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片大多是未完待續的,是到影片結束方才開始的,就像李宗盛在《山丘》中唱道的那樣,“想說卻還沒說的,還很多,攢着是因為想寫成歌,讓人輕輕的唱着,淡淡的記着”。劉伽茵的《不虛此行》,有太多“想說,卻沒說”,有些是因為不願說,而有些是說不出口...
第一眼看到胡歌飾演的聞善,他的表情和體态,就在訴說着他的生活,物質的和情感的,文文弱弱的外表加上小确喪的神态,你會想到身邊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沒有棱角、缺少生氣,活着就是活着,除此無他。
聞善,網絡(ws),形成了一組絕妙的比對。 當下,以文字為生,帶着古老的意味,而網絡,是主流是統治。聞善為亡人寫悼詞,就像《她》(2013)中華金菲尼克斯飾演的西奧多,在劇變的時代中,逆流而行,但,這種逆行往往是帶有孤獨意味的,聞善的孤獨,來自于現實的擠壓,更是因理想的折翼。
他以前是個編劇,但沒寫出什麼讓自己和市場滿意的作品,直到現在他第一部作品的主人公,還占據着他的潛意識,如幽魂一般。影片為聞善做的解釋,與接受命運有關,承認自己的平凡,然後确認平凡亦值得被書寫,我認為,這個切口開得不好,太過于私人化,可能是導演的某個投射,但有自說自話之嫌,作為院線電影,面對形色觀衆,難免令人生疑。
在大部分時間裡,聞善都能保持穩定的“喪”情緒,但為什麼到齊溪飾演的邵金穗出現,聞善的情緒會開始波動,内心随之如洋蔥般被剝落?其實,這裡導演用了一組等式關系,邵金穗和網友的虛拟,聞善與邵金穗的初見,都帶有陌生成分,對陌生人吐露心事,在熟人面前堅強,是當下社會人的寫照,所以邵金穗以陌生的力量,打開了聞善久封的心事,對于文藝片來說,這是合理的。
影片在聞善的恸哭中緩緩封筆,感覺還有很多想說的,沒有說,也許是導演想留給觀衆,讓電影的生命在現實中以生活的方式繼續,所以讓聞善以歸家喻指回歸初心,以及生命進入正規;但,關于寫悼詞這一職業,特别是文字性的陳述,在影片中幾乎是缺席的,多見聞善的奔波與兜轉,罕見悼詞的形體與意蘊,這種“沒說完”,讓聞善這個人物有着與職業脫離的危險,也讓影片離地三尺。
文末聊聊胡歌,胡歌身上攜帶的破碎感與奇異的修複能力,很有趣,在看聞善的時候,你會看見一種暗情愫的湧動和傷口的結痂,他的這種能力,在吳迪身上也有體現,看過《走走停停》的朋友,可以回味一二。
【想說卻還沒說的,還很多】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破碎的心迷宮,不存在的智齒
黃曉明新片《戴假發的人》,好似《心迷宮》和《智齒》的Remix版本,隻不過,它把兩部作品的精華都丢掉了,隻剩下麸皮潦草。《戴假發的人》故事設定主要分為兩線:第一條是主人公孟中的回憶線,噩夢時常萦繞、心魔難以消除;第二條是現實中孟中調 ...
數字生命,是生命的延續還是情感的背叛?
看過《十三邀 第八季》許知遠對話桑德爾,扭過頭回望《夢境》這部電影,會驚覺關于“數字生命”的讨論,在虛拟與現實之間有着一堵情感高牆,翻過牆的人,相信“數字生命”是延續、是另一種陪伴;牆外的人,堅信這是一種情感的背叛;就像許知遠和桑德 ...
【光影之于我們的意義...】
相信很多觀衆在看完《我的朋友》之後,會覺得腦子裡面一團亂,首先這并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原因是它沒有形成叙事的回路;其次在戛然而止的結尾,我們仿佛找不到短片所要表達的主旨;最後,李默的那一句“我的朋友”,理解起來确實很有困難。如果上述 ...
【善惡之下的不完美英雄】
▶《唐山大兄》在李小龍所有作品中也算得上極好看的一部,這種好看一方面源自于演員選的好,既保證了打鬥動作的觀賞性,也因女性角色的超高顔值讓觀衆對感情戲也有了期待,文武兼備;另一方面,在人物刻畫上也有了更多的心理依據,讓作品厚實了不少, ...
《帥哥們》:青龍獎的“異類”
第45屆青龍獎公布提名名單,恐怖喜劇《帥哥們》一舉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在内的7項提名,不論怎麼看都近乎異類的《帥哥們》,緣何能博得評委青睐?不俗的本土化、出衆的表演、舒暢的體驗,以及淡淡的回味,是這部電影脫穎而出的關鍵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