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符号作為當今基本傳播手段的一種,在電影藝術中更是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電影中的符号存在于每一個片段、場景、章節中。具象與非具象的物質載體都囊括了海量的信息和隐喻,它們引導着劇情走向,表達着人物性格,暗示着主旨思想,同時解讀的角度也是千變萬化的。
白日焰火的故事發生在野性地區東北,這是一個有關性與暴力的故事,就像白日焰火這個意象符号一個是夜總會的名字,另一個是白天燃放的煙火。但很明顯的是夜總會安靜無聲,煙火無色純白,恰好都是相反的,正如張自力和吳志貞的感情一樣,是不會有任何光明的;在特殊的東北城市哈爾濱中,雪自然變成了導演利用的好工具,雪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純潔的愛情,但在片中白雪的白色與主人公錯綜複雜的關系形成了對比,同時雪作為符号出現時每次的形态都不相同,第一次張自力遇到吳志貞時雪是白色的,而到了後來的跟蹤,雪變的泥濘厚重,雪的形态也是導演在影片中留下的細節;片子中出現了大量的紅色,紅圍脖,口紅,我想紅色是最能代表性的顔色了,雖然紅圍脖一共就出現了兩次一次是第87分鐘吳志貞和張自力約會,第二次是96分鐘的時候王景春給吳志貞送紅圍脖。吳志貞戴上紅圍脖正好暗示了她想像以前一樣出賣色相救自己一命,而老闆送紅圍脖的時候被警察攔住了,這也說明了他本身的猥瑣和性無能永遠無法接近吳志貞,就像紅圍脖無法送給她;冰刀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件道具和視覺符号,它同時具有着兩面性,即能在幹淨純淨的冰面上滑行,也能成為殺人利器。冰刀暗示着一種冷酷,這種冷酷是冰冷的,我認為這也是王學兵對吳志貞的一種變态占有欲的最佳诠釋;貂皮大衣作為一個裝飾在影片中早已超越了其本身的意義,這個東北的特産是整個事件的起因,它象征着富貴和土豪,這也是逼着一個女子做出如此事件的主要原因,人們穿的越來越厚也代表了吳志貞的命運越來越走向冰冷;在這些具象和意象的不斷暗示推進下,催生出了舞蹈這一強烈的視覺符号,無論是《阿飛正傳》還是《燃燒》亦或是《小醜》都含有着主人公獨舞的片段,舞蹈代表着美,柔性的姿态和陶冶情操的文化藝術,而在結尾我們無法從廖凡的舞蹈中看到任何的美感,相反是一種肮髒,暴力的釋放,人物的這種外在表現恰恰體現了心理的焦慮和痛苦,與整個舞廳其他人的舞步又形成對比 。
白日焰火這部影片是中國第五部獲得金熊獎的電影,它的叙事邏輯清晰,人物動機合理,心理表現生動,視覺符号運用娴熟,這些更能引起觀衆的共鳴。同時視覺符号又具有着開放性和多義性,這使得觀衆更能理解其人文關懷和加深自己的理解。
視覺符号傳達:白日焰火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片段:1:05:20-1:06:50内容:即将開始的結尾槍戰戲之前,也是四組人馬首次出現在同一場景中。反黑組警長肥沙(林雪飾)約了機動部隊何文展(任達華飾)見面,希望他四點鐘不要去廣東道巡邏,與此同時,另一組機動部隊Kat(邵美琪飾 ...
本場活動由PlusOneFilms(POF)組織,在倫敦The Garden Cinema放映了黃信堯導演的短片《大佛》和長片《大佛普拉斯》,映後導演黃信堯參與了線上的Q&A環節,主持人為KCL的Chris Berry教授。 ...
受訪人:《出發》導演劉智海采訪人:發條辰,劉小黛首發(帶圖):抛開書本1917年暑期,就讀湖南第一師範的青年毛澤東,在青春與迷茫的驅使下,與學長蕭子升“窮遊”千裡,開啟了一場從激情、浪漫到失落、抗争的曆險之旅。他們用“理想”丈量世道 ...
影評|一篇文章理清坎坷的翻拍之路和與原版的差異
作者:發條辰首發(帶圖):深焦DeepFocus吳宇森今年已經是77歲的高齡,去年回歸好萊塢執導的《靜夜厮殺》上映後,今年又有一部時間跨度很久的作品與觀衆面世,即美版《喋血雙雄》。港版已是1989年的事情了,兩版時間間隔35年,主演 ...
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中有一部關于釜山國際電影節創始人金東虎的紀錄片《電影青年金東虎》(Walking in the Movies),片中采訪的影人中出現了一位許久沒有拍攝長片的韓國導演,那就是李滄東。在拍攝完短片《心跳聲》(Heart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