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映後,導演說他在乎票房,也在乎影片的社會價值。
如今的環境,想要認真探讨某些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似乎是件難事。我們的新聞會鋪天蓋地去關注一個作業本、窺視明星或民衆的私生活、關心其他國家的醜聞,卻少了點切實的聲音。在黃色新聞的侵占下,媒介素養不斷下降。所以,對于一部以“臨終關懷”為主題的電影來說,想要賣錢也許是太難了。可我相信,影片的社會價值會不斷體現。
優秀的小天老師
在紀錄片中,小天溫柔地跟老人們交談着,随口就能列舉出美國二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手。譜子一翻,和弦一按,歌就唱出來了。她嘗試走進老人的世界中,成為他們的朋友或子女。這背後一定有極刻苦的專業訓練以及整個“臨終關懷”團隊的大量工作。“老人的皮膚幹,洗手時不要太用力,最好帶着濕巾”、“盡量不要剪指甲,可以擦拭指甲裡的污垢”、“她以為窗外一片濃霧,哀歎自己的丈夫(已去世)為什麼還不回來”團隊成員們各自發言,把重點分享給同事,期望老人能夠更有尊嚴地走完最後的路。當然,過程中也會有困難的點。比如怎樣與情緒低落的老人溝通,面對與自己親近的老人的去世,如何從悲傷中走出來。“有時候開着車聽到某首歌,我可能會停下來哭一會。”小天說。影片很善良,隻給了我們溫馨與樂觀的場面。印象最深的,小天拿着一位老人孩童時期的照片閑聊,床上的老人笑着說,這是我兩年前(拍的)。還有護工和小天一起為老人唱《You are my sunshine》,在小天要走時,她握着小天的手,又哼起旋律來。在這些場景之後,我們不難推測出小天以及跟小天一樣的音樂治療師付出了多大的情感投入和努力。小天也試過用理智與機械的方式去對待老人,可這走不進他們的内心,也不是這份工作的初衷。能從影片裡看到如此優秀的小天,真的讓我不斷思考,我該如何做,以及做些什麼有意義的事!
真誠的郭柯導演
從《二十二》到《來日皆方長》,郭導一直在關注社會問題。此次的臨終關懷,在國内老一輩的群體中其實仍有顧慮。這似乎是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使然,可站在人的視角下,每個人都會走向死亡,每個人都有權力體面且尊嚴地離開。國内的醫療團隊也在不斷推進着這項工作,坦白說,在這部電影前,我對此真的沒有了解。如何傳遞相關理念,解釋費用,甚至有關死亡問題等等,其實都等待着社會的積極讨論。我并不願過多分析創作上的問題,影片也确實有很多不足,但在我看來《來日皆方長》把現狀呈現,也足以算得上成功。有良知的導演仍在創作,這便是幸事。映後,郭導耐心地聽着觀衆們的分享,不斷剖析自己的問題,将心比心地談自己的創作感受,十分真誠。“不要害怕那一刻,多創造當下美好的回憶,好好對待家人。”我贊成他的拍攝觀點,把攝影機的距離拉遠,盡量以客觀視角去拍攝。我覺得這才是一種對被拍攝者的尊重,讓他們能夠展示自然的自己。郭導還說自己想慢工出細活,幾年拍一部。希望他的下一部影片可以保持風格,達到所有預期!
莊子所說的“齊生死”,很早就參透了生死觀。生死如同晝夜更替,是自然界的常态,不必過分執着于生死之别。生死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死即是生,生即是死,這種辯證的觀點在今天仍有其意義。生命其實就是一場内在的輪回。出生時的我們在父母的歌聲中入睡,吃飯、停止哭泣。到生命的最後關頭,我們又通過音樂找尋兒時的記憶,在某個音符下回到家人身旁。而電影作為記錄,把這些瞬間展示給我們,由我們再帶給更多的人。感謝電影的主創們願意為自己或是為觀衆拍出這部電影。