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類紀錄片如何更加有趣,吸引到年輕群體,是我們在持續關注和讨論的議題。
面對幾千年的曆史,創作者們其實從不擔心缺乏節目的創作靈感,困擾大家的更多是如何以輕松的方式進行題材呈現,避免略帶有“教育性”的曆史紀錄片,被局限在 “曲高和寡”的小圈層裡。
當然,面對這樣的創作困境,每年依然會有幾檔别出心裁的曆史紀錄片突出重圍。
如果要推薦今年的一檔優質曆史類紀錄片,B站的《不止考古·我與三星堆》(後簡稱《不止考古》)是冷眼的年末驚喜。
目前節目的豆瓣評分已達至9.1。在觀衆的評價中,冷眼特别留意了年輕群體的觀感,類似“好酷”、“可愛”、“上頭”的形容頻繁出現。
(圖片來源于:豆瓣)
“史實不虛,叙事不拘”是B站一直以來的曆史類紀錄片創作原則。
那究竟要怎樣“不拘”?
借由《不止考古》,我們拆開節目,一起來聊一下。
網絡化重塑:新語境的話語表達
首先,我們要想明白我們所強調的“年輕化表達”中的“表達”究竟是什麼?
如果叙事主要是依托于旁白推進的話,那“旁白”的設計就必須成為創作者們關注的重點。
從過往專題片嚴肅說教的模式,向輕松生動的講述進行轉變,是我們的必經之路。
面對這一議題,以“朋友的身份”進行講述,是《不止考古》給出的答案。
以片中的人物介紹為例,第一期的主要人物,K8祭祀坑發掘負責人趙昊在旁白裡的稱呼是“坑長”。
三星堆另一發掘者喬鋼,是一位騎小電驢玩漂移的行家。
在之後的幾期中,旁白向我們透露了身為考古分隊小隊長的王瑞,還有着“班車司機”的副業。
大家口中的“冉哥”,擁有多重身份,像“25小時高強度會議人”,“北大考古學博士”,“年輕考古人心靈按摩師”,“發掘現場氣氛調解員”,“三星堆動物園唯一指定園長”等等。
我們可以發現,在《不止考古》中,我們不再是通過冷冰冰的職務來了解人物。而是在短短幾個字的叙述中,就能一下子感受到人物各自的亮點和标簽。
不止于此,在對文物進行描述與講解時,旁白也使用了“朋友的身份”。
在旁白的講述下,它們是“在巴蜀之地痛飲了太多芳醴,一醉就是3000多年”的大口尊,“結束了深居簡出生活,準備出去見人”的大面具,修複館裡等待考古人修複的“一位奇奇怪怪的貴客”。
用“輕松”對抗“沉重”,在網絡化的大環境中,節目構建出了一套年輕的話語體系。
旁白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傳授者,而是與觀衆平等交流的分享者。
這套更加平等的話語體系也可以激發觀衆更多的參與感。以“朋友的身份”,觀衆們會更加主動地想去了解考古人和他們的工作生活,而非僅僅作為被動的聽衆,完成某次考古知識的學習。
除了旁白,節目中的主人公,也就是考古人,在紀錄片中也承擔着極為重要的“表達的角色”。
他們作為故事的主角,比起第三視角的叙述,其表達更加具有真實性。
這裡的真實性,不再是以往紀錄片中生硬的“套路訪談”,而是把考古人當做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從工作場景中捕捉他們鮮活生動的心境。
在《不止考古》中,經常可以看到考古人在工作時的互相調侃和吐槽。
例如節目第一期,隔着一堵牆工作的趙昊與喬鋼,一個負責艙内的文物挖掘,一個負責艙外的空間探索。
而兩人卻互相“看不上”對方的工作,身在艙外的喬剛說,裡面的工作相對比較簡單,就是取東西,做記錄。身在艙内的趙昊也回“怼”道,喬鋼那邊沒有什麼大建築,很多都是靠想象的。
兩人的“花式調侃”讓觀衆自然而然地對他們的工作内容也有了一定了解。
用“趣味”打破“嚴肅”,考古人也尋找到了與年輕觀衆的對話方式。
除了工作内容的講述,面對一些較為嚴肅沉重的話題時,《不止考古》也同樣選擇了一種較為輕松的表達。
艙内K8大師姐何曉歌由于長期趴跪在升降闆上開展發掘工作,造成膝蓋受傷。當同事趙昊問起時,曉歌輕松回應道,她算輕微的,她的老師連軟骨都磨沒了。
随後,曉歌還向大家展示她從趴姿到起身的“圓規式”起立動作。
相比以往借由他人之口的歌頌與稱贊,《不止考古》用了一種生活中的幽默,讓觀衆同樣感受到了考古工作的艱辛。
這些調侃和吐槽其實不止是一種簡單的表達樣式,而是更接近于一種吸引年輕觀衆的互聯網符号。換句話說,這樣的富有幽默感的話語體系,更貼近當下年輕觀衆的交流方式。
《不止考古》,借由輕松的語境,傳遞了講述的内容與價值核心。
立體化叙事:增強觀衆的“沉浸感”
打造“沉浸感”,是影視作品吸引觀衆的常用手段。
如何打造“沉浸感”?首先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大概是運用各種高科技技術,對場景進行完美還原。
但這對于既根植于曆史,又要強調紀實性的紀錄片來說,又該怎麼做呢?
在這件事上,我們或許可以借鑒一下《不止考古》的叙事技巧。
具有懸念感的叙事,是《不止考古》的“注意力密碼”。
在節目中,創作者們通過情節裡一個個未知的答案吸引着觀衆,把沉浸感貫穿在了紀錄片的叙事中。
以第二期為例,其中的一個小故事從考古人王瑞在清晨偶然發現的一塊神秘石頭展開。跟随王瑞的思考,神秘的石頭開始有了多重“可疑”身份。為了繼續尋找古蜀人的生活痕迹,王瑞來到了勘查已久的“4834”探方開始探索,但困難接踵而至。
随後,在另一位考古工作者冉哥的幫助下,王瑞重拾希望,繼續卯足勁頭想挖出兵器或尋找到人骨痕迹。可最終誰也未曾想到,王瑞忙活了半天卻一無所獲,隻有幾個空空如也的方坑。
這是一個極為大膽,但冷眼十分欣賞的叙事片段。
冷眼想借用節目中的一句旁白來總結:“結果,可能沒有預設的精彩,過程,一定非比尋常。”
同樣,在第一期中,趙昊也在金面具的紅斑猜想中,抛出一個又一個問題。
金面具上的紅斑是自然形成還是人為?
光譜實驗能否成功?
刑偵片中的魯米諾試劑,是否能驗證對于血迹殘留的猜測?
而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觀衆跟随考古人共同探索,在過程中一步步得知的。
比起對已經出土的文物進行講述,帶領觀衆一起感受考古的曲折,是另一種更有趣的“沉浸式”旅程。
故事化建構:連接考古背後的情感
當我們談到考古紀錄片的傳播困境時,往往會習慣性地把主要原因歸結于其題材的小衆。
但在冷眼看來,“小衆”從來不是破圈的限制。
傳播的壁壘究竟是什麼?
是我們所缺少一份“當下的情感”。
我們在創作中時常在關注人們對過去曆史的熱愛與連結,而忽略“正在發生着的事情”。
《不止考古》不止于什麼?
冷眼的解釋是,不止于過去的“古”,而是延伸到由“過去的古”而組成的“現在的情”。
第一期記錄了K8考古小分隊為團隊成員郭曉歌聚餐慶生的片段,隊員精心準備了帶有“太陽輪”專屬圖案的神秘蛋糕,晚餐結束後,大家圍聚院子中央一起唱歌。
這一瞬間,他們不隻是同事,更像是彼此送去溫暖的朋友。
影片第二期,在結束田野發掘任務後,站長帶領散落在田野各處的考古人相聚一堂,在聊天中,“冉哥”不僅對幾個年輕考古隊員的過往工作曆曆在目,還操心起隊員們的“感情問題”。
在這一瞬間,他們又更像是彼此關心的親人。
第三期中,當50歲的老郭給師父楊曉邬摘桃吃,不禁讓師父想起當年他還是小郭時,用泥巴捏出一個假古董的調皮往事。
這是通過師父的回憶,向觀衆娓娓道來師徒情的深厚。
實際上,郭老師就是土生土長的三星村人,從小就在發掘現場附近玩耍,才會有了“用泥捏文物”的經曆。一段潛藏着的土地情,給整個叙事又增添了一份情感的厚度。
在後面的鏡頭下,曾大爺徒步下班回家,與家人共享飯菜,業餘時喝茶、打麻将的愛好,這些不經意的生活點滴,記錄着最珍貴的“煙火氣”。
這些埋藏在考古背後的點滴情感,無限削弱了觀衆對考古領域,以及三星堆這片土地的陌生,用“情感”搭建起了熟悉場域,。
此刻,冷眼也在思考,身處互聯網之下,當創作者們在追求華麗的視聽技術,反轉的叙事表達和罕見奇特的人物形象時,或許返璞歸真的平凡才是作品通往觀衆内心的“一把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