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雪映窗

《都挺好》餘音缭繞,《青春鬥》接檔而上。在2018年的劇集“小年”之後,小熒屏在2019年表現不俗。回顧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在金鷹獨播劇場脫穎而出,打響頭炮;《都挺好》在浙江、江蘇雙台聯播,低開高走,以原生家庭撕開血淋淋的現實瘡疤。

網劇方面,《東宮》以先甜後虐的“話梅劇”助推“東宮女孩”為人熟知,穩中有升的口碑成為圈層爆款;《奈何BOSS要娶我》領銜一票甜寵劇,在細分市場持續耕耘,讓姨母笑持續始終;還有《怒晴湘西》《失控》等作品評價不俗,拓展了各自領域的題材邊界。

...

從體量來看,台網共振的台播劇,超過了渠道單一的網劇,《知否》《都挺好》一馬當先;從口碑來看,小而美的網劇更符合年輕豆瓣網友的審美,過7分的劇集達到11部;從題材來看,古裝與家庭最受歡迎,與2018年的都市情感有所區别。

2019年Q1劇集市場,呈現出與往年截然不同的特征。

家庭、甜虐受到追捧,開拓内容邊界才能脫穎而出

2018年Q1劇集市場,都市情感劇集赢得市場、輸了口碑,反倒是近年略顯落寞的諜戰劇《風筝》《紅薔薇》《和平飯店》獲得好評。究其原因,是《談判官》《戀愛先生》《一路繁花相送》的老舊言情套路已不為觀衆所接受,劇情混亂、細節失真、演技浮誇的頑疾,并未祛除;而《風筝》《和平飯店》等作品,或站在曆史與人性高度、或在諜戰中加入密室逃脫元素,口碑不俗。

開拓内容邊界,才能脫穎而出,2019年Q1劇集市場依然如此。家庭、甜虐/甜寵等劇集的火爆,刺激了對套路劇情無動于衷的觀衆,呈現出話題與口碑齊飛的嶄新格局。

...

《都挺好》是家庭倫理,《知否》是古裝“宅鬥”,雖然故事背景截然不同,但依然都能歸結到家庭題材的框架之下。家庭倫理劇在小熒屏沉寂已久,過往大熱的《媳婦的美好時代》《回家的誘惑》等劇集,多關注家長裡短的婆媳關系、夫妻之間的婚姻危機等,《都挺好》以原生家庭為切入口,塑造了蘇明玉、蘇明成、蘇大強等多個具有代表性的鮮活人物,探讨的是情感撕裂之後的親情彌合。

《知否》改編自經典種田文,看似是“宅鬥”,其實以女性角度呈現豐富多彩的宋朝浮世繪。描摹人性惡之花、溢滿鬼蜮伎倆的宮鬥受到政策調控,恬靜又雅緻、平淡卻暗流洶湧的閨閣女子生活,雖然同樣有藏之于心的明争暗鬥,但更多的是人情練達的世俗描繪,讴歌了庶女守護親情與愛情的勇敢無畏。

...

名字就有羞恥感的《奈何BOSS要娶我》,延續了甜寵劇在網絡平台上的強勢,擊敗了同檔期陣容、制作更勝一籌的《獨孤皇後》,但Q1網劇的圈層爆款還屬于《東宮》。跳出了一味撒糖的叙事模闆,改編自經典小說的《東宮》用先甜後虐的方式獲得一大批擁趸。在玻璃渣子中找糖吃的東宮女孩,一邊大呼“好香”,一邊把瘋狂安利《東宮》。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劇情人物的營銷,成為Q1劇集的共同選擇,使得劇集熱度居高不下。如《知否》播出時的“知否四瞎子”、“白蓮天團”等精準命中網友嗨點,《都挺好》的“作爹”蘇大強也引發如潮共鳴。

台播劇表現強于網劇,渠道對題材偏好依舊明顯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在《2019中國電視劇産業發展報告》中指出,網台聯動雖然依然頻繁,但電視收視與網播量差異越發明顯,關聯度開始減弱。具體到電視收視榜單與網絡播放量排行來看,就出現《扶搖》《甜蜜暴擊》《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等劇集在網台不同平台上的偏離。

渠道偏好趨向明顯,在2019年Q1劇集市場也有呈現。在衛視收視率破一的《芝麻胡同》,以劉家成的京味劇受到關注,何冰等戲骨的演技也在播出時受到肯定,但該劇網播量至今未超過10億,不及小而美的純網劇《冷案》等作品;周播劇《小女花不棄》在浙江衛視周播劇場收視一般,但在網播平台卻表現不俗,多平台播放量達到了55.5億,甚至比大熱的《都挺好》54.2億還勝出一籌。

...

正如尹鴻指出,電視收視與網播量的差異明顯,既有網絡獨播劇的影響(如《倚天屠龍記》《怒晴湘西》《獨孤皇後》等網絡獨播劇),也有受衆年齡分布帶來的審美偏差(如《小女花不棄》《芝麻胡同》等台播聯播劇)。從題材偏好來看,古裝、武俠、甜寵、懸疑等為網絡觀衆所喜好,其中甜寵、懸疑是網絡平台所獨有;而電視觀衆對年代、都市甚至主旋律獻禮更有好感,除開台網聯播劇,《芝麻胡同》《逆流而上的你》《大江大河》獲得追捧。

在單一評價體系中看台播劇與網劇,才更有意義。2019年Q1共有5部劇收視率破1,與2018年Q1數量相當,分别是《知否》《大江大河》《芝麻胡同》《逆流而上的你》《都挺好》。

與去年相同的是,5部台播劇中3部是聯播劇,依然超過了台播劇,不過衛視之間排次發生了變化。湖南衛視的《知否》《逆流而上的你》分别排名第一與第四,超過去年第三與第五的位置,基爆偶不爆的定律顯現,古裝劇《知否》甚至登頂;北京衛視延續了2018年的強勢,擠下東方衛視拿下第二與第三的成績,正劇化嘗試成績凸顯;浙江與江蘇則依靠《都挺好》上榜,數量不及湖南與北京;東方的《芝麻胡同》與《大江大河》則未能破一。

...

2019年Q1網播量中,由于愛奇藝與優酷前後關閉前台播放量,騰訊系獨占鳌頭,不具備絕對參考性。從骨朵彈幕數、評論數、微博粉絲數、文章數等主标來看,優酷、騰訊表現略好于愛奇藝,其中《東宮》《鄉村愛情11》為優酷出品,《倚天屠龍記》《怒晴湘西》來自騰訊視頻,愛奇藝則隻有《黃金瞳》《獨家記憶》能打。根據第三方統計,優愛騰在Q1推出的獨播網劇分别為13/6/8,可見端倪——産量冠絕三大平台的愛奇藝,需要提高精品率。

共有11部豆瓣口碑過7,警惕高開低走的爛尾現象

算上跨年播出的《大江大河》和《知否》,2019年Q1共有11部劇集邁過了豆瓣7.0的門檻。其中評分最高者為《大江大河》8.9分,該劇以真切筆觸描摹出改革開放的大變革時代,不同人群在曆史洪流中的人生際遇。不過,考慮到《大江大河》主體劇情仍在2018年播出,2019年Q1豆瓣評分最高者應為7.8分的《都挺好》。

從台網平台的分布來看,台播劇占據頭部位置,但網播劇勝在數量呈壓倒優勢。11部豆瓣7.0+劇集中,具有濃厚現實主義色彩的《大江大河》《都挺好》《知否》在評分上遙遙領先,占據榜單的冠亞季軍;而網劇則占據了11席中的另外所有席位。

...

雖然網台監管标準趨同,但網劇對多元題材的包容性更強,古裝、青春、甜寵、懸疑、農村等花開多朵,顯示出旺盛生命力。小戲骨系列質量向來有保證,是流量明星遍地外的一股清流;在經曆了《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等劇口碑積累之後,愛奇藝的青春劇《獨家記憶》繼續延續了好評;同屬懸疑大類,但在推理、鑒寶等細分市場繼續拓展的《失控》《冷案》《怒晴湘西》榜上有名;此外,還有甜寵類的《東宮》與《奈何BOSS要娶我》以及超長農村劇《鄉村愛情11》等。

...

台播劇與網劇在口碑上各有千秋,精品化趨勢仍在向前演進。不過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Q1出現多部劇集高開低走的“爛尾”現象,《知否》《怒晴湘西》《都挺好》等劇,雖然口碑不俗,但開局走勢高漲,随即逐漸走低,從“神作”變成了精品,實在讓人惋惜。究其原因,或因劇情由緊轉松,或人設無法自圓其說,或對原著改動較大等,造成了劇集效果與預期相較深遠,最終影響了口碑的長線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