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st train 被翻譯為《歸途列車》其實很容易讓人誤以為這是一個記錄車廂裡的衆生相與奇聞異事的紀錄片。但是這其實是一個家(地理意義與社會學意義并存)與遠方的故事,父母在外打工,老人在家養育子女,子女讀書、等待父母回家是幾乎每一個子女都體會過的經曆,而父母希望子女多讀書而不是打工,子女則不想讀書反而企盼早點見到世界的自由,即使辛苦也是“自由即快樂”。一場沖突便難以避免。這既是一個家與遠方遠去與歸來的故事,也是一個家庭觀念沖突與對抗的故事,在這裡沒有矯揉造作,隻有代入與無奈,以至于觀衆都覺得導演陷入了幹預與否的道德尴尬中。

不過導演的價值中立讓我們有幸在鏡頭面前看到了真實中國家庭與中國,因為這部紀錄片有意或無意地貫穿了08年雪災、奧運會與金融危機,也記錄下了在鏡頭面前毫無影響的自然狀态下的人民群衆在人潮洶湧的火車站擁擠、對峙、哭罵。鏡頭的構造非常具有非獨立紀錄片的“大制作”風格,以至于有些畫面的沖突感的營造可以被稱為“取巧”之為,但即使如此,我們也看到了白雪皚皚的梯田上疾馳的綠皮火車,看到了冬日嚴寒中幾乎無法控制人浪,看到了迫切想要見世界而出來打工的子女,看到了信仰、信念、希望與憤怒、悲傷與感慨的集合。

...
...

本片上映于2009年,而我似乎在賈樟柯的《天注定》(2014)看到了本片的影子,可能一切題材歸于生活的真實吧,對真實生活的見解也許就是英雄所見略同。對于那個年代的父母來說,自己辛苦賺錢養家支持子女,子女努力學習改變命運乃是唯一出路。而子女卻已經到了獨立與懷疑的年代,加上長期沒有父母陪伴已經未得到應得的關愛,故而做出外出打工的選擇也是情理之中。而對于我們這代人來說,我們對遠去的父母亦如是,而且我們也多了一層對大城市的詛咒——即使那裡有更美好的生活,但它們卻奪走了我們的半個家庭,奪走了家鄉的青年勞動力,奪走了本應該屬于家鄉的發展機遇。這些所謂“不利于學習”的觀念也許正是父母所壓制的,但也許隻有父母的經曆與養護,我們才有這種痛徹心扉的認知。

...

所以導演揭示的主題不僅僅在于中國處于轉型期的境遇以及普通人民群衆的平常樣貌,也在于對家與遠方這種複雜瓜葛的深刻反思,可惜後者既沒有表現全面,隻是留白,難免被人淺解主題甚至歪解主題為“揭醜”之作,但是,誰又還有勇氣像鏡頭一樣,凝視他身邊的生活與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