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直说的“电影感”是啥意思呢?为啥有的电影大家都说不像电影呢?电影语言里通常是基于画面、光影、剪辑来表达“意思”。在电影表达中,音乐、背景音或者静音这些“声音元素”的使用很重要,甚至有些时候比台词更重要。



之前管虎拍《狗阵》,因为彭于晏的口音问题,完全融入不到西北边陲的语言环境里,管虎干脆让彭于晏不说台词。咱不说《狗阵》这个电影好坏,咱就是说一个电影导演至少可以不用台词,而通过角色行为、表情、情绪来完成角色塑造。



前一阵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动画片《猫猫奇幻漂流》一句台词没有,但是电影的剧情表达非常清楚而准确。甚至这个电影的剧情还非常复杂。每个主角的性格差别很大。



是的,《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这个电影就很“不像一个电影”。台词太满,音乐太满。所有的画面和光影都太直白。或许导演认为自己做了设计,但并未表达出表像下的“潜台词”。画面和画面之间,情节和情节之间都是短视频式的拼接。

如果视障人士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就很合适,用耳朵就能“听”完整部电影,即便一些画面会错过,但不会影响对主线剧情的理解。

因为这个电影的主题也很浅显,对于曾毅来说,他通过这段公路之行,解决了自己的生殖焦虑,对于男二来说,通过这段公路之旅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理想。



是的,虽然看似导演借用了“追求流量”这个话题做包装,但是新瓶装旧酒,电影的内核跟流量没啥必然联系。只是借用了当今社会里个人摄影设备和网络的高度发达的背景而已。这个内核放在改革开放时期就是下海做生意,放在两千年左右就是选秀节目大流行的背景。

而且这个导演根本不懂表演,不懂角色塑造。在这部电影里,所有角色都有一种不合逻辑的“夸张”和“尴尬”感。所有人无一例外都像是在煞有其事地拍网络段子。曾毅的表演跟他在网络段子里的表演几乎一样。



昨天我还在吐槽常远表演不入门,完全是相声演员式的即时式入戏方式。今天看了这个男二于虹的表演,就觉得常远表演水平还行。至少常远没有让观众感到尴尬,还有着一点矜持。

这个于虹从头到尾一直在做作而且夸张的卖力尬演。周星驰表演时动作语言也会很夸张,但他的角色却不会让人感到尴尬,是因为周星驰把角色情绪给的十分饱满,角色感情足够支撑行为的时候,夸张的肢体是一种反差衬托。

但是在于虹的情绪十分干瘪的基础上,五官乱飞和手舞足蹈的表达,只会让角色行为没有内在支撑,像一个毫无目的的木偶小丑。

回到本题。对于新导演来说,叙事能力就是一道门槛。还真不是谁都有这个能力。“黑马”什么的就别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