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新銳導演奧尼奧爾·保羅2016年憑借一部《看不見的客人》,将一部劇情本來很簡單的電影,通過人物之間的心理博弈把懸疑推理電影推向了新高度。豆瓣評分高達8.8分,并一舉沖進豆瓣排行榜第65名。

...

今年,他再次推出了一部自編自導的電影《海市蜃樓》,今天正式在中國内地上映。在知乎問題“如何評價電影《海市蜃樓》”下面,或許是為了宣傳,或許是出于答疑解惑,導演親自回答了該問題。


...

以下是他的部分原話:

大概五年前,我和當時的伴侶住在一起,她希望和我有個孩子。不知怎麼的,我對這段感情開始感到不确定。所以我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是我想要的,當我開始這麼想的時候,一切都崩潰了。一切的起因是她想要一個孩子。我也不确定自己的感情是什麼樣的,我們分手後,我開始思考,我以為我的生活是這樣的,但事實上不是我想的那個。

所以我開始想,(拍一部電影)展示一個人物的生活。它可能是一個普通人看來完美的生活。某一刻,你打破了這個生活,進入了另外一個現實。在那個現實裡,你并沒有孩子。我希望展示這樣兩個平行的故事,在這兩個對抗中發生了什麼?這更像一個鏡面故事,這就是我故事的創作來源。這是來自我個人的思考和體驗,我把我個人的想法和劇本中這個人物分享,拍出了這個電影。我覺得展現一個完美的生活然後把他打碎的過程是很有趣的。有一天一覺醒來,你已經處于一個新的現實當中,你是誰,你還保有過去的記憶,那接下來會怎麼發展?這個很有趣。

以上是導演在創作這部電影時的初衷,以及電影劇情的沖突來源。

《海市蜃樓》雖然定義為懸疑驚悚電影,但是劇情的呈現方式依然和《看不見的客人》一樣,都是先交代了犯罪真相,然後通過“反轉”和人物間的沖突來表現創作者的價值觀,并引領觀衆思考。


...

為了方便講解,我大緻說一下主要劇情。一個電閃雷鳴的夜晚,薇拉睡到半夜,突然聽到剛從家裡的小倉庫搬出來的舊電視機發出聲音。她走進客廳,發現裡面有個小孩可以和她對話,而這個小孩正是新聞報道的25年前目睹了鄰居安吉爾殺害妻子,随後逃跑時意外被車撞到并緻死的尼克。

薇拉震驚之下告誡尼克不要出門,尼克聽從了勸誡,免于一死。

當薇拉從昏睡中醒來時,她發現躺在了醫院的床上,而且自己的生活完全變了——她的職位由原來的普通醫生變成了醫院的大佬,女兒和丈夫一起消失。為了找回女兒和原有的家庭,在警長的幫助下,他一步步發現了25年前的兇殺真相,以及自己曾以為傲的婚姻真相。


...

《海市蜃樓》有趣的地方在于通過拯救小男孩改變了25年前的現實世界,并構建出另一個平行時空的科幻設定,将“周公夢蝶”這樣不可能的故事在電影中真實呈現。這也是導演提到的“鏡面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電影主要對親情和愛情進行了探讨。

薇拉因為救小男孩尼克導緻進入了另一個平行時空,但是記憶卻停留在原有時空裡。相比原有的生活,這個時空就像一場美麗的“夢”(下面将這個時空以“夢”代替),她有體面的工作,還有一個深愛自己的丈夫。而且在這個夢裡,她還發現現實世界的丈夫其實是個渣男,利用出差的機會與别的女人混在了一起。


...

但是,這個夢唯一的缺憾是,她失去了最愛的女兒。

為了找回自己的女兒,她甯願跳樓自殺逼迫夢裡的丈夫重新通過電視機扭轉時空拯救自己,也不留下來。這大概就是導演對于女人在親情方面的價值觀——對于一個母親來說,親情大于愛情。

但是倘若我們将這個時空視為真實世界,而把有女兒的時空視作夢,那可能就會不一樣了。

尼克活下來之後,為了找到那個通過電視機拯救他的薇拉。從小到大,他一直通過電視機看到的路牌得到的信息堅持在那個地方等她,他甚至放棄了當歌手的夢想。終于等到她并和她相識相愛之後,他還得瞞着她曾經在另一個時空裡救過他的真相。

盡管最終薇拉一覺醒來之後通過夢境(原來的時空記憶)知道了真相,而且決心回到夢裡找回她的女兒,尼克依然選擇幫助她——以通過電視機自己救25年前的自己的方式。對于尼克而言,愛情大于一切。

...

然而,對于改變後的平行時空而言,薇拉是在放棄現實當中擁有的愛情和事業,而去追逐一個記憶當中的,不一定能獲得的親情;對于尼克而言,他放棄成為歌手的夢想,去長久的等待一個通過電視機認識的陌生女人,最終又再次為了幫助對方實現心願,付出一切。

明知都是夢,但他們兩人都把各自的夢當真。

此外,電影裡另一個“殺妻案”的故事我還一點沒提。


...

在這個犯罪故事裡,安傑喜歡上鄰居克萊拉。他趁着妻子希爾達外出,便把克萊拉叫到了家裡,以便做日常運動。不料因為天氣原因,希爾達突然去而複返,抓到丈夫出軌現場的希爾達一怒之下拿起西瓜刀準備幹掉克萊拉洩憤,無奈一通亂打之後被反殺。

安傑為了掩蓋罪行,通過克萊拉的哥哥僞造了妻子的外出記錄,并把妻子的屍骨埋到了屠宰場的地下室。


...

而唯一目睹分屍現場的小男孩尼克,因為證據不足,沒能将安傑定罪。

在這個故事當中,希爾達其實已經察覺了丈夫出軌,外出隻是為了獲得真相的借口,但是當真相擺在面前時卻沒能控制情緒,最終害死自己。她為了維護自己原有的幸福生活——夢,不惜拿刀殺人;安傑為了維護愛情,不惜替愛人掩蓋罪行,即使在小男孩死去的那個時空裡的新聞報道中,他也把自己當成了殺人兇手,還主動說出了埋藏屍體的地點。

明知都是夢,奈何總當真。因為執念而當真,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心安理得地面對自己而當真!


...

故事和心得講完了,最後吐槽一下電影。

《海市蜃樓》和《看不見的客人》相似,都是通過大量的反轉來講完一個故事。《看不見的客人》是通過假設劇情走向來反轉,《海市蜃樓》是通過時空變化的科幻設定來反轉。所以看《看不見的客人》會讓人有那種“謊言被拆穿”而脊背冒汗的刺激與震撼,而《海市蜃樓》隻有震撼,沒有刺激!

《海市蜃樓》的反轉隻是為了還原事實,然後通過人物的選擇去探讨真實世界與記憶哪個更重要的哲學意義。然而這樣一來,因為反轉的次數太多,在電影形式層面的過分展現使得其中的意義探讨變得了無生趣,甚至對于一個從電影一開始就知曉的故事而言,多次的反轉讓電影本身的科幻設定的“不真實性”更加凸顯。

...

在我看來,一部科幻電影能讓觀衆喜歡,在于盡管其中的科幻設定我們都知道不真實,但劇情隻要在視覺沖擊或者意義探讨反面随着設定在一直改變(有層次),就能讓我保持耐心看下去。

而當它用在《海市蜃樓》這樣一部夾雜着推理的懸疑類型電影當中後,反轉的多次出現将科幻設定的“不真實性”反複凸顯,從而變得令人乏味。這好比将一盤菜給到一個剛學做菜的學徒手裡,無論火大還是火小,學徒都用同樣的姿勢在那炒,炒的人覺得倒是學得挺開心,看得人估計很快就受不了了。


...

此外,雖然以上我們提到(包括導演自己)《海市蜃樓》意在探讨記憶(我理解成夢)與真實之間的區别,但是電影中薇拉在回憶起與尼克的幸福生活後,仍然為尋找女兒不顧一切(以死相逼)的那一瞬間總覺得缺乏說服性(或許是兩位演員的表演功力欠佳),再次給了我不好的印象。

真實也好,夢境也罷,都是為了在當下圖個樂子而已。

創意有,樂子就談不上了,所以我最多給《海市蜃樓》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