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至七時的克萊奧Cléode5à7(1962) 五至七時的奇奧/五至七時的克利奧/五點到七點的克萊奧/克萊歐的五到七/克萊奧的五點到七點/5點到7點的克萊奧/Cleofrom5to7

導演:阿涅斯·瓦爾達

編劇:阿涅斯·瓦爾達

主演:主演:科琳娜·馬爾尚/安托萬·布爾塞耶/多米妮克·達夫雷/多蘿泰·布蘭克/米歇爾·勒格朗/約瑟·路易斯·德·維拉龍卡/盧瓦·帕揚/RenéeDuchateau/呂西安娜·馬爾尚/塞吉·科波爾/讓-呂克·戈達爾/安娜·卡裡娜

語言:法語

類型:劇情/喜劇/音樂

上映日期:1962-04-11(法國)

法國/意大利 90分钟

五至七時的克萊奧Cléode5à7(1962)的劇情介紹

巴黎,下午五至七時。美麗的女歌手克萊奧(柯琳妮·瑪錢德CorinneMarchand飾)正遊蕩在巴黎街頭。她一襲黑衣,摘掉假發,面無聲色地穿越着内心中的恐懼與焦灼。一切都由一份體檢報告引發,她擔心自己會如占蔔的人所言,患上胃癌。忐忑不安的克萊奧遊走在巴黎街頭、咖啡廳、或是家裡,遇到了各類形形色色的男人,她的情人或是朋友,對他們訴說她生命中的每一個段落,但似乎沒人真正理解她。直到最後,她遇見了即将遠赴阿爾及利亞戰場的年輕士兵。在與他的交談下,克萊奧開始重新看到了世界,坦然地面對現實。
由法國女導演阿涅斯·瓦爾達執導的成名作《五至七時的奇奧》,是新浪潮電影中一部舉足輕重的作品。本片入圍1962年第1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榈獎。

五至七時的克萊奧Cléode5à7(1962)的短評

  • 哼哼.floweray

    現在想想,電影真特麼有意思,無論是因為早期的膠卷時長原因,還是因為經濟賬或觀影效果的原因,最常見的90分鐘,既能描繪一個人事無巨細的一生,又能表現一群人驚鴻一瞥的一刻。
    它何止延長了我三倍的生命,更拓寬了我生命的深度。
    怪不得老有人說我跟談過十幾個甚或幾十個女朋友一樣,在電影裡,那才是閱女無數。

  • 雜技演員

    女人拒絕醜陋,害怕平淡,恐懼死亡。她歇斯底裡,然後戀物;她賣弄風情,但難掩騷動;她自戀自賞,因此更加自卑。她若即若離,卻隻願獨善其身;她欲拒還迎,最終選擇了釋然。“我以為人人都在看着我,我眼裡隻有自己,這讓我疲憊不堪。”

  • 蘆哲峰

    很多人說瓦爾達是“女版戈達爾”,要我看比戈達爾細膩多了。爾達已抵達,達爾未達爾。

  • seamouse

    無論裝逼與否,新浪潮代表作總能讓我不自覺的進行一些行為模仿,譬如一進博物館就玩笑說看誰跑得快,一到中東國家的賓館洗手間就裝作自己被拷打,一上歐洲城市的街頭就旋轉着做賣報态,當然是體現某種共同信息趣味的人來瘋。看完此片後的次日,我也在下午5點到7點留意了自身。克萊奧怎麼能做這麼多事!

  • 冰紅深藍

    1.不僅電影與真實時間同步,還再現了死亡恐懼與尋求真我的心理時間。2.快切的主觀鏡頭-街邊行人+相關人物,咖啡館顧客描摹,櫥窗/鏡中疊影。3.高達與卡裡娜的無聲短片,擺脫墨鏡與脫去假發,戴不合時宜的黑帽,人體模特的隐喻異曲同工。4.與臨行士兵(另一"将死之人")的邂逅讓克萊爾袒露自我。(9.0/10)

  • 胤祥

    一個女人生命中的一個半小時。故事時間和影片時間等長。其實可以更先鋒一點,全片黑白混用,凡克萊奧的主觀鏡頭皆用黑白,其餘則用彩色,鏡頭調度上也多做一些分立(所謂不分享畫面空間)。瓦爾達的片子真是好,結構精巧,叙事流暢,情感充沛。本片音樂有結構性的作用,主觀鏡和移動鏡頭也頗贊。

  • 與碟私奔

    DVD時代沒有看過的電影,現在成了電影經典,不看感覺不好意思和别人對話。電影是流動畫面,從下午五點到晚上七點而且拍攝也是按照這個時間拍攝,從電影畫面裡面的路人眼光看,這部電影幾乎就是半紀錄片創作,長鏡頭,片中片,各種各樣的調度,當然是導演的成名作也是著名的電影代表作,看過而已!

  • Lies and lies

    沒想到是這樣中産的Cleo。不過也恰如其分,中産才擁有鐘表和“時刻”。所以最後士兵人為将“七點”提前,是一種來自無産的反叛。多餘的半個小時,是給愛情的吧。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五至七時的克萊奧Cléode5à7(1962)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