这个人物一贯理性的逻辑。难道过去的拒绝是一时冲动,被反婚思想禁锢住了吗吗?或者理解为痛失亲人后渴望安慰的一种心理补偿?(艾米对劳里的依恋在此时成为真实的爱也是这种理由)亦或者是贝丝影响下乔顿生的悔恨之意?(乔对弗雷德里希先生的悔恨也可以类比)——也就是说,乔与劳里和乔与巴尔行为的改变似乎是基于同种心理的,但它们分明是不同的感情,有一种爱面对现实后会醒悟那不是真的,另一种则相反,遇到现实后会更加强烈。但影片的塑造并没有让我感觉到这一点,反而是觉得乔是在失去劳里后退而求其次选择的巴尔。这里的双线叙事,以及上帝视角让观众对蒙在鼓里的乔产生激烈的同情,但最终与妹妹和劳里的和解也颇为暖心。这部分的基调是脆弱然后强大,脆弱导出了编导格外刻画的伪CP小插曲,强大导向了最终的结局——一本happy ending的书,如果书的结尾是现实的话,还有一所贯彻优美教育方针的学校。
结尾的改编是讨巧的,让我联想起梅姨主演的《法国中尉的女人》的两种结尾。对于女性主义话题中的婚姻,当下似乎有了更加包容的见解,即不管是否结婚,女性可以拥有完美实现人生意义的身份。相夫教子的梅格,“充分发挥我的其他特长”的艾米,都选择了结婚,其实原著的女性身份意义的主题体现的更加明显,比如梅格与丈夫谈论政治等,这也是剧本改编大量删减和配角人物塑造不足的缺憾。
一个under umbrella的浪漫结尾的确非常老套和drama,就像“女性在书中没有结婚或没有死的书是没有出版价值的”这套说辞一般,但它隐约透露这只是书本结尾的一种选择让它具有了开放性,观众至少可以期待这不是真的。
从真实性的考量来说,修改结尾更贴近现实,毕竟故事的创作背景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乔自己不妥协于社会对女性必须结婚的要求,但要获得收益的作品不得不考虑当时的社会接受度。乔在与书商对话的过程中也提过艾米那句经典的“婚姻一直是一个经济命题,即使在小说中”,她不像过去那样全然拒绝了,只是变得清醒。于是,她对写作也难以避免艺术追求和时代背景的鸿沟(相比我们也可以类推到《小妇人》小说作者在写作时的情景)。
乔艺术创作和社会事业是影片留给我们最后的安慰——一个追梦成功和有社会地位的乔,终于可以像姑妈那样,拥有选择是否结婚的自由了。影片结尾因此达到了某种现实的不完美和理想的共融——作为作者的乔被迫修改了作品结尾,电影的结尾就由当下的观众来脑补吧。
在阅读剧本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更加细节和合逻辑的东西,却在电影中由于导演的表现被我无意识地忽略了。比如:艾米放弃绘画是有时代背景的,即浪漫主义已经滞后于印象派开先河的现代主义绘画浪潮,而艾米接受的教育使她落后了,同时她发现了自己能力的局限,并不像影片表现的那样无端放弃;梅格在舞会上的生气是有理由的,她不是被劳里搪塞得一蹶不振,还有不舒适的束身衣和燥热的环境使然;艾米从自我介绍到给劳里制作脚模到海滩绘画就说明她一直暗恋劳里,不知感情线从何开始的观众估计和我一样错失了这些细节……
我认同朋友说的,这是一部美国电影工业线上中规中矩的产物,就连结尾的开放性表达也是有先例的,而很多镜头语言也是被用滥了:坐在火车上回忆,醒来时车上空无一人;劳里为艾米解开衬裙等等,都在有声有色地告诉你接下来可能发生点什么;圣诞节早晨的大餐礼物,前来拜访的巴尔,都被导演置于前景和后景,在利用景深营造真实空间的同时却失去了情节应该给人的感觉,比如惊喜,比如快慰,而那些督促乔去追逐巴尔的全家围攻,也太喜剧化了。我是直到乔照顾贝丝的时候才真正被影片吸引到了,前面总觉得电影剪得太着急了,相接场景的声音先入,乔与姐妹们拜访劳伦斯先生的喧闹,她们说了很多,却并不能展示个人性格,人物的邂逅争吵相恋都在舞会场景发生(难道是时代使然?),还有剪辑太过零碎和程式化等问题(但就算是连贯剪辑,有的时候却感觉还是挺突兀的)。我还对本片的服装设计和时间表现也不满意,印象中老在秋冬的样子,但实际上已经过去七年了,人物的造型却相差不大。
总体上来说,基调轻松节奏欢快,后半部分最精彩。
最后,相信乔再也不会容易怀疑自我了,她拥有着自己的书,一座不刻板的学校,她已身处天堂……束缚是她曾经逃离的东西,如今在无意中实现了妹妹贝丝的梦想,获得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