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月亮》和《戏梦巴黎》。
老司机知道这两部片子的位置。
赤裸、性、不伦之恋既明晃晃又硬邦邦,免疫力低的人看了会受刺激,想领略深一点的滋味得靠定力、见识和悟性,至于深浅和好坏,见仁见智。
罗曼·波兰斯基和贝纳多·贝托鲁奇两位大师的作品,风格迥异,殊途也不见得同归,有共同点的话说大师们大就大在大胆,敢把你想看又不敢看的东西拍给你看,当然,演员们也都够大胆。
映入眼帘的几乎都是禁忌,而禁忌是只可以在脑子里浮现而不能用嘴说出来的东西。
《苦月亮》里边,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男人逮着一个正跟妻子七年之痒的年轻男人,老男人向年轻男人合盘托出自己的隐私,循循善诱地讲述自己与妻子的畸恋秘史,记忆的画面闪回,禁忌开始呈现,悬疑与惊悚的气氛逐渐紧张,观众与年轻男人一样,一边要忍受着窥探隐私带来的突兀和不适,一边却心猿意马,欲拒还迎,想入非非,直到被禁忌俘虏,从听故事的人变为故事中人。
只因大家都有突破禁忌的欲望。
电影改编于小说,不知原作者是否知道我们的经典《玉蒲团》,大家都是男人视角,片子里面老男人以过来人的身份讲故事,一见钟情到始乱终弃,而后万念俱灰;年轻男人最初跃跃欲试要以身试法,直到看见了毁灭,毛骨悚然之后回头是岸。回头是岸挺贴切,毕竟一切都发生在一艘船上。
故事走向,心路历程没有偏离正常轨道,价值观是差不多的,我们只能叹息:不被约束的肉体,控制不了的欲望,放纵起来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比较而言,《戏梦巴黎》内涵要更丰富一些,虽然画面更露骨,或者说除了露骨,什么都露,但你能明显看出创作者是在用肉体表达那些深不可测的灵魂。
1968年的法国巴黎,年轻人不安的灵魂要找出口,电影,摇滚乐,性和街头抗议都可以是出口,但每一种出口似乎都不够宽阔,我们的三位主角,知名作家的一双龙凤胎儿女加上一个单纯的美国小伙儿,年轻的灵魂充斥着巨大的能量,他们追求的是纯粹,纯粹的爱,纯粹的性,纯粹的艺术,纯粹的平等,衣食无忧后的无所适从,心系世界又够不着权力,彼时东方的乌托邦却能给他们以借口和希望。
双胞胎之间存在畸恋,存在主义,你可能会感到不适,但就是存在,怎么办?美国小伙儿是他们主动邀请加入的,似乎是他们想要与现实妥协的举动,但发现还是力不从心,有人说这甚至是一种欧洲与美国关系的隐喻,那就得发挥想象力了,小已不易,遑论大乎?反正最后当女孩发现桌上父亲留下的支票,领悟到他们追求的一切纯粹是建立在父辈的肮脏之上的,寻死就顺理成章了,而令人意外加讽刺的是,一块砸破窗户的砖头又唤醒了他们的反抗意识,似乎带来了希望,于是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他们心中的革命中去。
影片到此结束,创作者的初衷可能真的不是要表达价值观,只是力求还原他们的青春时代,足够激情,足够反叛,足够迷茫,足够纠结,足够脆弱,足够绝望,灵魂要彰显,要摆脱肉体的欲望展现得淋漓尽致,记录的意义要大于表达,一再闪现的老电影片段是毫无保留的致敬与热爱,以及摇滚乐,而那些肉体的联结是能吸引大多数的部分。
禁忌既刺激又迷惑,明晃晃地遮蔽我们的双眼。
禁忌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进一步
有讽刺的喜剧才有意思。这部片子再次验证了这一点。国产电影里久违了批判现实的喜剧片。如果高调地夸赞一下,这部片子做到了贴近群众的生活,紧扣时代的脉搏,揭露社会层面的丑恶,追求了真善美,弘扬了主旋律,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主要还是好笑 ...
这辆老爷车
哈哈,又是一部不错的公路片。就冲这辆德国大众的黄色卡通面包老爷车。带点灰暗的幽默,有些心酸的搞笑,笑中带泪哭笑不得是喜剧的高级境界,苦难的生活历程用轻松写实来表现,本片值得一观一品一评。以公路片的方式塑造群像谱有些鲜见,我能想起来的 ...
先写作业
有些人把这部电影称作“青春公路片”,好像公认的影片分类中固有这个标签似的,说不上不对,但想要概括整个影片显然不够,它是公路片,也是青春片,更是一部现实片和成长片,是多种题材的并集,而“青春公路片”变成了交集,定义得窄了。两个14岁的 ...
共鸣与致敬
这部电影上映于1979年,快有我岁数大了,现在看却正合适,特别贴近目前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思想性也没有超越我能理解的程度,不像有些电影,我能感觉到很牛逼很有深度,但就是离我的认知和生活太远,能够拓宽我的视野,却难以产生更多共鸣,观影 ...
视者足戒
这个电影也是在讲演艺圈的事,与那部《日落大道》都在1950年上映,二者都成为经典被载入了影史,看似巧合,如果愿意仔细研究一下,一定能够找出一些逻辑和联系,为什么在那个时点,好莱坞格外关注起自身所处行业的普遍生态和个体的命运起伏?只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