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早期作品,合集裡收錄的最早作品。
非常震撼的是能夠直接打破第四面牆用故事人物與觀衆交流,這時刻提醒了我們,這是一部電影。而主人公這曲折的人生也是一部電影,是在一位被塑造“似導演”一般的人物操控着的。
而伯格曼在這裡把這個人物具像化到情節中,也很令人感到眼前一亮
故事呢則是偏向了一絲絲好萊塢的味兒,但也可以看出這在後面他的巨大轉變的潛力
伯格曼早期作品,合集裡收錄的最早作品。
非常震撼的是能夠直接打破第四面牆用故事人物與觀衆交流,這時刻提醒了我們,這是一部電影。而主人公這曲折的人生也是一部電影,是在一位被塑造“似導演”一般的人物操控着的。
而伯格曼在這裡把這個人物具像化到情節中,也很令人感到眼前一亮
故事呢則是偏向了一絲絲好萊塢的味兒,但也可以看出這在後面他的巨大轉變的潛力
這是穆爾瑙拍攝的第十部電影,同時也是在穆爾瑙的作品中獲得主要批評界共識的一部。但我認為,如果沒有那段使用表現主義技法的結尾場景——在樓梯上投下陰影并殺死艾倫的畫面——那麼《諾斯費拉圖》(1922)很可能會淪為穆爾瑙電影生涯中的一部平 ...
攝影機動了,但從未以如此生動而美麗的方式動過。穆爾瑙的首次攝影機運動始于《幻影》(1922),其中坍塌的城堡也對應了本片中倒塌的建築,但《幻影》更進一步,比如追逐的影子。《最後一笑》(1924)中的影子延續了穆爾瑙一貫的表現主義實踐 ...
關于《榮光之墓》(Cemetery of Splendor, 2015),對我而言,它可能是阿彼察邦風格中節奏與叙事最為契合的一部,或者換個不那麼好聽的說法——這部電影的故事太輕了,輕到阿彼察邦可以輕松駕馭,從而營造出一種和諧。我能 ...
“手”是貫穿始終的母題,同時也是一個枯萎的母題。它出現在第一幕——那是一個親密而動人的鏡頭,燈光處理得極其細膩。在接下來的叙事中,手逐漸退居邊緣,成為特呂弗令人困惑的攝影語言的一部分,從鏡頭的搖移到最終落在手上的定格,它呈現出人類最 ...
弗朗索瓦·特呂弗的第一部、也是現存的唯一一部短片——真正的第一部叫《訪問》(VISIT),可能已經遺失了。這部短片由克洛德·夏布羅爾的處女作《美麗的塞爾日》(1958)中的男女主角出演,片中在電影院放映的電影也很可能是李維特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