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教育片。
教育你要珍惜生命,不能自杀。
它的逻辑是这样的:因为你做过的一些事情,这个世界美好过,假如你不曾来过这个世上,其他人的境遇会比现在糟。
乍一看这一逻辑似乎说不通,凭我们作为普通人的感觉,“我”的存在对周围世界的影响是渺小的、无力的、卑微的,甚至是中性的,特别是有了一定人生阅历以后,更倾向于“我”是很难去影响和改变世界的,有时还要感慨“我”被世界改变了。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我们一面深刻地认同着这句话,一面收获着虚无和自卑。
这部1946年的美国影片《生活多美好》(It's a Wonderful Life)中的主人公乔治·比利一度也这么认为,他遇到了打击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千钧一发之际,命运之神给予他启示和帮助,让他改变了看法挽救了自己。命运之神让他认识到的是:虽然经历诸多人生挫折,但他始终是个善良的人,在过往的生活中他曾经帮助过许多人,在他自己看起来似乎并不是什么伟大的壮举,只是在那些时间点上坚守住了底线,肩负了一点责任,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而恰恰是这些平淡无奇的坚守、肩负和接受,他人的命运却因他而改变,他所处的世界不是变得更坏而是变得更好了。
仿佛当头棒喝,当影片的高潮部分为我们展示这一切时,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不仅仅是感动,是醍醐灌顶:原来我们曾经信以为真的逻辑是错的!“我”并不像我自己认为的那样渺小、无力和卑微,只因我曾经付出的一点善意,做过的一点善事,为人的一点善良,世界由此大不同哩!
让人热泪满溢,这是一部励志的教育片。
它的励志不是直接歌颂坚定的意志力不屈的战斗力顽强的生命力,它是在告诉你生活美好人生意义的底层逻辑——相信善良的力量,这力量远比你平日里感觉到的要强大的多,不要忽视,不要放弃。即使你自以为是个中性的不好不坏的普通人,你对世界的影响也不可能是中性的,你在生存空间中的一点善念一点善举带给他人的影响也可能是巨大的,你可能就是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
影片中的一个事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少年乔治在给药店打工时发现老板配错了药,他没有因为老板态度粗鲁而心生怨恨将错就错,因为他知道老板也是事出有因(刚收到信得知儿子去世),在被老板殴打时依然能够为对方着想,及时提醒对方避免了一场用药事故。一切只在一闪念间,假如当时乔治做出的是相反的选择,那么药店老板面临的将是二十年的牢狱之灾,这在影片后段是有交待的。这种事例在生活中并不鲜见,我们看到或听到时也会褒扬少年乔治们的善良与担当,但似乎并没有把这类善举拔高到惊天动地的程度,因为我们知道,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大约也会做到,因为不难,只需要一点心软,一点同理心,甚至我们大多数可能真的做过,却也没放在心上,因为并未付出过多的成本,所谓举手之劳,通常我们衡量一件事情的价值时,会引入成本与收益的原则,付出的成本小时我们会倾向于认为这件事情的价值也不大,这里我们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一件事情的价值应当由所有参与到这件事情的人来共同判断,应当是多角度的,这也是影片想要告诉我们的,少年乔治的举手之劳避免了药店老板的人生崩溃,我们从药店老板的角度看,这件事情的价值有多大呢?这难道不是乔治的人生价值吗?
乔治当初没有意识到,我们也没有意识到。
支撑我们活着的东西叫做价值,价值可大可小,当我们认为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时,我们就活得有劲头有勇气,当我们认为自己无价值时,就有了轻生的念头。
有了这个念头时,我们就该想一想,我们的价值评判标准是不是出了问题?能秤量“我”的是不是只有我自己的那杆秤,我们的亲人朋友,熟悉的人,陌生的人,冥冥中那些注视着和曾经注视过我们的人,“我”在他们的生命中有多重?“我”的存在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糟?“我”没有给过他们一丝快乐与希望?“我”不曾给予过他们生命的价值?哪怕微乎其微的一点善良?
哪怕只有一点点。
“我”很重要,世界没我不行。
这部片子也很重要,可能我的评论水平不高,但我不能忽视它的伟大,它的导演是三获奥斯卡的弗兰克·卡普拉,主演詹姆斯·斯图尔特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系,在美国空军晋升至准将,表演上获奖无数,戏内戏外的表现足以让他成为那个年代美国的“名片”。
2004年,杂志《Radio Times》作民意调查,让观众选出没有获得过奥斯卡的最佳电影,本片名列第二,第一位是《肖申克的救赎》。
2006年,此片在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百大最激励人心的电影”中名列第一。
至今已经过去七十多年,每年圣诞,美国的电视上仍循环播放着这部《生活多美好》。
附上这篇影评: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849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