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几次定档与撤档的风波,章明导演的新作《热汤》终于在9月16日上映了。对一部文艺片来说,中秋和十月之间当然不是最理想的档期。

事实似乎比预期还要糟糕。上映一周之后,上海市区影院的排片已经寥寥,豆瓣评分走低,评论则气势汹汹地给影片扣上了“油腻”、“尬”的帽子。

好在章明已经不太需要在意这些了。如今“第六代导演”这个名号本身都已经是上个世代的陈迹,同僚娄烨、王小帅、贾樟柯们各奔前程,章明看看身后已成规模的“南方电影”青年作者群,也终走出了巫山。《热汤》的制作不仅对导演本人,对“文艺片工业化”的命题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导演坦言,最初自己只是在受聘华师大期间,想要“为他们做点什么”,决定“拍个很小的片子,主要目的是让他们的学生和老师来实践”。大概他也没想到,一堂小小的“实践课”最终演变成了一部华师大传播学院口中“一个完整性的电影实验事件”。当综合性高校真的作为“实体单位”参与文艺片制作,“实验”是一定的,但观察事情的实际走向,似乎这个“事件”的意义更多在作为“案例”甚至“公案”的方面。绵里藏针的作者表达遇上学院工作者的好大喜功与沾沾自喜,创作话语权的拉扯一定会是贯穿的主题。这种拉扯当然也表现在了成片的质量上。在几年前的《冥王星时刻》里,章明不无自嘲地完成了自己创作生涯的阶段性总结,其中显著的虚无感同时似乎预示着作者意识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而就《热汤》来说,作为导演生涯第一部真正的都市电影,“四位一体”的形式感并没有真正统合在一起,四组人物关系的完成度不一且高度依赖演员的表演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四组故事与其说是互相成就,不如说是互相干扰。章明的应对策略,是凭经验和控制力进一步强化影片的开放性,用前所未见的明亮色调赋予四段故事以相近的情感——人的邂逅、控制、消磨,最终不无温情地回归,也是重新邂逅。

...

某种意义上,这也又是一部夫子自道的作品。剥去本身毫无新意,导演也不感兴趣的软科幻外壳,影片和章明电影丰富的前作们一样,有强烈的作者生命体验,有开拓的野心,有回馈的热情,有对人事的洞察、对情欲的迷惑,也有自成一体的孤高自矜。这让我们有理由期待导演在新的阶段更成熟的作品。

这不是一部在导演水准之上的电影,但足够带给每一个关心文艺片创作的影迷以启发。于是,在影片下映之前,我们在无锡上海两地招募完成了两场《热汤》的包场观影,章明导演线上参与映后,与刚看完作品的影迷直接交流。有趣的是,现场观影出现了与网络平台完全不同的反馈,这让我们觉得,很有必要整理出这一次的文稿,分享给大家。

...

...

...

...

...

...

...

...

导语:恒立
录音整理:新然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Q1:不管导演还是编剧在创作影视作品之前肯定是有某种预设、某种结论在里面,总是会有一些创作者主观的理念带入在作品当中,然后才会来制作一部电影。所以想问一下您在制作这些《热汤》的时候是有什么预设吗?

A:这个电影可能是我目前为止加入主观的事先理念最多的一部电影,差不多有点主题先行或者概念先行的一个背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把这个电影的场景人物都已经很主观地设定好了,然后再去找相应的资料来来填充一些物化的框架。比如说大家可能也看得出来,这个电影从头到尾只有四个场景,一般的电影里面的场景差不多有这个的十倍。所以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很理性的设定,然后再按照这个框架去从每个维度发展。某种程度上说它可能有些脱离群众,但这又增加了一种悬空感,其实更能符合我想表达的主题。

Q2:作为一个教师,凭借职业的敏感,我觉得影片中这篇论文真的很让人难过。我能感受到一些痛点,比如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到学生的论文和命题,感觉他们都是为了某种目的在做研究,对于学术真正的热爱普遍地缺失了。今天看到他们这样的论文,再想想自己要过十几年看这个无聊论文的日子,就感到很绝望。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很理解片中那位教授的生活。我觉得他还是对学生是有爱的,这种爱可能的确是介乎于各种其他人性之间,但是这种爱可以促使这个学生找到幸福感。那我想问一下章教授,您作为一个正从业的教学工作者,在这个方面您有什么样的感悟和我们分享呢?

A:我觉得你后面有一段话特别让我触动,你说最后这个教授还是给予了这个学生以爱,但是是克服了很多人性的弱点才呈现出来的一种爱,他要经过很矛盾焦虑的过程。所以最开始他们互相之间有很多那种人性的试探,最后又回归到坦然的相处。我觉得其实就是两种权利,青春和美貌是一种话语权,那么教师他本身也是一种话语权,所以它是一个互相较量的过程。当然各自也需要克服的弱点,可能那个女生需要把自己的功利主义克服掉,那个教授可能需要把自己对青春的那个贪念克服掉,这样可能才会形成一个新的相处的和谐度,才能赢得各取所需的结果,这是人能达到和谐的一个境界。如果说回到实际的教学当中,我其实差不多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教过本科生,就只带研究生,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挺务实的,知道自己进来想干嘛出去干嘛。我觉得现在很多的学生,跟我们当年所谓的文艺青年、热血青年相比的话,完全是一种新的人类。我觉得他们的“务实”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说他们能很正确地找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或未来的社会中的位置,但这个可能跟创作本身是不太协调的,因为他们是把创作本质当成了一个工作来对待,创作的激情变成次要的。我觉得这个年代就是一个工作至上的年代,所以才能出现什么996之类的这个概念。

Q3:您在这个片子里面一直在提到一个问题:幸福感。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他们会对于寻找伴侣或者是否要生育小孩,甚至包括不孕不育等问题有一些自己的困扰。片中特别感动我的一个地方就是其中有一对夫妻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一起生活,那个机器人对作为孩子的这种状态描述得非常真实。那么人工智能是否能真的代替人类的一种情感,然后让人产生幸福感呢?因为如果真的有孩子,比如像夜场老板那对夫妻,他们真的有孩子,但是两个人并不生活在一起;还有教授他们也有孩子,但因为工作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去给他们一个完整的家庭环境;反而是这对运用高科技的夫妻更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所以想问一下导演,设置这个几个剧情的过程当中,您想要传达出所谓的幸福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A:其实就是因为因为我不知道幸福感是什么,所以才拍了这个电影,如果明确地知道的话,就丧失了讨论空间。可能对于有些人这辈子来说,幸福是我们追求的最大的指标,你去做任何事情,可能都是为了最后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感、愉悦感和成就感,这些指标最后汇集起来就是让你感到幸福的。所以说这个电影里每一对人物都是想去寻找一个突破口,比如说那个博士生需要得到的是这个教授的认可从而过关;夫妻那一对里的女生可能是觉得如果有个小孩是不是会弥补我们之间种种的情感问题,把幸福寄托在生育的路径上。那么网约车那一段,是那个女孩想移民,因为她在想移民是不是会成为她幸福的一个突破口,而在与网约车司机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两个同时也在对方的身上获得了一种幸福感;然后是那个夜场老板他因为瘫痪没有小孩,所以他寄希望于这个女生成为他真正的子女,然后跟女孩的妈妈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甚至想到他们一家三口到一个世外桃源去生活,这些都是他们尝试寻找突破口的过程。我觉得每个人在某个阶段都会试图寻找这样一个突破口,每个人都有瓶颈期,甚至说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困难,然后为了突破这种挫折,去达到一个又一个指标,这个指标可能会把你从困苦、忧虑、贫穷或者焦躁当中解脱出来,这个时候就是你可能就能获得一种幸福感。

Q4:导演您好,最近看了一些老电影和现在的一些国内的电影,就是我会感觉到有一些无法适应,在我的心里面其实是感受到中国电影在有些退化。然后今天看了这部《热汤》,想问问您在这部电影当中是不是有一些妥协?然后我也想了解一下如果以后想从事这一方面工作的话,您能给出一些建议吗?

A:确实在某些程度上来说,中国近几年的电影人是一个全面地向后看的趋势,这个向后看可能不是电影人本身自觉的,这是一个不自觉的意识,显然有其他的这个外力在推动他们。对于世界电影的话,从美学的指标上来看的话,我觉得都是没有什么突破的;那么回到中国电影,美学的指标显然提都不要提,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在这个社会层面上来看,电影可能会因此丧失更多的功能,最后唯一的剩下的就只有娱乐。因为哪怕是绝对的主旋律都要求它要娱乐化。那么电影的这种丰富程度,显然就要单一很多。但我们还是要抱着这个希望做这些事情,不要放弃。

Q5:导演您好,我是一个建筑系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关注一些建筑空间。这部电影里的故事都发生在出租车、酒吧还有高级公寓和温泉里面。我觉得这些空间的选取很好地捕捉到这个时代的氛围,因为这几种空间实际上是一种同质的空间,折射出物质时代使人感受到价值上的虚无。我也看了您早期的一些作品,观察到您对全景的运用会比较多一点,会自然而而然的带来一种疏离,这部电影从无论从主题还是风格我感觉您都试图表达一种比较克制、疏离的情感,就不太想引起观众的共情。我想问一下章导这种情感表达的设计是不是有些特别的用意,或者说有什么样的方式能弥合这样一种矛盾?

A:非常谢谢这位这位观众,你对于电影的空间和情感所持的这个观察和立场让我觉得很特别。确实,这个电影就是因为是在四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空间,才会让人产生像你说的那种强烈感受。空间和人的情感的这层关系我肯定是有想法和考量的。最简单的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对都市的这个总体感觉:是一个比较狭窄的空间,这是我们对都市的一个普遍的理解。当然,如果你整个电影都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不适,所以我们会调节空间的节奏,比如说温泉这个场景就起到一个调节空间节奏的功能。我自己觉得最有代表性的镜头就是那个无人机开始起飞,然后进入一个很大的空间,最后到达一个地点,这个是这个电影里面最大的关于空间的一个段落。它是用空间来营造一种起伏,而不是靠情感。你也看得出来这个电影没有去做任何共情上的努力或者说情感上的一个营造,因为这不是这个电影的指标。所以如果我们说一个电影他用空间来营造一些指向性的想法的话,它可能就不是一个煽动性的电影。

Q:导演您好,我对幸福学教授那段的印象特别深刻。我确实能感受到他们之间感情的层层递进,一方面是他们师生的这种关系,另一方面又是成熟男性和年轻女孩之间的情感从丰盈到贫困的这个过程,所以我觉得特别真实,很有感触。那我想问的是在您前期去构思这个故事,再到过程中的发酵,和最后的成片这中间会有什么区别吗?

A:如果就这一条线的情况来说,区别当然是颠覆性的。我们最开始的构思就是一个老男人和一个年轻的女孩之间的这种关系,差不多会比较接近洛丽塔。但这个想法非常危险,于是我们很克制地做了这条线,不过还是不可能获得审查通过,所以就成了现在这么一个比较简单的故事。双方最开始剑拔弩张,是一种具有对抗性的关系,都想在自己的话语权上胜过对方,但是最终还是都觉得需要克服自己的功利心,收敛自己人性当中的阴暗面,从而给予对方更多的宽容和所谓的爱。只有这样之后才能达到一个双方都找到出路的局面。因此这个故事与最开始的那种设想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当然,其他几条线也是这样。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最开始的那对准夫妻的那一条线,实际上也是参照了真实的社会新闻的——一个女人用骗婚的手段,把男方害死跳楼了。当时我就想把这个新闻改造成为这条线,但这个当然也是不被允许的,后来焦点就变为他们到底生不生小孩,所以这个也是一个很大幅度的转变。当然,核心还是怎样去获得幸福,可能我们前期想采用的表达方式更加激烈,更加具有颠覆性,不过最后还是决定用一种比较温和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这些关系。

Q7:导演您好,我是学心理学的,目前也是医生。从我自己经历的案例来说,这个教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化是非常合理的,这是一种代际的权威的冲撞到最后达到一定平衡的过程,他们都会自然地去平衡然后达到和谐。不知道您在构思的时候有没有涉及一些心理学的只是或者参照相关的案例呢?

A:实际上就像我刚才讲的那样,创作的整个过程是对我带的所有的学生和老师充分开放的。最开始我们定下来大致的剧情内容方向,之后就会让他们去广泛收集相关的素材,包括科技的、婚恋的、社交网络的,当然肯定也包括心理学层面的。所以我们确实收集了很多抽象的理论,还有具体的社会性新闻或实例。可能我们最后提炼出来的东西已经和最初鲜活的事例不太一样了,因为这个过程很漫长,并且也不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因为你会受到很多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