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衆号:高詩遠的電影群島

1913年至1956年間,環球影業制作了一系列恐怖電影,在票房和評論領域均取得了巨大成功。這些作品大多改編自知名作家的文學作品,以此提升其文化價值,使恐怖電影不僅停留在娛樂層面,還具備一定的文學聲望。其中,1931年的《德古拉》成為該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進入1950年代,電視重播進一步鞏固了這些電影的觀衆基礎,并催生了一批狂熱的粉絲群體,其中不少作品被奉為“邪典電影”的代表。到了1990年代,環球影業正式确立了這些經典怪物電影的品牌化運作,通過VHS發行,使怪物形象在現代娛樂産業中得以延續。這一品牌策略帶動了複古恐怖片的市場回歸,還促成了諸多現代改編作品的誕生,例如1999年的《木乃伊》與2004年的《範海辛》。

狼人題材的電影最早可追溯至1941年,由小朗·錢尼主演的《狼人》奠定了銀幕狼人形象的基本框架。此後,這一經典怪物形象在無數改編作品中被賦予不同的叙事風格和象征意義。2010年版的《狼人》曾試圖重塑該角色,而近年來,環球影業也逐步推進旗下怪物電影宇宙的軟重啟,雖然部分作品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成績,但整體發展并不穩定。

...

此次《狼人》的改編由《升級》《隐形人》的導演雷·沃内爾接下重擔。他通過編劇《電鋸驚魂》一舉成,展現出塑造驚悚氛圍的驚人能力。然而,他于五年後再度出山執導的這部作品,可以說是整個職業生涯的失準之作。

故事主角是一個名叫Blake的男人,因為父親近期被判斷為死亡,所以不得不帶着妻子Charlotte和女兒Ginger回到他小時候居住的俄勒岡州,處理父親的遺産。在途中稍微迷了路,遇到了兒時好友Derek,并在Derek的引導下,逐漸找到記憶當中的那條路。然而,在歸途中,他們遭受了神秘生物的攻擊。這部電影的主要部分,就是Blake被感染為狼人之後,不斷發作的症狀,以及他逐漸成為新一代狼人的過程。在這種内憂外患的局面,Charlotte和Ginger需要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生存下來。

影片開頭與結尾着力渲染當地的自然美景,從父子轉換到母女,都在強調魅力之下危險與恐懼并生。這片土地被一種名為Hills Fever的病毒籠罩,還有神秘怪物出現。但是這個美學色彩對叙事究竟産生了什麼意義,“美麗”的作用是什麼,都沒被轉換為有效的主題表達,其存在是不明确的。除非在現實生活當中,俄勒岡州代表了某種符号,擊殺狼人其實就相當于趕走當地居民,從城市前來的外來者占據當地。若真有這層表達在裡面,那或許可以說這種隐喻是高級的。

...
...

影片開頭鋪設的父子關系,帶有強烈的父權制壓迫感。童年時期的Blake生活在父親的嚴苛控制之下,接受近乎軍事化的訓練。Blake的父親是一個極端的生存主義者,他必須嚴格執行父親的命令,并稱其為sir,否則便會遭受斥責。

...

成年後,Blake生活在現代都市,成為一名作家,并且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看似拜托了父親的陰影,遠離叢林和野獸的襲擊,但是父親的影子依舊根植于他的行為模式之中。他對女兒Ginger的管控顯露出與其父親相似的暴力傾向,焦慮、不安、強烈的控制欲,成為這對父子在不同環境下共同的性格特征。Blake的父親是叢林中的冷酷硬漢,而Blake則是都市中的焦慮者,盡管身份截然不同,但潛藏的暴力和怒火卻一脈相承。

...

本以為影片會進一步探讨原生家庭的影響與父權在代際之間的延續,然而當一家人抵達俄勒岡州後,這條叙事線索戛然而止。Blake與父親的矛盾、他與妻女的關系、代際暴力的傳遞等議題,最終隻是狼人設定的背景闆,與核心故事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關聯,削弱了電影的情感深度與主題的連貫性。

當一家三口在路途中遇見Blake的舊日好友Derek時,妻子Charlotte顯得異常緊張,反複要求Blake趕快離開。然而,這種緊張感的來源并未得到有效解釋,似乎僅僅隻是單純因為Derek持有槍支。Derek的行為亦顯得極其怪異,他對Blake說話的語氣,像是他已經占領了Blake的房産。在車上說出令人不安的話,種種細節都在暗示他可能與狼人或某種更大的陰謀有關,甚至一度以為他要在車上把他們一家三口殺掉。

結果,最終的答案就是最簡單的那個!Blake确實走錯了路,而Derek也僅僅是一個普通人,他在遇到狼人襲擊後迅速下線,唯一的作用便是讓Charlotte在結局能夠撿到他的槍,妥妥的工具人。這種處理方式削弱了懸疑的層次,讓Derek這一角色的塑造流于表面,未能真正推動劇情發展。

...

電影在視覺呈現上也存在較大問題。過度昏暗的攝影,使得大量關鍵場景難以辨認,影響觀衆對叙事的理解。盡管恐怖片通常依賴黑暗來制造未知感,但合理的光影調度是前提,觀衆必須在視覺上清晰地感知威脅的存在,這樣才能産生緊張感。但是這個片子是純黑,而且從頭黑到尾,原本可能精彩的恐怖瞬間壓根就看不見,嚴重影響觀影體驗。

...

當然,影片在某些視覺設計上仍展現出一定的創意。例如影片時常采用長鏡頭,在狼人視角與人類視角之間轉換。當畫面切入狼人視角時,影像變得清晰明亮,但語言卻變得模糊難懂,而當鏡頭回到Charlotte的視角,畫面再次變暗,語言恢複為英語,做到了用鏡頭調度來展現了人類與野獸之間的感知差異。

...

此外,雷·沃納爾作為資深恐怖片導演,仍在本片中零星展現出一定的驚悚叙事技巧。例如,他利用擋風玻璃的模糊、溫室塑料棚頂的透明等元素,設計出具有壓迫感的恐怖場面。甚至,他還緻敬了《電鋸驚魂》中的鋸腿橋段。

可是影片始終沒有去嘗試解決一個終極問題:狼人是什麼?狼人與父親之間有什麼關系?狼人本應是富有象征意義的怪物,代表着人性與獸性的交錯、理性與野性的對抗。可是這部片子并未賦予狼人足夠的戲劇張力,而是将其降格為純粹的“喪屍化”生物。狼人失去了作為個體的掙紮與痛苦,淪為單純的威脅性存在。

如果影片最終想以Blake讓Charlotte親手射殺他作為人性的表達,那麼這一主題完全可以應用于任何怪物設定,好比喪屍電影早已多次使用這一橋段,并無特殊性。狼人作為一個經典的恐怖電影形象,本應承載更複雜的心理和社會隐喻,這也是其最大的價值所在,但本片的處理方式未能挖掘這一意象的獨特性,使得狼人形象的塑造顯得蒼白無力。

...

個人評分: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