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宣帝劉詢是西漢的第十位皇帝,他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過牢獄之苦的皇帝。

《西域大都護 (2012)》中的漢宣帝劉詢
劉詢剛出生僅數月的時候,就被投入大牢,被關了将近四年。
劉詢是被他的曾祖父關起來的,他的曾祖父是漢武帝劉徹,西漢的第七位皇帝。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晚年變得多疑起來。由于身體不好,經常生病,便疑心周圍人用“巫蠱之術”害他。
征和二年(前91年),酷吏江充與太子劉據不和,他怕劉據繼位後會殺他,便栽贓陷害,在太子府中“搜”到了桐木做的人偶。劉據一時倉皇,無奈之下,隻好起兵,結果兵敗自缢而死。劉據一家三子一女都被漢武帝殺死。這個事件被稱為“巫蠱之禍”。受此案牽連,死亡數萬人。後來,武帝發現太子并無反意,後悔莫及。
太子劉據有一個孫子,叫劉病已,當時還是個嬰兒,隻有幾個月大。因為年幼,得免一死,但還是被投入大牢。還在襁褓之中的病已在獄中遇到了他的貴人,這就是廷尉監丙吉。
丙吉知道太子本來冤枉,劉病已更是無辜,便對他格外照顧,還在獄中挑了兩個女囚胡組和郭征卿做他的乳母,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丙吉故意拖延案件的審理,希望可以保護劉病已。在獄中,病已生了幾場大病,都是丙吉加緻醫藥,安排乳母悉心照料,才得以恢複。

《古聖賢像傳略》中的丙吉像
“巫蠱之禍”連年不絕。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病重,有人向他報告說,長安獄中有天子氣。武帝下令,不分輕重處死長安獄中所有的犯人。當使者郭穰晚上趕到丙吉所在的監獄時,丙吉關閉大門,拒不接納使者。次日早上,郭穰回去彈劾丙吉,武帝聽聞後,說此及天意,因而撤回旨意,并因此大赦天下。劉病已才得以保全性命,終于得以出獄。丙吉用自己的俸祿繼續雇傭乳母,照顧病已,直到幾個月後,丙吉将病已送到其祖母史良娣家中,由史良娣的媽媽貞君撫養。
巫蠱事連歲不絕。至後元二年,武帝疾,往來長楊、五柞宮,望氣者言長安獄中有天子氣,上遣使者分條中都官獄系者,輕重皆殺之。内谒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獄,吉拒閉,使者不得入,曾孫賴吉得全。因遭大赦,吉乃載曾孫送祖母史良娣家。——《漢書·宣帝紀》
大将軍霍光十分賞識丙吉,升他做光祿大夫給事中。大赦僅幾日後武帝駕崩,七歲的昭帝劉弗陵即位。武帝遺诏中,将劉病已錄入皇家宗譜。始元二年(前85年),劉病已從史家搬出,被養于掖庭。
元平元年(前74年),昭帝駕崩,霍光迎立昌邑王劉賀為帝。劉賀荒唐無行,二十七天後即被廢。這時,丙吉向霍光推薦劉病已。元平元年秋七月庚申(前74年9月10日),劉病已登基,是為漢宣帝。十年後,改名劉詢。
宣帝即位後,封丙吉為關内侯。地節三年(前67年),升任太子太傅,後調任禦史大夫。
丙吉自己則非常低調,對自己以前對宣帝的恩德閉口不談,滿朝文武包括劉詢自己都不知道丙吉的功勞。
直到地節四年(前66年),宣帝清除了霍氏一族(霍光已于兩年前去世),得以親政。在他檢查尚書省的工作時,有一個名為則的婢女讓他的丈夫上書,說自己有養育宣帝的功勞,還說丙吉知道當時的情況。丙吉說:“你曾經因為照看皇曾孫不力,挨過鞭子,哪裡有功呢。要說有功,當是渭城胡組、淮陽郭徵卿二人。”宣帝派人找胡郭二人,都已去世,重賞了他們的子孫,免則為庶人,賜錢十萬。宣帝這才知道丙吉對自己舊有大恩。
及霍氏誅,上躬親政,省尚書事。是時,掖庭宮婢則令民夫上書,自陳嘗有阿保之功。章下掖庭令考問,則辭引使者丙吉知狀。掖庭令将則詣禦史府以視吉。吉識,謂則曰:“汝嘗坐養皇曾孫不謹督笞,汝安得有功?獨渭城胡組、淮陽郭徵卿有恩耳。”分别奏組等共養勞苦狀。诏吉求組、征卿,已死,有子孫,皆受厚賞。诏免則為庶人,賜錢十萬。上親見問,然後知吉有舊恩,而終不言。——《漢書 魏相丙吉傳》
這樣,漢宣帝劉詢成了中國曆史上唯一一位即位前蹲過監獄的皇帝。而多虧了丙吉,劉詢才得以度過牢獄之災,并成為有作為的一代君主。
上面是《漢書》的記載。對于這段曆史,國史大家呂思勉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的《中國通史》第29章“前漢的衰亡”中,他這樣寫道:
案太子死後,武帝不久即自悔。凡和殺太子有關的人,都遭誅戮。太子系閉門自缢,腳蹋開門和解去他自缢的繩索的人都封侯。上書訟太子冤的田千秋,無德無能,竟用為丞相。武帝的舉動如此,宣帝安得系獄五年不釋?把各監獄中的罪人,不問罪名輕重,盡行殺掉,在中國曆史上,是從來沒有這回事的,這是和中國,至少是有史以來的中國的文化不相容的,武帝再老病昏亂些,也發不出這道命令。如其發出了,拒絕不肯執行的,又豈止一個丙吉?然則宣帝是否武帝的曾孫,又很有可疑了。今即舍此勿論,而昌邑王以有在國時的群臣,為其謀主,當斷不斷而敗,宣帝起自民間,這一層自然無足為慮,這怕總是霍光所以迎立他的真原因了罷。
這段話不但對漢武帝因為“長安獄中有天子氣”,便要殺盡獄中所有人的做法提出質疑,而且從此引申開去,對宣帝劉詢是否真的是漢武帝劉徹的曾孫也表示懷疑,由此對昌邑王劉賀的被廢也可以有新的解釋,那麼,劉賀的人品是否真的如史書上所寫的那般不堪,似乎也可以重新讨論了。

在他的《白話中國史》第三章“前漢的政治”中,稱宣帝“少居民間,知民疾苦,即位後,留心于刑獄及吏治,亦稱治安”,在《中國通史》中,評價宣帝“也算西漢一個賢君”,但是在他的著作《秦漢史》中,評價宣帝“雖有閱曆,而無學問,故能理當時之務,而不能創遠大之規”,“故喜柔媚之人,而不能容骨鲠之士”,評價丙吉則說:“規模狹隘、謹饬自守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