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奏》作為ADV遊戲改動畫其無疑是平庸且問題多多的。遊戲劇情演出上文字文本于觀者腦中構建的想象能指被鏡頭機械逐漸模糊、消解,并在渡邊祐記手下被賦予鏡頭、作畫、以及日本商業動畫制作體制中的種種枷鎖。跨媒介文本改編本就不容易,即便是在鷹角作為中資方、海貓絡合物參與監制的情況下,本片依舊顯得有些“水土不服”。近兩個月以來,少了“國産手遊改動畫矮子裡挑将軍”的宣發紅利、卸下濾鏡後,我的确能看到本片在有限的預算下,着力構建“電影院”視聽體驗的潛力,21:9畫幅、柔光攝影、大場定景與BGM缺失後“我們”與泰拉“世界”的氛圍鋪墊也顯示出了其野心,這也是《明日方舟》原作設定/叙事上的長處。奈何種種因素讓本片沒達到應有的預期。是渡邊原畫轉監督的思路問題?是出資方錢沒給足?是《明日方舟》原作前三章的劇情本就不太行?但最終結果就是:我作為一個玩了兩年《方舟》的原作黨,覺得《黎明前奏》平庸得無話可說。不過我還是會繼續看下去,因為後面《方舟》的劇情從第五章開始脫離了鋪墊期、沒這麼流水賬并開始精彩起來了。這麼說來,如果有人看完《黎明前奏》後能對手遊原作産生興趣,那本片在商業上“拉新”的首要目的就算是達到了。
字數不夠了,放長評裡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16bit》到邪典的《21世紀》
2024.08.23,《16bit的感動》帶來的美好幻想莫過于制作者們以為21世紀的大夥想象力很豐沛,而不必陷入決斷主義者們所選擇的小叙事于固化的單一建築結構中産生的無止境内卷,可以給處于市場暗面的“夕陽紅”們留一條出路、以及近兩年 ...
獻給倒懸少女的鋼琴奏鳴曲
2024.08.04,通篇看完乃是一種強烈的“解離”與“倒錯”之感。從開篇巴黎的下水道與地下墓穴,源自《刺客信條》裡戴着兜帽的兄弟會成員接過奧運聖火、一個快速的升鏡頭拉至“地表”上紀念古希臘衆神的狂歡儀式開始,整個開幕式的架構不僅是 ...
2024.05.10,斷斷續續在b站看完。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曆史使命本然的屬于電影呢?”戈達爾答曰:”圖像(image)“——“我心中理想的電影史不僅要以時間順序來叙述,甚至還要用點‘考古’或‘生物學’的眼光去闡釋。”在論文電影中 ...
死亡、世界、時間、旅途,進行葬送
2024.03.24,“世界的意義必定在于世界之外…凡是可以說的東西,都可以說清楚的。而對于不可言說的,我們都理應保持沉默”——比如死亡。《葬送》的悲劇在于時間,更在于“芙麗蓮的個體之世界”與圍繞在其周遭的“「我們(私達)」所構成之 ...
(叛逆,不分段)“就算不記得念書時的事了,她也都還記得書上念過的内容。”而寫滿「楓」的記憶和願望的日記本重新被「花楓」閱讀,是兩種記憶、兩種“自我”的對撞與流變,讓“日記本”和二人共享的“身體”一起,成為了「楓」這一幽靈性存在的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