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部电影观看的过程中导致人心理与生理不适(如:火葬场一段极为生理不适)?为什么观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会觉得毛骨悚然,甚至标榜其为“恐怖片”?

我们首先需要清楚这部影片之所以成立的的意识形态基础是:

1.金钱是衡量一切的唯一价值

(比如说:姥爷姥姥这些“好人”给的礼物都是百元大钞)

2.贫穷本身是好的

(比如说:影片中所有中产的孩子都是大坏蛋,而豪宅里的保洁都是好人)

3.环境决定人性

(比如说:男主角在富裕的环境下是让人厌恶的胖子,而到了穷苦的环境中就变身成为了俊才)

并且这部电影呈现给我们的世界和给我们的选择是只有:土豪的奢华与极度的穷酸的不怀好意的幼稚的二元对立。这种思维方式下,我们对于穷人的描述就是一种真人秀般的消费。

除了上面论述的这些点之外,还有什么导致人心理与生理不适甚至毛骨悚然呢?

让我们继续分析背后的缘由。

懂事,虚伪,拍马屁,文化,人情世故,孝顺,媚俗,势力,拜金…所有这些恶毒的景观事物,全部都以笑点(开梗),又或者是煽情的方式来进行表现。

这是这部影片最不地道的地方,为什么呢?

因为所谓的“笑”,它背后伴随着一种潜意识的不由自主的认同与肯定,在笑的那一瞬,人是处于完全被操控的自然且极度放松毫无戒备的心里时刻,在这样的状态下意识形态是很容易被接受的。

我们依靠与另外一部影片对比,来继续分析。

这部电影与《法兰西》一样,他们都构建了一个由非常直接的谎言与强者秩序运行的世界,但是让我们来看看,《法兰西》这部影片与本片的呈现方式的区别在何处:

在电影《法兰西》中,开头出现的法国总统与荤段子的并置揭开了政治的落幕:秩序的重写(媒体的谎言)—强者法则。并且他揭示并告诉我们了人与世界之间始终间隔着一层媒体的边距,电影要做的应该是远离这些掌握话语权的强者的态度,但同时也最好远离一些“被强者了的”态度,因为电影应该和真理站在一起(真理不在任何的立场之中)。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法兰西》这部电影从头到尾贯彻的是一种疏离的视角,并且呈现出来的是极为冷峻和批判的叙事与观影接受的架构。

但是《抓娃娃(接班人)》的呈现方式却是:

导演与编剧可能是把问题看的是透彻了,但是他们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降格成一种(劣俗的)笑点(梗),并且还“不要脸的”对这些荒诞的事物进行肯定是的严肃抒情,从而来对这些本该属于这些问题的探讨空间进行消费。也就是说这部电影的表达:荒诞却不够荒诞,疏离又不够疏离,导致两头不讨好,并且不小心(或有意)将自己的道德立场搞的模棱两可,似乎有意(或者无意)在宣扬本身应该讽刺的事物。

这种两头不讨好在结尾的体现最为强烈和直接。结尾先是呈现追求真理的男主的震惊与直接的抗拒,但是随后画风一转,我们又看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大团圆结局。正是这种游走在肯定与否定之间的暧昧态度充斥着全部影片。

彩蛋处女主说的那句话完美总结了全部观影体验,就是:臭不要脸。这种暧昧的道德立场让这部影片显得臭不要脸,

现在,让我们深入一步去想,《法兰西》与《抓娃娃(接班人)》两种截然不同的呈现方式的背后会不会隐含着两种文化的差异呢。显然是会的。

很多的事物与话题我们是不能够,或者是“不好意思”直接去谈论的,从上而下皆是如此(比如说在酒局上,没有人会直接去谈论生意上的事情),而这些一切的不能谈论之事物全部被转喻进了所谓的"情"之中(在酒局上,这“情”的外显便为“酒”)。我们因如此多的禁忌造成了各种本该出现的议题的淡逝。在这种场城中只有谈论“情”才是最安全的。

这种“情"既然乃利益的动因故而势必存在着一种控制的成份与气味。

(在酒局上:这种控制与其随之而来的这:服从、暧昧、雌伏、权力,卑微、调历的表达和承妥均浓缩和稀外在了酒情的度数当中)

艺术在以欧洲为代表的世界上里是他是置身于精神与哲学性的思辨之域

而艺术在好莱坞为代表的世界上,他是变格成了娱乐。置身于一种乐观积极的实用主义宗教般的生活方式和富足的生活之经济产业之中。

但是在我们这里,娱乐(何谈艺术)又再度变格,是作为施虐与受虐的欲望目的而存在。

因为普通人的欲望和理想是难以追求的的。其青春是过分且奢侈的与众不同(与合不同在高压场域下是违逆秩序的)。

所以我们的歌曲和作品里最不缺的便是这些(虚伪夸张的)“情".但他们是因为不得而为之所做的伪装,所以他们的存在无论如何都是夸张和虚伪的。

所以我们需要冷峻一些学会独立思考

从而我们的整体才会有爱

有了爱才会诞生真正的艺术。

否则我们拥有的只能是那些充斥着老套情感的“煽情大电影”,又或者是在现在这样的“小资”,“慢生活”,“松弛感“,“小红书”这样的语境下诞生出来的那种无病呻吟的,空洞的所谓的“文艺片”。

补充一句,我们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部不那么标准的“捷克斯洛伐克式的隐喻片”来看,解读的密码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