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直說的“電影感”是啥意思呢?為啥有的電影大家都說不像電影呢?電影語言裡通常是基于畫面、光影、剪輯來表達“意思”。在電影表達中,音樂、背景音或者靜音這些“聲音元素”的使用很重要,甚至有些時候比台詞更重要。



之前管虎拍《狗陣》,因為彭于晏的口音問題,完全融入不到西北邊陲的語言環境裡,管虎幹脆讓彭于晏不說台詞。咱不說《狗陣》這個電影好壞,咱就是說一個電影導演至少可以不用台詞,而通過角色行為、表情、情緒來完成角色塑造。



前一陣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動畫片《貓貓奇幻漂流》一句台詞沒有,但是電影的劇情表達非常清楚而準确。甚至這個電影的劇情還非常複雜。每個主角的性格差别很大。



是的,《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這個電影就很“不像一個電影”。台詞太滿,音樂太滿。所有的畫面和光影都太直白。或許導演認為自己做了設計,但并未表達出表像下的“潛台詞”。畫面和畫面之間,情節和情節之間都是短視頻式的拼接。

如果視障人士走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就很合适,用耳朵就能“聽”完整部電影,即便一些畫面會錯過,但不會影響對主線劇情的理解。

因為這個電影的主題也很淺顯,對于曾毅來說,他通過這段公路之行,解決了自己的生殖焦慮,對于男二來說,通過這段公路之旅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理想。



是的,雖然看似導演借用了“追求流量”這個話題做包裝,但是新瓶裝舊酒,電影的内核跟流量沒啥必然聯系。隻是借用了當今社會裡個人攝影設備和網絡的高度發達的背景而已。這個内核放在改革開放時期就是下海做生意,放在兩千年左右就是選秀節目大流行的背景。

而且這個導演根本不懂表演,不懂角色塑造。在這部電影裡,所有角色都有一種不合邏輯的“誇張”和“尴尬”感。所有人無一例外都像是在煞有其事地拍網絡段子。曾毅的表演跟他在網絡段子裡的表演幾乎一樣。



昨天我還在吐槽常遠表演不入門,完全是相聲演員式的即時式入戲方式。今天看了這個男二于虹的表演,就覺得常遠表演水平還行。至少常遠沒有讓觀衆感到尴尬,還有着一點矜持。

這個于虹從頭到尾一直在做作而且誇張的賣力尬演。周星馳表演時動作語言也會很誇張,但他的角色卻不會讓人感到尴尬,是因為周星馳把角色情緒給的十分飽滿,角色感情足夠支撐行為的時候,誇張的肢體是一種反差襯托。

但是在于虹的情緒十分幹癟的基礎上,五官亂飛和手舞足蹈的表達,隻會讓角色行為沒有内在支撐,像一個毫無目的的木偶小醜。

回到本題。對于新導演來說,叙事能力就是一道門檻。還真不是誰都有這個能力。“黑馬”什麼的就别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